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感情溶解度(1/1)
感情是有溶解度的,在这里,我想牢骚几句朋友之间的感情溶解度。
我们每年都会新认识几个甚至更多人(尤其是换了新环境之后),交换电话和微信,这样就和这些人有了交际圈。但是进了对方的交际圈并不意味着进了对方的朋友圈。进了交际圈只是意味着以后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要想成为朋友还需要经过种种考验。
维系朋友圈需要耗费一定的心力和物力,心力和物力的投入量决定了我们可以维系的朋友圈的大小。每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投入在朋友圈上的心力和物力是不同的,相应的朋友圈的大小也在不停地变动。但是在某个特定的生命阶段,朋友圈的大小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当有新人进入我们的朋友圈,就会有人被我们清出朋友圈。
当我们刚懂得和人交流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朋友圈,我们在这个时候对朋友的评判标准是很宽容的,即使今天吵了架,明天只要能在一起玩就依然是朋友。我们的评判标准会不停改变的,可能会越变越苛刻,可能会越变越宽容,也可能在苛刻和宽容间不停地调整。极端的人不多,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在苛刻和宽容间不停地变动,而且在变动中趋于苛刻。朋友多了,标准就会调高,朋友少了,标准就会调低。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朋友圈纳新的标准会在不停地调整变动中被越调越高,新的人要想加入我们的朋友圈需要经历的考验越来越苛刻。不过,有种人是我们不舍得清除的,即使他们已经不符合我们的标准。这种人曾经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恋旧的情节,他们就像我们的收藏,即使不再联系,但是我们依然把他们摆在朋友圈显眼的位置。
常常会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定义“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对朋友圈进行变革的时候。可能会根据某些标准将一些人加进自己的朋友圈,也可能会根据某些标准将一些人移出自己的朋友圈。那么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小时候很简单,和我们一起玩的人就是我们的朋友。长大之后就复杂了,要能够给我们陪伴,要能够给我们支持,要能够给我们祝福,要能够给我们快乐,要能够适度的给我们批评,要能够在我们六亲不认的时候一拳把我们打醒……自我意识越强,标准就会越高,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必须放弃落后的自己。
我们朋友圈里的人都有哪些类型?患难与共的朋友,陪我们一起经历过黑暗的日子,这些朋友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尊重历史,自然不舍得把这些人清除。导师型的朋友,和我们亦师亦友,指导我们的生活。知己,这种朋友太难得,但是我们都有几个很了解自己的朋友。
我们的某些特点都能在我们的朋友身上找到。如果我们的朋友都是落后的,那就是说我们也先进不到哪里去。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必须抛弃落后,所以我们必须狠心做出一些选择。
最后,对被我们放弃的每一个朋友说声:“对不起,但我祝福你。”
作者闲话:
有的朋友像日常;有的朋友像收藏;有的朋友,没办法,只好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