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对峙 第一章:长沙!长沙!(2/2)
他笑了笑,转而搂住我:“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如此虽然我不想死,但只要是军人,都有可能死在战场上。只是这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实。所以,我不会有家庭。”说罢便一把挣脱掉我,转身离去。我只有在他身后大喊:“我会在那个角落好好等你来看我!”那时,我仿佛看见消失在晚雾中的他点了点头,但他好像又没点头,后来每每我问他这个问题时,他总是像刚才那样将我搂在怀里傻傻的望着我笑。我也总因此而放弃了追问,但我却总是能感觉到他是点了头的,总是能的······
那是我第一次问他为什么不顾一切的冲向战场。那句仍然充满诗意的回答,年轻的我并不是十分深刻地懂得,而后过了好久才渐渐懂得进而追随。
果然,大火熊熊,古城长沙,千年缔造,毁于一旦。我躲在那个角落里,静静的望着这一切,静静的等待着攻城的日本恶魔,又静静地期盼着他矫健的身影归来。但我没有等到他,也没有见到日本人的影子······
而后的日子,政府罢了张主席的官,又运来大批的救援抚恤物资,新来的薛长官开始施粥,于是我们又有了饭吃。我望着那些个排队等待米粥的人们,他们原先痛苦的表情在米粥蒸汽升腾中变得柔和起来,紧接着他们闭上眼,深吸。我忽然觉得被蒸汽濡湿了的那一张张脸属于一个个想家的孩子,尽管我们现在确确实实的在我们的家乡里。
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十八日。日军主力约五万人配有飞机支援,在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向长沙新墙河以北的第五十二军前沿阵地发起攻击。虽然身处一百多公里外的长沙,但我仍能清楚的感觉到战争所带来的窒息感与无尽的恐惧。是的,与在武汉的时候无异。其实在一场战争中最清醒的不是指挥官也不是冲锋的士兵,而是老百姓。我们虽然不知道怎么打仗,但却也是知道这仗该不该打的。
“今天是民国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中日两军在湘鄂赣三个战场上激战一个月。此次会战,从日军进攻开始,至日军主动撤退告终,战场全局主动权基本操之于日方。但是中国方面判断日军将进攻长沙,为此做好了‘万一长沙不守’的多种准备,故将日军未能攻到长沙而退却视为胜利······”赵先生又开始了他的实事演说。与以往不同,这次我听得格外认真,只不过是盼望能听到一些有关他所在的预十师的消息,可终究还是令我失望了。这样的日子持续着。我偶尔也会回到那个角落,蹲在那儿以那个独特的视角眺望远方,寻找着那个不同于旁人的矫健身姿,一蹲便是一个整天,可是无一次不失落而归。
民国三十年八月,正好与第一次长沙会战相隔两年,日军又发动了全面进攻。逃跑的人们络绎不绝,每每听到有人在渡河时被挤入湘江的怒水之中,我都会联想到延安的毛先生曾经写过的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真不知若是此时此刻他眺望湘江见到此情此景会又是个什么感想。我仍然躲在家中的那个角落,那里总是安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万一他回来了却又寻不到我了呢?
第二次的长沙会战也宣告结束。赵先生因为日军飞机的轰炸再没有醒来过,我们也再没有去上过课。轰炸过后的长沙犹使我觉得悲哀,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死者们的菲薄的祭品也被拿来奉献于饥肠辘辘活着的细伢子们。我们不知道被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所覆盖的长沙,何以称为一座成功的抗争之城。事实上,人们只得以暂得偷生,来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中国对日宣战。很快,不出我们所料想的,阿南惟几下达了再次进攻长沙的命令。此次会战,薛岳将军提出“天炉法”的后退决战战略方针。战况空前激烈,有些日军的一线部队甚至冲进了长沙城。而我,也第一次见到了日本魔鬼的真正模样。
那些七十五毫米和一百零五毫米的炮弹落在地面上都没有起爆,你也看不清它们的弹体,它们只是滚滚地冒着白烟,烟雾沿地面扩张,像是有形质的烟墙。很快,烟雾笼罩了长沙。我们的军队和日军展开了令人窒息的尖刀战。我蜷缩在那个角落,一片死寂,除了从烟墙里偶尔爆发出被刺死者的尖叫声。突然,只听“噗!”的一声,一名士兵倒在我的面前,却还喘着粗气。念其忠勇,我探出身子尽可能把那个伤员拖离这个即将爆发恶战的地方,那只能是防线的后方亦或是家中墙角。至少据我观察是如此没错的。我身后的伤员拖拉扶携,半死不活的跟着我。将那个半拖半背过来的伤员放在地上,我也几乎倒了下来。我听着自己急促的喘息声,汗水涩着眼睛,我根本没有看周围的力气。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人死不论军阶尊卑,只问无愧于心。如此,不如决死长沙,玉碎成仁之一仗当可振颓丧之友军。细妹子,可否扶我起身?”我惊愕的望向方才那名半死不活的军人。透过浓浓的烟雾,还依稀能辨出他的轮廓,没错的,是他!是我日夜盼望着的,是我始终想念着的,是我无比憧憬着的。我曾无数次幻想我们再次相遇时的情景,是在湘仙楼的莺歌燕舞中?是在家中墙角的约定尘埃中?还是在部队凯旋的夹道欢迎中?由此看来,都不是的。是在废墟长沙的破砖瓦砾之中。
那是我一生之中最难以忘怀的,也是迄今为止最记忆犹新的。那一刻,在我心中的神轰然倒塌。我总以为他是个中校参谋不会上前线又是英勇无比的,不论日本人如何之凶残也耐何他不了。可是就在方才,望着眼前这个奄奄一息的伤兵,现在他走下神坛了,可是他好像离我又近了些。原来他终究和我是一类人,原来我们都是需要被保护的。
“我的大参谋长哈,休想!我才不会让你去送死呢!”然后他望着我我也望着他,再然后,胜利了。
剑花烟雨湘南。
一九五七年,六月,美国旧金山。
“恨倭寇打战表兴兵犯境,众英雄请长缨慷慨出征,众儿郎壮志未酬疆场饮恨,洒碧血黄沙浩气长存······”他与我来看这场中国戏,却不住叹气。我突然想起一年前的那天晚上。是八月二十二日吧,那是衡阳战役后的第十四个夜晚,他终于浑身是伤的回到家里,我惊讶他何以如此气愤,他重重的甩上了铁门,只啐了一口:“走到这一步,不是我们对不起党国,而是党国对不起我们!”我鲜少见他如此生气。不过战场上枪炮无眼,我只盼他活着回来。而如今他正确确实实的站在我面前,我又有何怨言呢?许久,见我并未出声,他才蹦出一句话来:“我们,去美国吧······”想到这儿,于是乎我好像有点理解他叹气的缘由了。就像之前在长沙的夜晚,一个迷路的日本士兵奄奄一息。他便与那士兵交谈了起来,他们望着月亮粑粑,那日本兵操着并不十分中听的英语道:“我们日本也有月亮,大日本的月亮是美的。”当时我便想:“那你们为什么不待在日本,看你们的月亮,唱你们的童谣?”可我终究未问出口,因为他说完便与世长辞了。好吧,一定有人问我为什么对一个日本兵用与世长辞,我只能说我是有些个同情那日本人的,正如我和他现在正同情着我们自己。
先有国,才有家。一个人不怕独在异乡,就怕有家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