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浦江轶事 > 第七十三章 日机滥炸华商工厂 墙倒房塌机毁人亡

第七十三章 日机滥炸华商工厂 墙倒房塌机毁人亡(2/2)

目录

然而,也有更多的老板们驻足不前。他们所虑的是工厂搬迁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毕竟自己的根在这里,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都在这里;搬到西南去,人生地不熟的,两眼一摸黑,那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呢!

周天瑞开完会就急忙赶回公司的写字间,坐在大班桌前回味着会议的内容。他伸手把精致的巴拿马雪茄盒挪到了跟前,打开烟盒取出一支雪茄,用切口器在雪茄的根部切开一个小口,插进一支细麦管。他把雪茄噙在嘴唇间,用打火机点着雪茄后猛吸一口,朝空中吐出一股向前翻滚着的烟柱,头脑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今日会议的宗旨无非是,凡涉及军工的工厂全都要搬到西南去。民营企业也要尽可能拆迁到西南去,为民族复兴打下基础。工矿企业拆迁到西南,那可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情!可笑严耀宗这个愣头青,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拆迁办副主任,说话不知轻重还乱唱高调。他竟然说什么:此次事变非局部性,乃中日长期抗战之事。如果不把机器工厂内迁,一旦落入敌手等于变相资敌,因此,纵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尽快内迁。

我当即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年轻人,拆迁工厂可不是做篇官样文章,喊几句上不着天下不接地的虚夸口号那么容易!一家工厂机器设备动辄就是几百吨、上千吨,拆运到重庆的费用就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且不说异地重建所需材料、人工、家属安置等多项开支了,那都是拿银子说话呢!你说是政府有补贴。政府的补贴是:装箱费每立方米三角三分,运到武昌每吨补贴五十三元,产成品运至镇江每吨补贴十二元。你可晓得,这点补贴不及实际花销的百分之二三,我得填补大笔的资金呢!只怕是如此伤筋动骨地迁到了重庆,企业再也无力继续生产了。况且,三二年的淞沪抗战,也不过打了十余日便又恢复平静。上海毕竟是国际大都市,欧美等国家不会任凭日本人胡作非为的,必定会出面干涉的,也许个把月就太平无事了。

严耀宗这个嫩口黄雀却说:您老可是上海工厂拆迁委员会的委员,又是上海五金机器制造行会的理事长,需带头做个榜样呢!你们看看,这个小赤佬竟敢当众老三老四地教训起我来了!不错,拆迁委员会是给足了我面子,给我封了个拆迁委员会的委员头衔,但总不能为了这个头衔就要我耗尽家产来做个什么榜样么!

周天瑞忿忿不平地拨通了亲家公傅教授的电话,咨询淞沪会战发展趋势。傅教授分析道:“淞沪会战国军坚持不了几个月的。政府都搬去了武汉,说明政府都认为上海、南京都守不住的。打这一仗,政府只为在国际上保住点面子,阻止日寇的进攻速度,破灭日寇吹嘘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而已,并不能把日本兵阻挡在华东。政府的战略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持久战来破灭日本人速胜的企图。由此看来,淞沪会战主要目的是政治目的而非军事目的,你要是没有个长期准备,对企业来讲是很危险的。”

周天瑞频频点头,认真地听着亲家公的分析。听了亲家翁的分析,他不得不考虑做收缩经营的布局了。战争期间,原材料必定供应困难,如何维持公司正常经营不至于停产;保持产销平衡,技术人才不流失,为战争结束后的发展积蓄些实力,这才是稳妥的应对策略。他早已考虑到上海被日本兵占领后,市面混乱,乱兵抢夺工厂财物的事情也必定会发生的。好在四行仓库毕竟是官方的银行仓库,有士兵把守的,安全性就强很多。因此,他让周培康把公司一些较贵重的产品和原材料都运去四行仓库存放。比如:铜材、钨金、银子等贵重的材料,还有数千包的棉纱和棉布都存放在四行仓库,战事稍缓,便可拿出来用的。至于资金么,他早就让乐毅把银子都存到了香港的花旗银行。他自己想想么,也算是思虑周全算无遗策了。日本人么,把中国军队打退,再逼着中国政府签个城下之盟,达到了目的就完事了。

周天瑞逐日向总商会、四明公所、以及各行会打听,看看其他老板们有啥行动。一连数日,老板们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大多数是不愿意动迁的。他思忖道:一动不如一静,走一步看一步,且看形势发展如何再做相应的对策。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坐在公司的写字间里发号司令。

窗外的防空警报又恐怖地鸣响了起来。日本人的轰炸机黑压压地布满天空,开始大轰炸了。日机集中轰炸工矿企业集中的闸北、虹口和杨树浦区域。连续数日的大轰炸中,日机竟然大量使用燃烧弹,把华商的工厂和居民区炸得大火遮天,房屋成片地燃烧倒塌,一条又一条的街道成为废墟。东百老汇路、公平路的住宅区起火,兆丰路仓库、百老汇路等工业区和居民区也被烧成焦土。虹口、杨树浦、闸北和南市街道两旁皆成废墟,无数的店铺以及住宅均被炸成瓦砾。

日军轰炸机在工业区投下重磅炸弹,纱厂相继中弹起火。德兴纱厂被炸毁烧尽,车间、布厂、写字间、工人宿舍、饭厅、货栈、物料仓库等均被炸毁。工人们拼命从废墟里抢运出工友们的尸体和机器设备。机器上面皆是工友们的斑斑血迹。德仁纱厂的两个细纱车间被炸成了瓦砾堆。两个纱厂各项物资的损失,如原棉纱布、在制品、机物料等,合计约价值法币二百余万元,二十一名工人死亡,四十余工人受伤。

见此情景,周天瑞泪眼婆娑地给工会友们操办了后事,给家属发放了抚恤金。此后,他的心情大异,一连几日都躺倒在床不能理事。周培康出面主事,在公共租界借了房子,把死难工友的家属们安置了进去。

上海受损工厂竟达五千余家。荣家企业在上海的申鑫各厂,除开在租界内的申鑫二、九厂未遭战火破坏外,其余各厂均损失惨重。各项物资的损失,如原棉纱布、在制品、机物料等照当时估价达五百余万元。

粤系永安纱厂部分厂房建筑和机器设备被战火所毁。华商纺织厂近三分之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工人死伤数百人,损失总计约值数千万元。损失惨重的华商们各自逃命不及,有的变卖了家产回到老家去当寓公,有的干脆抛弃工厂,卷了细软一走了之;更有一夜之间成为赤贫者,竟往黄浦江里一跳,一了百了。

原本人满为患的工厂街区而今杳无人迹,唯有残垣断壁在腥风血雨中凄厉呼号着。后来的史学家、经济学家们论断:原本中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路途,是日本的侵略阻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日本人持续无差别的大轰炸,把老板们炸醒了。迁移委员会的门口人满为患,老板们急着想把工厂尽快迁移。周天瑞也决定把机器制造工厂的资产迁往西南,纺机工厂搬到租界。他让周培康去与周伯夷和周毓隆两人商议,开出迁移重庆的物料清单。周伯夷和周毓隆认为迁移重庆建机器工厂,主要生产各类机床和军工产品,不但机器要精良,连技工都要高水准的。他们开出了一张清单交给父亲审批。

周天瑞拿到物料清单一看:技工一百十五人,主要机器为车床、搪床、剪床、磨床、铣床;主要生产各种机床、起重机、翻砂工具、汽轮机等产品。看完清单,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欣慰地笑颜。看来,这两小鬼头有些豪情壮志的,是想再创一家机器厂呢!他当即就签了字,批准把这些物料交给他俩迁往重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