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金融业全盘国有化 荣氏财团资金断裂(2/2)
周天瑞坐在写字间里处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两个自称是资产委员会的官员闯进了办公室,说:“按照国民政府的法令,特别时期要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要实行统管。恒昌机器公司是做各种机床和机器产业的,实属统管之列。”
周天瑞斜着眼扫了这两个人一眼,心想这两位怕又是门房间挡不住的瘟神,便厌恶地问道:“你们是哪路神仙,何方神圣?有没有派司?我这公司再小也是合法的私人产业,哪能容得各路英雄好汉都来打秋风呢!”
那位身材瘦小尖嘴猴腮,留着两撇老鼠胡子的官员,从上衣袋里摸出派司朝周天瑞一亮,说:“周大老板说话欠思量。兄弟是资产委员会派来的。”他拿出一叠文件朝天瑞的办公桌上一摔,说:“兄弟可不是来打秋风的,而是执行国资委的公干来了。”
周天瑞鼻子里哼了几声,看都不看那文件,说:“休要胡乱地称兄道弟,我这里不是江湖地盘。要论年龄你该叫我声老爷才对,别乱了辈份才好。既然不是打秋风,不知两位找我有何公干呢?”
那官员眨着细小鼠眼,尴尬地说:“按照国资委的规定,对恒昌公司进行登记注册,便于日后的监管。”
周天瑞眯起来眼睛,朝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说:“对我公司进行监管,这倒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我现在急需二百万的头寸,几家工厂周转不开,不知你可否代办呢?”
那官员捋着老鼠胡子嘿嘿地一笑,竟然满口答应道:“区区二百万不在话下。周老板就是要三、五百万,在下也能代为周转的;而且,不用你还的,只是作为政府的投资罢了。”
周天瑞浑身一颤,双手撑到了桌面上,惊奇地问道:“什么?政府投资?我什么时候请过你们来投资啊?”
那“娄阿鼠”阴冷地一笑:“看来周大老板确实没看过政府的文件,政府召开的会议也不曾参加,因此对此事一无所知呢!那好,我就辛苦点,不厌其烦地对你讲讲罢!”
周天瑞厌恶地摆摆手,打电话叫来了大儿子周培康,说:“这两位是资产委员会的,说什么要投资参股。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我听不大懂,还是你去听听吧,到底是咋回事。”他挥挥手让周培康把这两位瘟神领出门去。
周天瑞走过去重重地关上了门,坐回到椅子上长长地吐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帮瘟神,眼不见心不烦呐。”他随手拨通了潘景瑜的电话,问道:“我这里来了两个资产委员会的瘟神,说要对公司进行注册统管,不知你晓得不晓得,这又是演的那一出呢?”
潘景瑜哈哈大笑道:“你也真有福气,竟然得到了官府‘资助’呢!”
周天瑞愤恨地说:“什么资助,分明是要打我产业的主意呢!我在火中你却在水中,隔岸观火看热闹,简直是岂有此理!”
“资委会就是原来的国防设计委员会,今年才改名的。它直接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国资委除了可以经营基础工业、重工业、军事工业和矿产资源,以及对外贸易之外,还可以经营政府指定的任何工业与贸易行业。”
“那,啥都让他们统管,我们做啥呢!”
潘景瑜止住了笑,说:“这是底下的小鬼想骗你的钱呢。你不用着急,我帮你打只电话去告御状。太不象话了,竟连民营企业都公开来抢了!”
周天瑞感激地说:“拜托,拜托。”
“放心,只需给大舅子打只电话过去,谅他们就没这个胆了!”
“那好,我就先谢过了。晚上过来我家,喝点老酒解解晦气可好?”
“那也行。我打了电话,听了回音,便到你府上来叨扰。”
“我备好了宁波菜,给你庆功。”
“什么话,我可是为你两肋插刀,尽力帮忙呢。”
“我的公司里,是有你的股份呢!”
“你这精骨头,连我都不相信么?”
“岂敢,岂敢。晚上等你喝老酒呢。”
周天瑞随即拨通了傅教授的电话,说:“亲家啊,有想不通的事情,想求教于你呢。”
“但说无妨。”傅教授说。
“民国了,共和了,我反而有些搞不懂了;似乎是在开倒车,走回头路了么?”
“此话怎讲?”
“你看么。银行被政府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收归国有了,但凡有厚利的实业,比如开矿、冶炼、军工、钢铁,甚至棉纺业都被国有化了,现在竟连我的棉纺厂和机器制造厂,也要登记注册搞国有化了,这不是政府在与民争利么?”
傅教授会心地笑道:“呃,倒看你不出,虽说你是做实业的,对社会观察的眼光却还蛮敏锐的。这个事情源远流长,我只能长话短说了。孙先生在一大会议中指出:银行、铁道、航路之属,均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因此,凡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都要收归国有。这就是孙先生的既定政策。”
“如此的国策是要抑制民营资本发展呢,难道民营资本发展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民营资本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要求在国家政府有他发言权,否则就会利用手中的资本来与政府对抗的!当然,这个事情的前提是,社会上要有众多的公民团体。”
“我以为,这种情况在西方或许有这个可能,在中国完全不可能的。”
“政治与经济的客观规律,在哪个国家都一样的。前些年,北洋政府提出要中国银行停止现银兑付,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张恭泉与宋涵璋联手抵制北洋政府的禁令,使得北洋政府脸面扫地,毫无应对的措施呢。”
“也就是说,政府必定会搞国有化的。”
“主要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行业,那是必然的。”
“我且多问一句,政府搞的军政、训政又是怎回事情呢?”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糜烂地方,民众苦不堪言。北阀战争消灭了旧军阀,可又形成了一批新军阀。新军阀与旧军阀的作为没啥不同,都是以武力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的。为争地盘屡开战端,这才刚太平了几年啊,政府方才按照建国大纲进入了训政时期。”
“哦,原来如此。只怕是训政后,我们的工厂、公司都给训没了呢。”
“这个不会的。社会经济总得有实业家参与才有发展的可能。总不会把实业家都剥成了白条鸡,他们自己来做实业么!如果这样搞的话,政府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这叫自毁江山了!”
“哦,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