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第一县令:本官有个富强梦 > 第250章 分化

第250章 分化(2/2)

目录

高参将已经开始畅想未来了:“北边要往贺兰山南边走,过了贺兰山就没有什么好地方,全是戈壁,到时候末将带着商队,将他们的情况摸个一清二楚,乐意做生意的咱们就是商队,不乐意做生意的,咱们就将他们扬了!”

于涛听得眉角直跳,站出来说道:“世子,此法不可冒险过激,若是将匈奴部族惹急,怕是会促进他们联合对付西宁。”

马参将也附和道:“末将附议,这其中应当有所侧重,分化草原中匈奴部族的力量。”

刘渊深以为然,书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他没有那个层次伐谋,那就用贸易去当敲门砖,将能够拉拢的先拉拢,谈不妥再打。

但这些都是后话,刘渊回道:“太过详细的方案之后再议,本世子提出的这两个办法,诸位可有异议?”

帐内众对视一眼,世子是王爷嫡长子,又为了他们的粮草奔波受累,如今又竭尽心力来解决问题,着实难得。

于涛余光看向众将,心下便知刘渊此举已得多数人支持,如今也只能先保证兵册上的五千兵马,自己还能指挥得动,想到此他拱手表态道:

“此计策能解我军之忧,又不损伤我军之实力,何乐而不为?但凭世子安排。”

众将皆俯首附议,刘渊心中稍安,开始着手安排事情,第一件便是重新录兵册。

既然要搞事情,去草原的兵丁战斗力就不能太弱,加上这支队伍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高参将是一个人选,可他性格暴烈,不适合施展外柔之策,须有人来主导,如此看来,马参将也不错。

开荒屯田需要有人统筹此事,于副将肯定是不太愿意的,部将里面再挑选一两个听话的来做事,其余不愿意干活的全给于涛留着练兵,将他们的实权慢慢架空,只要兵丁发现他们的话不再管用,便知道找管用的人。

刘渊写信给陆真定了一大批物资,转而又派人去找拓跋族,提出租草原来种棉,报酬是教他们种地,而且收购他们的牛、羊、马。

有稳定的生活可以选,谁又愿意选择逐水草而生?

于是,拓拔族在西边的草原开始尝试定居,而北边的匈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五千兵丁涌入草原开始屯田种豆子、棉花、土豆等作物,实在种不了的还被圈起来放羊、养马。

第一批前来放羊的小部族十分震惊,但商队很快将他们的牛羊买走了,还卖给他们盐巴、丝绸、茶叶等稀罕物,他们喜滋滋地赶着羊羔往西走了。

当然,也有部族选择硬碰硬,想要趁着商队不成气候杀人越货,高参将狞笑着带人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将他们打得抱头鼠窜,被俘虏了还要去挖土种地。

府内的田改、户改、税改轮番上阵,原本氏族还想先看看王府什么态度再决定,结果陈知府压根不按套路出牌,反而将这些数据公之于众,全府的百姓都知道是哪些大户不愿意搞改革,哪些商户压根不整改......

以往这些事情与寻常百姓的关联度并不高,奈何陈知府像是打通任督二脉一般开始搞宣传,什么“富户少量一块地,百姓就要多交一份税”、“商户不改变,迟早变黑店”......

西宁的大户们痛不欲生,想要反抗就被围,去王府投诉?陈知府第一个就拿王府开刀,逼得王府不得不将以往屯田的土地租出去种粮。

陈知府一改往日面软的性格,展现出大刀阔斧的利落姿态,西宁府的改革竟然在一个月内搞得差不多,王府还没将西宁王接回来,这西宁府便已被陈知府和刘渊分别把持住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