首页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 第458章 李旦退让-王府谋议

第458章 李旦退让-王府谋议(1/2)

目录

扳倒武三思后,李旦深知局势复杂,一回王府,便急召亲信谋士共商大计。不多时,书房内众人齐聚,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沉闷。

谋士张柬之目光灼灼,率先打破沉默,拱手激昂陈词:“王爷,当下您在朝中声望如日中天,众多朝臣对您敬重有加。扳倒武三思,此乃盖世奇功,正是乘胜追击、在这权力棋局中谋得关键之位的绝佳契机。倘若此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日后局势瞬息万变,再想有所作为,怕是难上加难!”

狄光远面色忧虑,紧接着起身说道:“张兄所言虽有几分道理,然而王爷,现今朝堂波谲云诡,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相互制衡。王爷若贸然投身争权漩涡,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太平公主野心昭然若揭,对大权觊觎已久;陛下虽说对王爷心存感激,可帝王之心,难免会有所忌惮。此刻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仅王爷自身性命堪忧,恐怕还会连累家人和一众亲信啊。”

狄光远这一番话,让众人纷纷点头,有人低声附和:“狄公子所言极是,王爷行事还是谨慎为妙。”也有人面露迟疑,显然在权衡两种观点的利弊。

李旦眉头拧成了一个结,在房中来回踱步,脚下的青砖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仿佛敲在众人心上。他心里清楚,张柬之的提议极具诱惑,以自己如今的威望与实力,若果断出手,说不定真能在权力核心站稳脚跟,进而为大唐的长治久安大展宏图。但狄光远的担忧也绝非无的放矢,朝堂之上人心隔肚皮,一步走错,就可能粉身碎骨。

李旦停下脚步,望向窗外渐渐暗沉的天色,心中愈发沉重。思索良久,他缓缓开口:“诸位所言皆在理,此事干系重大,容本王再细细思量。但无论如何,本王的初心从未改变,一切皆为大唐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着想。”谋士们听李旦如此说,纷纷行礼,表示听从王爷安排。众人散去后,李旦独自伫立在书房,凝视着窗外夜色,久久无法入眠,脑海中各种念头翻涌,反复权衡着利弊,苦思应对之策。

过了几日,李旦仍未下定决心,心中烦闷,便又召集了几位亲信谋士再次商议。

这日,书房内烛火摇曳,众人围坐。李旦眉头紧锁,率先说道:“这几日本王日夜思索,始终难以抉择。张柬之,你且再详细说说,若本王出手争权,当如何布局?”

张柬之眼神一亮,起身说道:“王爷,如今朝中不少大臣皆对您心怀敬仰,我们可先联络这些忠心之士,结成稳固同盟。他们在朝堂之上,或掌管六部,或掌控言路,若能齐心,必能形成一股强大势力。”

李旦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张柬之接着道:“再者,王爷可着力培养自己的门生故吏,安排他们进入要害部门。这些人受王爷恩泽,必对王爷忠心耿耿,日后定能为王爷所用。”

这时,一直未作声的谋士陆景初开口道:“张兄所言虽好,但王爷,培养势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且容易引起陛下猜忌。”

狄光远也附和道:“陆兄所言极是。陛下对权力极为敏感,王爷稍有动作,恐怕就会触动陛下的逆鳞。”

李旦叹道:“本王自然知晓其中难处。只是,若不有所作为,大唐江山若再次落入奸人之手,又当如何?”

张柬之赶忙说道:“王爷心怀天下,令人敬佩。但如今太平公主势力渐大,若王爷不出手制衡,她必定会扰乱朝纲。”

陆景初沉思片刻,说道:“王爷,或许我们可采取迂回之策。如今陛下对政务有时力不从心,王爷可主动为陛下分忧,多参与朝政事务,但并非直接争权,而是以辅佐之名,逐步掌握朝中关键事务,树立威望。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引起陛下猜忌,又能为大唐社稷出力。”

狄光远皱眉道:“陆兄此计虽妙,可太平公主岂会坐视不理?她必定会在其中横加阻拦。”

陆景初微微一笑:“这便是关键所在。王爷可与太平公主虚与委蛇,表面上对她的意见表示尊重,暗中却布局谋划。若她有不利于大唐之举,王爷便可联合朝中正义之士,揭露其阴谋,使其难以得逞。”

李旦轻抚胡须,沉吟道:“陆卿家此计倒是颇有几分道理。只是,与太平公主周旋,谈何容易。她心思缜密,手段狠辣,稍有不慎,便会被她抓住把柄。”

张柬之接口道:“王爷,即便困难重重,也不能坐以待毙。如今正是关键时刻,若错过此机,将来太平公主羽翼丰满,再想与之抗衡,恐怕就回天乏术了。”

狄光远却摇头道:“王爷,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太平公主背后势力错综复杂,贸然与之交锋,我们胜算不大。不如先按兵不动,观察局势变化,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出击。”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李旦听得心烦意乱,抬手道:“诸位暂且住口。此事容本王再仔细斟酌。今日天色已晚,大家都先回去吧。”

众人纷纷行礼告退。李旦独自坐在书房,望着墙上悬挂的大唐疆域图,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大唐的未来,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

几日后,李旦在王府花园中散步,心中仍在思索着应对之策。这时,管家前来禀报:“王爷,张柬之张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李旦微微点头:“快请他到书房来。”

不多时,张柬之匆匆赶来,一脸急切:“王爷,刚刚得到消息,太平公主近日与朝中多位重臣频繁往来,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李旦神色一凛:“可知具体与哪些大臣往来?他们商议的内容可有线索?”

张柬之摇头道:“暂时还不清楚。但据可靠消息,这些大臣皆是手握重权之人,若他们与太平公主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李旦踱步沉思片刻,说道:“看来,局势愈发紧迫了。张卿家,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