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墙垣前的僵持(1/2)
此时此刻,魏延心中更加笃定了关羽远见的目光。从那时起,“以少胜多”与“防备东吴”成了他修建这座坚城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也是为何在如此紧张局势下他还能够镇定自若的最大原因。
这份冷静感染着每个人,让人们相信这座城市将经得起任何挑战。
建安二十一年七月初,长沙城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江边这座古老的堡垒,在战场上弥漫的血腥气中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东吴水军列队逼近,无数云梯迅速涌向高大的城墙。
“咚!咚!咚!”鼓声如同雷鸣般响起,伴随着双方箭雨交错射击的第一轮试探,正式拉开了这场攻守战的大幕。
张铭处事镇定,使所有人悬心落下,他精心设计的新城墙和防御体系,早已预料到会面临的奇袭。此刻敌人到来,张铭冷静自如,显然他自信能成功退敌!
——『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年轻人真是不简单啊!』
副将李威心中赞叹不已,轻声细语。为了确认张铭的心思,他谨慎地问道:“将军,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铭沉吟片刻,平静回应:“各司其职,依循日常训练。”
这一简短的回答,顿时让大家松了一口气。李威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道:“将军年纪轻轻便显大将之风,确实令人佩服!”
战士们随之响应,喊声震天。“将军有令,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守护城市!”
混乱瞬间止息,所有人都感到安心许多。毕竟如果没有新的城市与墙,就算三个长沙城联手也不是敌人的对手。但现在无论成效如何,这新的建筑至少带来了希望,支撑着大家的决心继续坚定下去。
整个城市的防御系统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石块堆满各个小道,火油也送往城墙上;新旧城外墙步兵箭手严阵以待。看到忙碌景象,张铭点点头表示满意。
李威在一旁显得略紧张,尽管努力掩饰。张铭注意到他的不安,轻轻地拍了拍肩,“如果长沙城失守,我们都无法独活。但是,太守请放心,此城一砖一瓦皆凝聚我心血,贼寇虽众但此城必固守。”这些话激起了在场每个人的士气。
战斗开始了。
面对如此坚城,即使数倍于已的敌人攻势猛烈也无法动摇他们的决心。张铭的战略不仅在于抵御,更包含了对士兵心灵上的安抚。随着战火燃烧在云梯之间,不少士兵因为高温被迫从高空跃下逃命,场面十分悲惨。然而这种非常手段使得城池依旧安然无恙,并且打退了一波强攻。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智慧、勇气和信念交织下的博弈。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决策,都决定了成败的关键。张铭以其卓越的能力带领着这支看似渺小但无比坚强的守军迎战强敌。
在同一时期的城楼上,同样出现了类似的紧张一幕。
赵威用他那已经有些沙哑的声音高声呼喊:“马都尉,你这样做?城墙会因大火坍塌的!”
面对赵威的焦虑与忧虑,马远却显得异常镇定,甚至露出一丝笃定的微笑,“我马远所筑之城无惧火攻!”
事实确实如此,马远虽然也采用的是夯土技术,但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在他的指导下,匠人们混合熟土、砂石和石灰,并按一定比例配比,制作出了更为坚固的材料——“三合土”。
这项特殊工艺源自古代的一项建筑奇迹,通过现代改良后提前应用于这座城市……
城墙不但具备高强度和硬度,甚至连刀斧也无法轻易切入。然而仅仅靠这些还难以抵挡熊熊烈焰。
于是,根据一本古籍记载的方法,添加糯米汁、桐油及其它成分以增强结构稳固性和耐烧性能,使整个墙体既坚硬又柔韧。
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利用竹片代替钢筋进行加固,在没有钢铁的时代创造出了最初的加筋体系。这一切都是基于刘林传授的原理,并通过马远实际操作最终完成了改造。
结果显而易见,就连火焰都无法穿透这坚固无比的墙壁,仿佛只在表面轻轻划过而已。
随着火焰焚毁攻城设备的声音不断传来,赵威忍不住靠近查看情况,惊讶地发现那些火焰并未真正伤害到墙体内部,除了表面略受影响之外依旧完好如初。
“听着这些声响吧,”马远轻声笑着,“它们就像是给我们的城墙挠痒痒一样。”
赵威心头一惊,暗叹对方果然有几分嚣张资本,同时对他感到无比佩服。
吕某带领部队进攻至此,见火焰无法撼动对方防线,便另寻出路打算采用挖地道等方式继续尝试。
无奈敌人不仅防御严密,且应对策略层出不穷,即便调来扬尘车对付攻城时可能遭受攻击的问题仍无法突破城防。
正当此时,敌军又端出一种未曾预见的秘密武器用来抵御冲车……这场战斗愈发精彩绝伦。
“也……也就是。”
想起那位故友,孙明心中不免泛起一阵悲凉,双手不禁紧握。他手里的战刀随着这突然的动作发出轻微的摩挲声,“咯吱咯吱”的声响在静寂中愈发明显。
“咚……咚……”
木槌猛烈地敲击着城墙的大门,仿佛要将其震碎。郝昭精心构筑的这座长沙城,在对方冲车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