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浦江轶事 > 第四章 叔侄宁波卖毛鲿鱼 周天瑞凑空访同窗

第四章 叔侄宁波卖毛鲿鱼 周天瑞凑空访同窗(2/2)

目录

此时,门房喊道:“潘家少爷来访。”

方鹤松笑道:“潘景瑜来也!”

潘景瑜穿着一身府绸长衫,头上扣着一顶丝质瓜皮帽,脑后拖着一条油光铮亮的大辫子,活脱一个年轻的土豪士绅的模样。一进门,他先双手抱拳道安,惹得方鹤松喷笑:“你该接了你爹的盛昌号,到上海做丝绸行的大老板才对路咯!”

周天瑞也指着潘景瑜笑道:“你真正就像那年画里的大阿福呢。”

潘景瑜摘了瓜皮帽坐在书案前,笑道:“两位同窗莫取笑,家父极重礼仪规矩,不如此穿戴不准出门的。难得天瑞怎么也在这里。”

方鹤松说:“他是到鱼行来卖鱼的,顺路来看望我们!”

周天瑞拿起他的瓜皮帽:“什么天气,你还戴顶瓜皮帽。”

潘景瑜说:“那就是你不懂行了。这是丝织镂空的纱帽,透气极好又可遮阳呢。”

方鹤松随手把帽子戴在了周天瑞的头上,说:“这么好的纱帽你也戴戴。”

周天瑞摘下帽子递给了方鹤松。方鹤松顺手把帽子放在了衣架上,说:“不闹了,说些正经的事罢。”

周天瑞诧异地问道:“哦,你俩是约好的。我倒成了不速之客,要我回避吗?”

方鹤松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俩今相约商议是毕业后出洋留学,还是接手父辈的产业,正正经经地做点实事呢。”

“其实,家父早就为我作了安排。家父说了,如今市面上丝绸生意大不如前,日本缫丝厂抢占大部分的市场。现在最时髦的是做棉纱和面粉生意,官宦之家竞相投建纱厂和面粉厂博取厚利,因此,家父要我到英国去学纺织呢。”

“我爹也说了,如今是做棉纺厂和面粉厂的最为赚钱,一二年准保赚回一个厂来。我却对纺织和面粉都没兴趣。我以为化工是更有前景的行业,不仅合我志向,还会挣更多的钱呢!所以我要到德国去学日用化工,为国人制造高爆炸药、烧碱、硫酸、肥皂;还可生产蚊香牙膏之类的日用品。”

“你总是不随大流,爱标新立异。做化工不但投资巨大,还是高风险的行业,弄不好就爆炸了,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潘景瑜说。

“你尽凭着想象胡说八道,好像你做过化工一般。”

“难道你没听老师讲过的么?”

周天瑞垂着头默默地听着他俩打嘴仗,心想:你们都是富家子弟不愁衣食,只需择了学业便前程似锦一片光明。我爹只是个讨海的渔民,漫说是出国留学,就是一碗省心的饭都难以吃到嘴呢。为了造条属于自己的船,我爹欠了一屁股的债。我只得跟着老爹在大海里捕鱼还债养活家人,什么学业、事业都与我丝毫不搭界呢!我的前程就在那渔船上,跟着老爹学会观水色辨鱼群,适时下网捕到大量新鲜肥硕的鱼,卖与那鱼行换了银子即去籴米买菜。倘若,我手头略有剩余小钱,便去那鱼镇小店沽了酒,弄两碟小菜,与老爹对饮几杯酒,这就是我的大好日子,这便是我的大好前程了。想到这,一股酸楚滋味直冲心头,两眼酸涩湿润,他嗖地站起身来,沙哑的嗓音说道:“你俩且争辩着,我先行一步,回头再聊罢。”

方鹤松急忙上前拽住了周天瑞,说:“喝杯老酒再走不迟。你莫非有啥急事么?”

“我哪有什么急事,只是你们大谈事业前程,却与我分毫无关。我的现实生活是赶紧回去帮爹爹收拾渔网,明日好出海呢。”

“你何必如此呢。要说当年在静宜学堂里读书,我俩的学问还不是望你的项背,赤了脚都跟不上你呢。”方鹤松劝慰道。

“出水才看两腿泥,不见得读书多便能有所作为。你一旦有机遇,必能成大事呢!”潘景瑜也相劝道。

周天瑞长叹口气,垂下头来,说:“唉,我只是看你俩能出国读书眼热而已。其实,你俩学业有成,作为相伴多年的同窗好友,我为你们高兴都来不及呢!只怕是,数年后我已是一个地道的渔夫了,你们不见得再会待见我罢了。”

方鹤松和潘景瑜抢着表白不会忘记幼年时的同窗好友。周天瑞却略带忧伤地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世俗都如此呢!我也不会怨恨什么。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人岂能与命相争呢!”

“事在人为,谁能晓得你将来会有什么大好前程呢?”

“就是!将相无种,谋事在人。朱重八年青时还是乞丐,却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呢!”

方潘两人无论说些什么,周天瑞也没兴趣听下去了。他双手抱拳,说:“预祝两位学业有成,竟成大业。我真的要回去帮父亲收渔网了。”说罢,他不顾方潘两人如何挽留,拱手拜别两位好友,与堂叔汇合返回天台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