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意外的消息(1/2)
突然远处出现熟悉的仪仗队和稀疏的护卫——这是败退回城的朝廷军队无疑!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看来这场仗咱们赢了!”李承长舒一口气。尽管刚刚的战况让他们几近绝望,但现在终于转败为胜。家仆兴奋不已地提醒:“将军,现在乘势追捕……”。
但李承接连否定:
“要是最终能够顺利调配,及时召回工匠,也不至于牺牲那么多人。”李威的声音中满是懊悔和叹息。
士兵们以鲜血奠定了初期的胜利优势,但在战斗过程中,战况陷入了拉锯状态。
亲王殿下亲自率军,守卫部队无路可退,只能拼死作战。
工程匠人和民夫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他们前有狼后有虎,没有别的选择。
“能做到这样已经是极好的表现了。”
“况且这次神枪营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必定名动天下。”
“证明了即便地位卑微的人也不会轻易被打倒。”
张远瞥着被搬运走的一具具,脸上浮现出轻蔑的笑容。
出身显赫、诗书之家的人自以为高人一等。
世代为官,家产万贯,出行排场宏大,仆婢环绕。
曾经何等荣耀,如今一切化为乌有。
刑徒与贵族子弟首次如此近距离交锋。
他们层层叠叠,相互挤压。
无论贵贱,一同在这荒凉河滩上长眠。
“威弟,你觉得他们可怜吗?”在炼狱般的战场上,刘远突然开口问到。
李威愣了一下,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他出生淮西豪族,曾经风光一时,神枪营中的年轻人和他也曾一样年轻充满憧憬。
刘远继续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一个偏远的小国有个正直善良的年轻人,在目睹国家衰落时四处奔走呼号。
但他的努力无济于事。于是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
“这个年轻人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李威好奇道。
刘远轻笑回答:“他做出了我们正在做的类似的事情。”
接着刘远谈及秦朝世袭制度存在的问题。关内侯的儿子会成为下一任大庶长,看似严格的继承制存在诸多漏洞。权力家族总会想尽办法维持后代地位。
结果在这次事件中至少损失了几千名高级勋爵。
蒙恬挥师进军咸阳城时说:
“我们要让世间所有人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夜风中回荡起刘远豪迈的话语。
---
在咸阳宫中,朝臣激烈讨论着当前形势。
大臣们因军队惨败纷纷责怪蒙毅决策失误,指责其在紧要关头没有果断撤离导致将士伤亡。
太子扶苏陷入沉思,思考出路。
“朝廷面临险境之际,我等应重拾勇气。”有人劝勉道。
众官员鼓励扶苏振作精神,积极准备抵御叛军的到来,并坚信只需坚持几天便可扭转战局。
“北军的声威震慑四野,多年来与匈奴交锋未尝败绩!”
“叛乱者也只有伏法认罪的结局!”
王峻的声音中满是刻骨仇恨。
六国合纵攻秦之际,战况虽险,秦军仍力保首都安如泰山。
然而叛乱者的隐秘多年之后骤然在京城爆发,打了个朝廷措手不及,才造成了当前危局!
“殿下,百姓自发聚集宫外,恳求殿下一见。”
侍卫小心翼翼地快步进入宫殿通报。
蒙长青不悦挥袖:“时局紧要,还招致这些闲人。来人……”
但子淳已起身制止了他的话:“我这就去见。”
王峻急切阻止:“殿下小心叛徒陷阱,若其中藏有刺客怎办?”
子淳转头道:“那是命运注定,我亦无所畏惧。”
……
群臣震惊之时,他已经迅速离开了麒麟殿。
宏大的宫殿围墙外,民众蜂拥汇集。
宫廷护卫立即严阵以待,一层又一层,以防万无一失。
“让开。”
子淳身边仅有十几个随从,打扮简朴低调。见到此人身份明确后,护军井然分开形成一条通道。
“殿下!”
“子淳殿下到了!”
“臣民们拜见太子殿下!”
人群动沸腾,争先恐后欲近观其容貌。
“各位注意,不要挤了。”
“照顾好妇女儿童。”
子淳焦急喊出这些,并连连手势安抚。
不久,秩序逐渐平复。
借着火把之光,一双双充满好奇而兴奋的眼睛打量着未来的君主。
“孤…”“孤…”子淳几度想开口却无法言说,内心波澜起伏。
良久之后,他深深鞠躬:“我对不起父老乡亲们的信任和托付,未能保障大家的安全,愧对为君之道!”
“明日贼军来犯,孤必将亲身参与作战。”
“国破山河亡,咸阳受劫难之时,孤绝不独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