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后宫那些段子 > 十四 顺治妃子之简评孝献皇后董鄂氏

十四 顺治妃子之简评孝献皇后董鄂氏(1/1)

目录

《孝庄秘史》舒畅;《少年天子之顺治》霍思燕。

孝献皇后董鄂氏,世称董鄂妃,独为帝所盛宠。属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费扬古之姊。有学者认为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是董鄂妃的前夫,并由于顺治与其抢夺董鄂妃而死,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顺治对其评说:克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后幼聪颖过人,及长娴女工,有母仪之度,姻党称之。董鄂妃崩,顺治深为哀恸“妃既薨,帝忽忽不乐,自于宫中行年之丧,又亲制行状,述妃懿媺,以寄其哀,及崩”。合葬孝陵,追尊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子一,生三月而殇,未命名,封和硕荣亲王。

董鄂妃与顺治帝的爱情可谓清宫经典。董鄂妃姿容绝代、才华出众,而且品行清丽脱俗,善解人意,顺治帝对董鄂妃视作红颜知己,真正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朕惟乾行翼赞。必资内职之良坤教弼成。式重淑媛之选。爰彰彝典特沛隆恩。咨尔董鄂氏、敏慧夙成。谦恭有度。椒涂敷秀。弘昭四德之修。兰殿承芬。允佐二南之化。兹仰承懿命立尔为皇贵妃。锡之册宝。其尚只勤夙夜。衍庆家邦。雍和钟麟趾之祥。贞肃助鸡鸣之理。钦哉。”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帝王临御天下。庆赏刑威、虽当并用。然吉祥茂集之时。尤宜推恩肆赦。敬迓天庥。朕遵圣母皇太后谕上□日。思佐宫闱之化。爰慎贤淑之求。于本月初六日、册封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为皇贵妃。赞理得人。群情悦豫。逢兹庆典。恩赦特颁。”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顺治与董鄂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谓“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真是六宫无色、专宠一身。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欣喜若狂,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皇四子出生时顺治颁行天下的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统立极,抚有四海,必永绵历祚,垂裕无疆。是以衍庆发祥,聿隆胤嗣。朕以凉德缵承大宝,十有四年。兹荷皇天眷佑,祖考贻庥,于今年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贵妃出。上副圣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爱戴之悃,特颁肆赦,用广仁恩。”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抒发对皇四子的宠爱和痛惜之情:“制曰:和硕荣亲王,朕之第一子也。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卒于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盖生数月云。爰稽典礼,追封和硕荣亲王……呜呼!朕乘乾御物,敕天之命,朝夕祗惧,思祖宗之付托,冀胤嗣之发祥。惟尔诞育,克应休禛。方思成立有期,讵意厥龄不永!兴言鞠育,深轸朕怀……”

据顺治亲笔所写《端敬皇后行状》的描述,每次顺治看奏折时,有重要的内容,草草看过后,就随手扔在一边了,董鄂妃提醒他应该仔细看,不能忽视;每当顺治要和她同阅奏章时,她又连忙拜谢,并解释说:后宫不能干政。每当顺治下朝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问寒问暖;每当顺治批阅奏章至夜分,她总是毫无例外地为其展卷研磨,侍奉汤茶。顺治每次听翰林院的官员们讲课结束后,回到寝宫时,她一定会打听讲课的内容,他也会再给她讲一遍,顺治每次讲给她听的时候,她都非常高兴。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她她的小夫妻,而在于理性的相互促进。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董鄂妃也往往为他们说情。

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一般人的美丽,多是起初保持很好然而最终都改变了。董鄂妃大约病了三年,虽然身体虚弱,面容憔悴,仍然时而勉励安慰顺治说:没有大碍,诸事仍然都很齐备,礼数上也没有任何懈怠,董鄂妃都是始终如一。侍奉孝惠后更恪尽谦和恭敬,像母亲一样对待她,孝惠后更是把她当作姐姐。

顺治十二年,孝惠后病危,董鄂妃亲自服侍,五天五夜没有合眼,时而为她诵读史书,或者谈些家常来解闷。等董鄂妃离开她身边,出了寝宫门就含泪悲伤地说:“皇上派我来问安探视,倘若不能痊愈,那怎么办啊?”凡是孝惠后的事,董鄂妃都亲自为她置办好,一点也看不出她疲倦来。顺治十四年冬,顺治去南苑,皇太后身体不适,董鄂妃都朝夕侍奉,废寝忘食。顺治在天帝坛为皇太后祈祷,随即到南苑去探望,孝惠后却无一句话询问,也没有派人来问安。顺治因为皇后有违孝道,让群臣上衣,才让她得知。董鄂妃长跪在我顺治面前,磕头请辞说:“陛下责备皇后固然有道理,但是我想,皇后怎么可能不为皇太后担忧呢?只不过一时顾虑不到,有失问候罢了,陛下如果速废黜皇后,我绝不敢偷生!请皇上千万体察皇后的本身心意,要是陛下肯开恩,让我留在这世上侍奉陛下,就求陛下万万不可废后啊!”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年仅二十二岁。据福临说,董鄂妃崩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薨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董鄂妃向来不信佛教,顺治有时用一些禅宗经典来告诉她,而且为她解释《心经》的深层含义。因此成了她推崇尊敬的至宝。专心研习禅学。参悟探究“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每次遇见顺治,就总举出这句话:顺治每次都笑而不答。董鄂妃因为长期患病,不能纯一参悟,董鄂妃再次举出这句话,顺治用一句话回答她,她来有所醒悟。自从小孩子患疾后,不过靠着桌几床榻,从没上床休息。到了病渐渐加重,仍研习前面的佛说,没有荒废提持(为禅林中师家引导学人的方法)。所以她崩时,言语举动丝毫不乱,端坐哪里念佛号,长长地出气就坐化了(佛教称人死亡:圆寂,坐化等),颜色面目都很安详端整,和平日没有什么两样。呜呼!足以见董鄂妃对佛法并专心研习禅理的诚意了。

爱子爱妃的接连逝去,使顺治的精神几乎崩溃。他万念俱灰,看破红尘,弃江山社稷如敝履,执意要出家为僧,并让和尚溪森为他剃了发。后来由于溪森的师父玉林琇以要烧死溪森为要挟,才逼得福临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不仅顺治如此哀恸,其他的人都一样悲痛不已。在她崩时,孝惠后和其他妃嫔都哭嚎:“与其留下我们这些没用的人,还不如存留下贤淑的皇贵妃啊,能够符合皇上的心意啊!我们这些怎么不也先后死去呢,今天我们虽然还活着,但是对皇上又有什么裨益呢?”皇后和其他嫔妃想起董鄂妃的好处,感激董鄂妃过去的恩情,都吃素诵读经书,只有这样她们才觉得能足以报答您的情意啊。董鄂妃曾在宫中抚养承泽王的两个女儿,安王一个女儿,朝夕尽心抚养,慈爱不逊于自己亲生的。在董鄂妃崩时,这三个公主,都捶胸顿足十分哀痛,人们都不忍再听闻。

宫中庶务,以前都是董鄂妃来处理的,尽心检查审核,没有不恰当的。虽然位在皇后之下,却实权长期与孝惠后并存,且董鄂妃已经尽到了皇后的职责了。董鄂妃素来严谨恪守,热心地辅助内务,殚精竭力,无微不至,各项事务都非常勤勉努力。没有不周详的。董鄂妃崩后,皇太后伤心哀痛说:“我儿子的好媳妇儿啊,就是我的女儿啊。我希望能让他们二个人永续好合,好让我不要老得那么快,现在董鄂妃离去了,谁还能像她那样侍奉我啊?还有谁能如此顺我心意的呢?我有什么话,又同谁诉说啊?又能和谁一起谋划事务呢?”天下的臣民没有不感到悲痛的,皇太后、孝惠后和其他嫔妃都怀念追悼,只有顺治一个人,抚今追昔,虽然顺治说不出心中悲伤,悲痛却常常来袭。

董鄂妃崩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顺治为什么以无“天”“圣”二字为歉呢?因为清代谥法,皇后谥号的最后四字为“×天×圣”,“天”代表先帝,“圣”代表嗣帝,表示该皇后与先帝和嗣帝的关系。如孝庄文皇后在太宗时“赞助内政,既越有年”,以后又辅佐顺、康二帝。所以她的谥号最后四字为“翊天启圣”。而董鄂妃谥号的最后四字为“温惠端敬”四字,明显比有“天”“圣”二字的皇后低了一等,所以顺治感到内疚。顺治又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哭临,不哀者议处,幸亏皇太后“力解乃已”。顺治欲将太监、宫女三十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并依据董鄂妃遗愿,下旨暂停当年秋斩。“是年命刑官减罪应秋决者,俱停刑,从妃志也。”

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董鄂妃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有一百零八名僧人诵经。整天铙钹喧天,烧纸施食,香烟燎绕,纸灰飞扬,经声不断。在“三七”日(第二十一天),将董鄂妃的尸体连同梓宫一同火化,由溪森秉炬举火。一起烧掉的还有两座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宫殿,连同里面的珍贵陈设。火化后,将骨灰装入“宝宫”(骨灰罐)。十月初八日,皇帝第五次亲临寿椿殿,为后断七。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过二十七天后,再用朱笔。而董鄂妃之丧,福临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四个月之久。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再呈稿,再不允”。后由张宸具稿,“皇上阅之,亦为堕泪”。为了彰显董鄂妃的贤德、美言、嘉行,福临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氏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氏语录。福临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量顺治追悼董鄂妃的《御制哀册》、《御制行状》的具体实例,展现了董鄂妃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涵盖甚广。

顺治身心遭到了极大的伤害,董鄂妃死后仅半年,顺治帝就得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妃既薨,帝忽忽不乐,自于宫中行年之丧,又亲制行状,述妃懿媺,以寄其哀。及崩,遗诏罪己始以丧祭逾礼自悔焉。”当时正直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传谕全国“毋抄豆、毋点灯、毋泼水”,并颁布大赦令,可是并无收效。在钦定皇三子即位、口述遗诏后,顺治皇帝于正月初七日半夜崩于养心殿,时年二十四岁。顺治皇帝驾崩后,尸体被火化,于康熙二年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孝献皇后董鄂氏合葬入清东陵中的孝陵。

董鄂妃生前隆宠,死后盛荣,虽活得年岁很短,但无疑她在后宫这几年所得比起其他女子待在宫中一辈子所得要多得多。她与顺治的倾世绝恋,天下人尽知。所谓死能同穴,未尝不是件幸事。再者,对于顺治妇亡夫随,董鄂妃还须贪求什么?什么都不重要了,皇帝都能舍命相随,如此便够了!所以说,个人以为董鄂妃是清朝后妃最幸福的后妃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