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李世民之亡国公主杨妃(1/2)
杨妃,隋末唐初人,隋炀帝女也。唐太宗李世民“四妃”(正一品)之一,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生太宗子吴王李恪、蜀王李愔,生女未载。
“恪母,隋炀帝女也。”出自《旧唐书李恪列传》,聊聊一语道出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生母显赫的出身。
其后《新唐书李恪列传》中证实道:“……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后面多认为指代李恪)”
杨妃是正史记载中隋朝皇帝隋炀(明、闵)帝杨广第二个女儿,隋炀帝的长女是著名的南阳公主。
唐太宗杨妃原是隋朝身份显赫的帝女,隋朝杨氏门鼎贵重,自诩源起弘农杨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杨敞玄孙杨震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隋朝的建立,使得这个家族更是成为天下一等望族。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也是这个家族的著名人物。杨妃的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达4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中止北周北齐时期胡化逆流,复汉姓,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杨妃的曾祖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杨坚的夫人独孤伽罗即杨妃的祖母册封皇后,史称文献独孤皇后。独孤皇后乃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第七女。史载独孤信“美容仪,善骑射”是当时闻名的美男子,其三个女儿先后封为北周、隋、唐三朝皇后,史称他为三朝国丈。因此杨妃可以说是杨氏与独孤氏的直系血亲,其门阀贵盛,翘楚当世。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共育有五男五女,史载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感情甚笃,朝夕相处无异生子,“高祖甚宠惮之。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杨妃的父亲杨广乃隋文帝夫妇第二子,公元581年封晋王,589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协助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声望日隆。之后,在独孤皇后、杨素、宣华夫人等为首的政治势力促成下,杨广和王妃萧氏为首的晋王府采取的夺嫡策略奏效,公元600年,隋文帝终于废黜嫡长子杨勇,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驾崩,杨广于灵前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13年,史称隋炀帝。隋炀帝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著名帝王。
隋炀帝杨广见诸史料子女甚少,共四男二女。(帝谓侍臣曰:“朕唯有暕一子,不然者,当肆诸市朝,以明国宪也。”)隋成帝(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为萧后生。赵王杨杲为萧嫔生,一子早夭,推测可能为萧后所生。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则在《隋书列女传》中单独列出,而杨妃不见《隋书》记载,却出现在《旧唐书》中。按照杨妃大约义宁年间的出嫁日期和女子生育规律,推测杨妃当最可能出生于仁寿末年或大业初年。杨妃于武德二年生李恪,则至少在武德元年嫁与秦王李世民,当时妇女婚配年龄一般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还要考虑女性的一般生理常态,当然特殊成例也有。比如武则天母荣国夫人杨氏出嫁已经有四十多岁,李恪的第四个女儿信安县主则因为获罪也是四十多岁出嫁。据此推算杨妃最可能出生在仁寿至大业元年。这个时期杨广是皇太子,杨妃则很可能出生在东宫。当然杨妃也可能出生的更早,但决计不会迟于大业三年,那样她出嫁的年龄就会小于十岁。
作为杨广为数不多的子女之一,杨妃在童年时代应当是衣食无忧,接受了皇室良好的教育。嫡母皇后萧氏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女,后妃陈贵人陈婤乃陈后主第六女,宣华夫人陈氏为陈宣帝第十四女,陈后主妹,隋炀帝妃陈氏为陈后主第四女,皆为帝女。萧嫔当为西梁宗室,王氏为李渊外甥女,唐同安长公主女。杨妃的长兄杨昭大业元年立为皇太子,美容仪,有武力,能开强弓,自奉俭朴。卒,谥“元德”,义宁元年追崇为世宗成皇帝。齐王杨暕字世朏,小字阿孩,生于隋文帝开皇五年,美容仪,疎眉目,为父广所爱。长姐南阳公主美风仪,有志节,造次必以礼。年十四,嫁于许国公宇文述子士及,以谨肃闻。最小的弟弟杨杲,小字季子。年七岁,以大业九年封赵王。寻授光禄大夫,拜河南尹。杲聪令,美容仪,帝有所制词赋,杲多能诵之。
杨妃的生母是谁史料无载,会有多种可能,尚无定论。有一部分人认为是隋炀帝的高级嫔妃所生,有些人则认为是一般姬妾所生,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是萧后所生,争论颇多。尽管在大业后期,隋炀帝妃嫔增多,但在晋王和太子时期杨广的妃嫔数量有限(“晋王知之,弥自矫饰,姬妾但备员数,唯共萧妃居处。皇后由是薄勇,愈称晋王德行。”《隋书文四子》),生子也不多。根据生育自然选择概率统计,性别选择概率各为百分之五十(请参看相关自然科学理论和概率论理论),诸如出现三个儿子和十位女儿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当然《隋书》是否有遗漏记载其他公主的可能性应当被考虑在内,但一般也超不过五位。而且,生母外家的出身、地位如何,对杨妃“帝女身份”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杨妃的“帝女”身份是由其父杨广所处的地位所直接定义的——古代男权社会中以父为尊,以父系血亲形成的宗法关系构成皇室统治权力的核心,母亲对后代不起决定意义,但外家的尊卑有时会影响其可能的尊宠程度。
至于是否晋封为公主,是否婚配,封号如何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也无确凿结论。参考同一时期比较著名的帝女如梁朝公主萧氏(即后来的隋炀帝皇后萧氏)、陈朝公主陈氏(即后来的宣华夫人)都没有关于其封号的相关史料记载,也未流传。(宣华夫人的封号后来在其母施太妃墓志上提到为宁远公主,近年考古发掘后才为世人所知,从而证明宣华夫人曾被正式册封为陈国的公主)。根据历代皇室制度,帝女一般情况下要由皇帝授予公主封号并赐金册,公主得封意味着经济(食邑)与政治上的独立。随后皇帝会在全国贵族子弟中择选驸马都尉进行婚配,往往都有着明显的政治意味和信号。可以确定的是,杨妃是杨广的亲生女儿,而非任何宗室之女。史料当中只有明确记载“帝女”二字可确定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其他宗室女是没有资格称为帝女的,这也是史学界确定杨妃身份的基本史料。北魏直到隋朝,公主制度尚不完备。史书所记诸位公主按照实际则有郡公主、邑公主等区分。因此很多帝女墓志铭上都会刻“某某郡公主”字样。此外宗室女因外嫁而封为公主的出身都有明确记载,比如隋朝著名的义成公主,突利可汗的正妻淮南公主。而隋朝丰宁邑公主则不太可能为“帝女”。
无忧无虑的宫中时光转瞬即逝,随着隋炀帝登基以后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他对人民奴役征敛日益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加之隋文帝、隋炀帝政治改革触动了门阀的利益,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外表强盛至极的隋朝,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李渊在《授三秦豪杰等官教》一文写到,“义旗济河,关中响应,辕门辐凑,赴者如归。五陵豪杰,三辅冠盖,公卿将相之绪馀,侠少良家之子弟,从吾投刺,咸畏后时,扼腕连镳,争求立效”。说明了关中豪强的数量、质量很高,势力强大,在受到朝廷的压迫后,反心尤盛。所以,在统治集团变乱时期,这些豪强,借机起事,纷纷而起。江淮到岭南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河南、山东一带地主起兵的数量也很多。中原矛盾素来复杂,妄起风波,旧号难治(三国时期,曹操为稳定河北曾经建都于邺)。隋征吐谷浑后,国家马驴死者十有八九,后征高丽,隋炀帝诏征马匹十余万,主要出自中原,中原富人因此破家者十家而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此激化,隋政权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梁师都、刘武周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强群起反隋,锋镝鼎沸,星离棋布。一意孤行在外巡视的隋炀帝继雁门之围后再也无法回返国都大兴,而是带领十万骁果南下江都,企图割据而后东山再起。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大兴城破之后,杨妃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由皇女变为皇姑,假如册封应为大长公主。但即使这样杨妃的皇姑身份仍然没有维持多久,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废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遇害。隋朝复国希望彻底覆灭,宣告灭亡,立国共三十八年。李渊史称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李渊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杨妃从帝女之尊彻底沦为亡国之女。“覆巢之下无完卵”,亡国惨祸接踵而来,隋炀帝被害之后,杨妃的亲兄弟齐王、年仅十三岁的赵王皆惨遭宇文化及逆臣杀害,亲属死者不计其数,如今都随炀帝安葬于吴公台下。杨妃的嫡母萧后和姐姐南阳公主等宗亲被监禁随宇文化及北上,窦建德击溃宇文化及后,萧后由义成公主迎至突厥,其后立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隋王,南阳公主则回归长安。唐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击溃突厥大军,萧后带传国玉玺归返长安。
杨妃的姐姐南阳公主于开皇六年出生,开皇十四年出降宇文士及,隋朝灭亡时年仅三十二岁。而曾作为帝女的杨妃不知何故突然下嫁于唐高祖第二子,当时已封秦王的李世民。很多人推测两人属于政治联姻,也有人认为两人曾是旧识,但史料无任何记载。隋唐典型的门阀政治使得世家大族之间频繁通过婚姻缔结政治同盟,彼此之间互为姻亲盘根错节,杨妃与秦王李世民从血缘关系上就是典型的表亲,杨妃的祖母隋文献皇后和李世民的祖母唐元贞皇后(追封)分别为独孤信的第七女和第四女。两女又分别是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因此杨妃可以称为李世民的表姊妹,两人的结合不仅从血缘上更从政治上充实了李渊家族的根基,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和杨妃之子李恪和李愔,承袭了隋唐两代大一统王朝的正统皇室血脉,还融入了后周门阀独孤家族的基因,称为天潢贵胄此言不虚。
杨妃究竟是何时嫁入秦王府的,根据其子李恪出生基本时间可以推测出来。
李恪,唐武德二年生人,与长子李承乾同年。杨妃最晚于武德元年要入秦王府,也就是唐受隋禅让改元武德之时。至于她是以什么身份嫁入秦王府,则不得而知。目前多数人倾向认为以大长公主(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五月后以国公亲戚的身份礼聘入秦王府,其品阶不详。以燕氏礼聘入府后墓志称其为贵人(据唐制一般而言孺人是亲王有品级侧室的称谓,燕氏的封号令人不解,原因不明),应与之相当。按道理说,杨妃的人生轨迹从此应该平稳,会作为一个秦王侧室默默沉入历史长河。也许是因果循环,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李世民功劳过大,引起皇太子李建成的警惕。秦王李世民早有夺嫡之心,各派斗争你死我活。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初八,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八日,李世民于东宫即位,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就是后来誉为千古贤君的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如果杨妃在世,她在离别大兴宫不到十年之后,又跟随其夫李世民重新踏入昔日皇宫,彼时之家又为今日之家也,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吊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