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提议(34)(1/2)
第343章提议(34)
吟诗小达人…
当年,他跟京圈名门洪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拍出《黄土地》,《霸王别姬》,和倪大姐在一起的时候拍了《风月》,而之后的电影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很多人都在说‘陈虹毁了小达人!’
韩憨当年也有一句话:感觉小达人新婚后,说话变傻了。
你要是从艺术家的变量来讲——艺术才华对一些导演来说,是总量恒定的。若是在前面支取过量,整个后半生都会处于透支的状态。
《黄土地》到《霸王别姬》再到《荆轲刺秦王》,这十余年的创作无论成败,都壮怀激烈,淋漓尽致,但从《和你在一起》之后,经过《无极》,到《赵氏孤儿》,再来到现在的《道士下山》,感觉就像霸王从垓下出来,不管怎么用力拼杀,挽回颓势,每一步都只是在逼近乌江。
像一个暴发户闯进大学课堂,在众人惊奇的眼光中,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老子的“道可道“粗暴地塞进爆米桶,让iax巨幕放映自己的思想跑马灯。
没能力讲好大道理,也压根不关心人心和世界。
他爱做的,就是在几十台摄影机包围下,搜肠刮肚拽两词抬高自己品味,最后憋出一句阿瑟请坐。
把一个男人油腻,爹味,又玻璃心的特质如炼丹一样凝于自身。
有审美,有小资的浪漫主义情怀,也多少有一些艺术追求,经历过熏陶和价值观塑造,会把自己往“艺术家”那个路子上靠。
可是,想玩艺术又舍不得市场,想追求市场又没办法深入群众,想深入群众又要端起来架子。
结果就是不伦不类的,看着让人别扭。
说回宣传,沈言接着道:“我前段时间了解了一个名词叫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
“指的是大家在日常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举个例子,我们的很多大导演被周围人恭维、吹捧、戴高帽,让他们真的以为自己的作品很牛,然后就忽略了外界的评价…或者,他们就认为外界的评价是不真实的,有人带节奏抹黑…再继续下去,估计就要问:何不食肉糜!”
呃,句句不提小达人,句句不离小达人…
韩憨插话:“我有同学是学编导的,特别讨厌宁昊,每次见投资人,他们都会要求写一个《疯狂的赛车》…直到去年《内在美》、《我的少女时代》还有《失恋33天》出现,才好了一点…”
宁昊也点头:“对的,现在老板们都要求我们学习《我的少女时代》…”
沈言乐了:“投资人想的是赚钱,可以理解!”
“那你想的是什么”
“有趣…”沈言坦白:“我就觉得院线电影最重要的是有趣…哪怕拍烂了,有趣也行!”
“你知道我最嫉妒你的是什么嘛”
“跟刘得华合作”
“对!”
沈言乐了:“我在写《我的少女时代》剧本的时候,就刻意加了刘得华的元素…然后邀请他客串,我知道他肯定会来!”
罗涌昊好奇:“为什么”
“刘得华先生喜欢帮助新生代电影人,名声在外…”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而且我们的剧本不差的…”
宁昊:“但你之后又找了他拍了部戏”
沈言起身:“《误杀》,今年10月26号上映,大家多多支持!”
“我听他们讲,这个剧本非常棒…原本刘得华准备休假的,但是看到剧本,放弃了休假计划”
“…差不多,”沈言点了点头:“其实,我们是可以配合他的休假计划的…我们的导演是他的粉丝,但他执意要拍,只好拍了!你什么时候跟刘得华合作”
“我写的都是街头人物,而刘得华是香港明星,有很强城市色彩,但我相信,随着这几年我的成长以及他的成长,我们之间的合作有更多可能性。”
沈言提议:“可以写个过气的香港演员与内地导演合作拍摄农村题材影片,想着冲奖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