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虎贲郎 > 第341章 束手束脚

第341章 束手束脚(2/2)

目录

一场哗变引起的骚乱,一夜间死伤军民不下两万。

死多少人真不重要,重要的是打破了迁入许都以来的中兴气象!

此前这种气象在,四方士人如百川汇聚入海一样,持续滋养、壮大朝廷;朝廷的影响力也能通过这些人反应到郡县。

如果吕布也大开杀戒,那这种气象会更加衰败,朝野之士与他更加的离心离德。

可杀几个人真解决不了问题,更难以宣泄他一腔愤懑。

难道学赵基,敲断几个关键人物的股拐,再随机找一个可死可活的砍了,以儆效尤

这样虽然能将影响降到最低,可是不解恨。

吕布目光审视着公卿、百官,看的这些人毛骨悚然,很不自在。

从这些人中穿过,吕布来到前排,他下马后,杨琦拱手:“大将军。”

“子奇公。”

吕布也还礼,扭头观望:“怎不见中书令、孔少府等人”

“昨夜中书令宅中欢庆寿宴,孔文举等人赴宴,多宿醉未醒。”

杨琦回答,见吕布还在审视那些身上烟火气息浓厚的官吏,转而就问:“大将军,昨夜骚乱可抓到祸首”

“暂不得而知,还需详细审问。”

吕布语气缓慢,这出乎杨琦的预料,还以为吕布会怒不可遏。

吕布也确实生气,因为他已经收缴到一些合法的幕府调兵文书,可能是之前一段时间书写的,现在拿来使用。

调兵的军书要么是宽大又长的木牍,要么是帛书……哪怕是木牍,上面也是贴一层帛书,这样字迹清晰,印文也能完整。

终究是做过主簿的人,吕布很清楚这些调兵军书在程序上来说是合法的。

书法大家邯郸淳是大将军幕府的令史,专门负责起草正式文书。

邯郸淳的书法,幕府各司以及吕布的印,用的又是幕府内同一批工匠所造的木牍、帛书,这样的调兵文书,那就是真的!

吏士接到这样的真令,自然该遵从。

责任不在执行的军队,出在幕府自身监管、约束不力。

可吕布又有什么办法

邯郸淳估计已经死透了,这伙人日常时有足够的机会盗拓印文,甚至干脆雕刻仿真印信。

此刻,吕布很想将身上有烟火痕迹的官吏悉数剁掉,可真的不能这么搞。

就在吕布与杨琦闲聊之际,宫门开启,大长秋时迁走出来对吕布、杨琦拱手,随即腰板挺直:“上诏,命大将军、子奇公、尚书令及三公入宫。”

伏完不在现场,哪怕辇榻之上的司空周忠也跟着行礼:“臣奉诏。”

随即,五个人入宫,而周忠依旧乘辇而行,他自己是真的走不动路了。

宫内郎官、虎贲、羽林当值各处,吕布见羽林都是熟面孔,也就安心下来。

没有得到赵基的授令,宫中虎贲不会参与谋害他。

羽林又是自己的,以后再举荐、掌握一些郎官,那天子行宫对吕布的危险就越来越小了。

见吕布昂首阔步,步伐一如既往的自信、豪迈。

其他公卿不如吕布腿脚强健又长,走的就慢了些。

此刻,杨琦与杨彪微微侧头,目光接触后很有默契读懂了对方的心思。

司徒赵温也拄着拐杖,一副行将就木的迟钝模样,左右观察时也是姿态迟缓。

即便这样,赵温还是注意到了杨琦、杨彪的眼神交流,再看看列队组成白刃戟门的虎贲,再看看外围站岗的羽林,赵温又扭头去看周忠。

周忠以袖捂嘴,咳嗽不已,不发表什么态度。

大殿内,刘协待吕布这些人落座后,才问:“大将军,昨夜主谋者谁”

“回陛下,臣军中吏士回答,袭击臣府邸者,操颍川口音。不知袭击行宫贼臣,是何处口音”

刘协没有回答,只是扭头去看穿戴襦铠的光禄勋陈宫。

陈宫对吕布拱手:“先是盗匪袭扰,最后鹰扬军赵庶部持大将军调令,前来助战剿贼。待贼退去,又有常山兵来袭,鹰扬军遂与常山兵对峙。随后卫将军调兵前来入卫陛下,与鹰扬军、常山兵生出争执,又有贼人、奸细鼓动,遂厮杀起来。”

吕布就说:“赵庶已死,想来是他约束不力,为奸细所杀,又伪造调令,蛊惑吏士,来扰圣驾。”

说罢,吕布对刘协拱手长拜:“让陛下担忧了,是臣的疏忽。”

“这与大将军何关”

刘协不紧不慢说:“贼臣久有祸心,大将军分心国事,大将军又岂能有所提防不知大将军如何看”

“回陛下,臣以为这是刘景升遣使作乱。”

吕布可没心思继续耗在颍川,留在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