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朱家子孙欠教育(2/2)
什么时候该进军,什么时候该结阵、合拢,这都是要靠旗语传递,毕竟战场嘈杂、距离也远,不可能全靠通讯兵。
一些基层的军官,也必须要懂旗语,这样才可以让大军做到整齐划一、执行任务坚决。
这就是在练兵,朱樉等人虽然从小就接触这些,先前在京城的时候也被马寻带着去军中练习队列等。
不过这一次回到了凤阳,那就是直接进入留守司,是全面的接触到军中各种日常的操练等。
一天的训练结束,马寻说道,“去泡个澡,我让人给你们按摩一下。”
朱樉唉声叹气的求饶,“舅舅,我身强体壮的,用不着按摩。那些人捏几下,我反倒是浑身酸痛。”
“这不是在和你商量!”马寻指着小屋说道,“年轻体壮,你也是不知道好歹,真要是落下什么病根有你难受的!”
年轻,年轻确实是资本,身强体壮、恢复能力强,可是真的要是一点都不注意保护,那以后说不定就要遭罪了。
马寻大咧咧的泡着澡,将毛巾盖在脸上,泡澡就是享受。
朱守谦问道,“舅爷爷,不是说你武艺很强、又有本事么,怎么一身的疤?”
朱樉觉得朱守谦还是给打少了,有些事情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算什么?”马寻就不在意的说道,“你就是再勇武,面对乱民、兵匪也没用。你们现在又是宗室藩王,你们但凡有点不仁慈,无数百姓死伤,无数人家破人亡。”
马寻想了想说道,“看天气过两天得下雨,我让一些昔日旧邻给你们讲讲仁祖陛下昔日的事情。”
朱樉等人都恨不得将朱守谦给按进澡桶里给淹死,又是忆苦思甜、又是接受贫下佃户的再教育,到时候饭菜都是一些搀着糠的饼子配野菜汤,见不到半点油腥。
不吃,不吃的话就要挨打。吃了,吃了还要说出感受。
听了一天的课还要做出文章,不管文笔等就要写感受,舅舅过目了要送回京师。
自家这位舅舅还是小时候挨的打多了、吃的苦也不少,所以现在折腾人的手段也多的厉害。
感同身受可能是不存在,也不可能是全都是重复一遍。
但是对于自家祖上,或者是普通百姓的一些生活,朱樉等人的认知越来越多了。
朱樉等人现在是在接受再教育,京城的有些人就心疼了。
朱元璋气势汹汹的将书信丢在桌子上,“我朱家的人他说打就打、说罚就罚!我这个当叔父的都不好管教,他这个便宜舅舅还想着要替我家管侄媳妇?”
马秀英云淡风轻,只是问道,“你侄媳妇那么贤惠,铁柱给教成那个样子了?”
朱元璋气势一短,随即强撑着说道,“铁柱接到宫里来了,是让你教!”
“我没教好。”马秀英还是平静的说道,“我教不好,事情也多,给你朱家的长孙耽误了。我弟弟帮我去教,这还有错了?”
朱元璋顿时更加气短,半天后说道,“那你和他说一声,铁柱没了爹,他和文正又是一样的刚强性子,打出好歹了我可如何向兄嫂交代?”
马秀英就叹气说道,“我先前就不大喜欢铁柱他娘,现在看看好好的孩子给教的什么样。好逸恶劳也就罢了,咱家养得起闲人。这阴狠奢靡,像什么话!”
朱元璋更加心虚,不过连忙说道,“算不上、算不上,孩子还小,还能教的好。妹子,你给小弟去封信,别给打狠了。”
马秀英好笑的问道,“你怎么不自己去封信?你去封信更好,小弟肯定听你的。”
“那不行,绝不行。”朱元璋立刻说道,“我去封信,小弟肯定不管铁柱了,说不准老二几个也都懒得管。”
朱元璋其实心里有数,马寻那小子就怕担责任,真要是给机会了,一准扔掉差事不管。
马秀英就说道,“那倒不至于,老二几个到底是他外甥。我倒是觉得小弟有些事情做的好,比你我都好。”
朱元璋嘿嘿笑着也不反驳,他是舍不得子孙吃苦,恨不得所有最好的全都给子孙们安排上。
而马寻带着朱樉几个‘吃苦’,让这些有着荣华富贵的皇子龙孙知道民间疾苦,这可是大事。
这不是先前装模作样的吃个糠馍馍就算是体验民生了,而是那些小子越来越清楚的知道百姓的生活模样了。
朱标拿着封信来了,“爹、娘,老四得管教一下了。你们看看,不敢当着舅舅的面提异议,倒是写信给我来告状。”
朱元璋和马秀英接过信看了看,脸色也不好看了,老四这是欠收拾了!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看了看马秀英的脸色,妹子要是生气了倒不至于收拾老四。主要是担心小弟知道这事,以后真不管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