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最讨厌的竟然是最依赖的(1/1)
昨夜入深,重型卡车又在马路上呼啸。关灯躺下,刚闭上眼,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房间里的什么东西最让我讨厌?开灯巡视一圈,我这个纠结成性的人居然毫不纠结地选择了手机。手机为我带来许多便利,这样的便利也造成了不便利。有事及时分享,藏在心里的事情少了,人好像变得肤浅了。独处时偶尔会想,有了手机的便利,身边发生的趣事孬事都想及时分享出去,这样一来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独自回味了。有了这种想法的时候,我纠结要不要把朋友圈屏蔽,最终我试着把朋友圈屏蔽了。很快就有人以为我故意把他屏蔽了,直接来找我确认,费了一顿嘴舌才解释清楚。我赶紧解除了屏蔽。我倒是有记日记的习惯,日记本也一直装在书包里,但要做到随时随地记录是不现实的,而且我的大脑内存不足,只能记住一件事,刚刚发生的事过一会儿就记不起来,那种着急难受的劲我经常体会。有些事想用手机随手记录,又不愿与人共同咀嚼,这是个小小地纠结,我只能趁记得赶紧找便利贴记录要点,晚上再补日记(还是会有漏记的事情)。
说在嘴里的话总不及写在纸上的有分量。想起写信的日子(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写信的人)。高中的时候,想起另一个学校的同学就会写信。写信的时候一定会搜肠刮肚、斟词酌句,信文字字含情、事事有趣。从开始写信到收到回信,中间很长的时间一直保持着热烈的感情。手机让联系变得更加容易,却很少能体会到信文回味无穷的妙处。接听一通朋友的电话,挂断之后,刚刚聊过的事情大多忘了,因为都是事先没有安排过的话,随意侃谈。对于信文,无论写的人还是读的人都是要坐下来好好斟酌的。一张信文像不会随意泯灭的媒人,将两个异地相隔的人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来之容易的去之也容易,得来太容易的很难被珍惜,因此一通电话就太容易让人遗忘了。而且世事讲究有来有往,这次A打来一通慰问电话,如果之后不给A打一个,一定会在A心里引起波澜,久而久之关系就淡了,就不好意思再联系了。对于信文来说,如果当时没有回信,事隔多年再次翻出信文时,纸上流淌的感情会催着回这封被冷落的信。另外,有些话鼓足勇气在纸上说一次就够幸福一辈子,这比天天说或者说不出口都强多了。
科技把感情淡化了。无论走到哪里,年轻人的手机从不离身。手机本是用来打电话的,结果打电话成了辅助功能,娱乐成了主要功能。我不排斥娱乐,但是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非要选择这种?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每天都会主动给父母打个电话,希望有很多。对于不识字的父母来说,手机倒是个不错的东西。
嘴上说的总不及纸上写的有分量。我开始怀念那些写信的日子,简单淳朴。当父母都不在世的时候,我要尝试着放弃手机。
最后插一段今天早上的美梦。今天早上,正在梦里恭维某公司一个年轻帅气的领导,从公司一路恭维到一个大杂院。大杂院门口摆着门当户对,我陪此帅气领导走进去,他颇为开心,买卖顺利谈成,我们恰巧走到青砖古窗前,绿藤正旺,我高兴的说:“此处景致不错,我们自拍一个吧。”(醒来觉得这句话LOW到家了)帅气领导一脸呆象与我自拍,正准备按自拍键,手机闹钟惊声尖叫起来,自拍没成,浪费了精心营造的景致。哪里的领导,长啥样?醒来之后都忘了,只记得很帅。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