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青春甜的要命 > 第64章 机械包装箱

第64章 机械包装箱(2/2)

目录

第二天上午,姐夫把车间整理的干净干干净净,工人都静悄悄的在干活,大爷把瓦转移到保养库,每个人都在按部就班,工作也井然有序。

志平坐在办公室里的电脑上查阅资料,这时候听到门外有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还在不断喊:“张总,张总啊!”

志平马上站出来迎接,一个年轻人快步走过来,伸出手来很熟络的样子,志平便知道来人是小王了,果然小王说今天带姜总的朋友过来拉材料啊!

后面一个年纪大点的中年人,高高的个子,他似乎对车间生产更感兴趣,早已走到车间门外,东张西望一番,小王这才大声的对高个子的人喊道:“姜总,我们去办公室吧!”

在办公室坐下来时,姜总仿佛对菱镁瓦的生产工艺更感兴趣。他搞不清楚这些瓦为什么一夜过了就可以成型堆放了。这片瓦翘起来,咣当咣当响,像是金属铁块的声音,一听就是好材料,好质量,这自然引起置评的专业介绍了。果然,姜总听的不断的点头称赞

这次调拨原料时,姜总表现得很爽气,不还一分钱价格,而且说下午就能过来拉一车盐卤回去,让志平准备好工人,过两天再来拉一车镁粉。原来姜总已经在生产了,也从火车站那边买过一次原料了,对志平的价格完全接受。

后来又说到菱镁板材,姜总完全不内行,只说自己是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干做,一点是打发时间呢,至于菱镁板材。“那以后还得请教张总啊。!”

志平表示:“以后有空一定会去看看。”

姜总果然很开心,并表示今天中午宴请志平他们。

志平连忙谦让,说张总过来该他尽地主之宜,理应请姜总了。然而姜总却另有一套一番说辞,他认为张总能帮忙调拨材料就是万分感激的事情了,至于以后有机会还得请教你们。他一再让张志平带上车间的另外两位都过来吃饭去,志平想到虽然价格卖的高,但都是小王赚了差价。看到姜总如此盛情,就进了车间让姐夫,他大爷早点停工,一起过来吃饭

大家果然很开心,早早就停工收拾干净跟进来的姐夫一起做,中午坐等中午去饭店吃饭了,姜总很客气的给大爷每人递上一支中华烟,赞赏二位都很踏实,能干,说说笑笑的往门口走。

原来张江总自己开了一辆丰田车过来,姜总边开车边问哪里有好吃的。今天一定要找一家土菜馆,大爷很来劲,就直起身子说,那就是山口的野味馆了,乡里干部都知道东山口野味土菜馆味道好极了!

众人都笑起来,大爷严肃的问:“笑什么?本来就是嘛,哪个乡干部没在他家吃过,味道太好了”

志平已不想多说一句话了,他无奈地想到大爷像个孩子。那顿饭大爷是最为满足的一个人,姜总也是在激烈激烈展示出一个爽气的老板形象,姐夫很少说话,只是在听姜总说。

姜总联系的货车很快就到了,大家就纷纷离席,只有大爷还可惜那个野味没吃完。

姜总笑着说留一点以后还会来啊!大家酒足饭饱,姜总却格外清醒,装货的时候姜总在仓库看工人们搬运卤片,跟大爷说不要化了的。大爷拍着胸脯表示绝不会的,标准100斤,十袋一吨货,到时候只要数量对齐就是了。

姜总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去办公室跟志平聊天,等装车结束张总出来计数付款,然后客客气气的跟志平他们做别,大货车跟在丰田车后面,屁股冒着黑烟轰轰隆隆的而去。

过了两天,张总又过来装了一车氧化镁,志平才算算了一笔账,五吨的盐卤,每三吨的氧化镁,一共是3000块钱的差价,小王也就是来装两车货的时间就有3000块钱了。那3000块钱他需要卖1000多张瓦才能得到的利润呀。

吴镇感慨地想了很多,生意是各赚各的。张总在这里买材料回去,觉得比火车站那里划算,当然愿意了,他做成板材赚的利润照样堪称为暴利,他也要赚钱的呀。生意场上如同八百里巢湖水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水藻,各有所需,和谐共存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