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752章 黑轮,关东煮,江南煮

第752章 黑轮,关东煮,江南煮(2/2)

目录

可如果你没有这个,哪怕你记住了,又如何呢?

你的朋友哪怕是开玩笑地说,你是在吹牛,你根本没去过那里,因为你根本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你去过,你在某个时间段在那里逗留过,存在过,遇到过什么人什么事……你想想,过往被否定,心里好受吗?

不好受。

那就买买买吧,钱没了可以再赚,旅途过了便是终点。

终点,是下一个起点。

人只能向前,不能向后,虽未来无边,但过去一定,唯把握现在。

就这样,在许灼一声声中心灵鸡汤中,老外们买买买,迷失了自我。

别说华铭东,跟着过来?一眼,看看怎么回事的全为民,都差点掏腰包了。

临了钱都拿出来了,琢摸着一想不对啊,自己要买个屁啊。

“混小子整天不干正事,遇到这种事就来劲,真钻钱眼子里了。”

全为民赶紧拍拍屁股走人,不想听许灼这些妖言惑众。

“你们所有人不准靠近姓许的,不许听他说什么,就老老实实待着,别特么给我去凑热闹,听到么?”

回到村委全为民郑重警告了众人一番。

众人只以为他是不想自己去打搅许书记。

谁能想到,全为民心底已经把许灼和妖言惑众挂等号了呢。

当许灼带着这些老外,在全村逛了一圈,待他们参观完正在建设的庄田,看看木工厂和皮具厂,让他们体验一下舒适感爆炸的极品家具,看看他们购买的皮包,是怎么通过“皇家大师后裔”制作出来的,再回到双桥菜市场,这些老外有不少人又去补买了很多东西。

家具是无法带走的,但他们可以预定。

天授有自己的外贸公司。

这个公司许灼也是老板之一,改制后许灼成了小老板,天授村作为大老板,都是全为民和楚跃华在跑,许灼一次也没去过。

目前处理的订单,还都是帕特里克和博登的。

不过听他这么一说,这些老外也一个个都进行了预定。

或多或少而已,散单也是接的,只不过得加运费。

老外们的最后行程是红顶大绿楼顶天台。

这里有小卖部,有卫生间,有遮阳棚,有休息的餐桌之类。

还有“江南煮”。

江南煮就是“关东煮”,不同的是里面虽然有鲜味,但没海鲜,有的都是江南本地各种时令菜蔬,肉类,菌菇。

关东煮这个东西据说是起源于小日子江户时代。

不过真正商业化还是在八零年,由“天狗癖诘”的罐头公司开发的。

在宝岛也有,只是味道不一样,叫作“黑轮”。

也就是说几乎同年,许灼在华夏江南搞出了个这么玩意儿。

这东西也是“速食店”的一部分。

只不过开在天台方便客户。

与之配套的应该有纸杯,里面再装些汁水什么的。

不过目前制塑业真的不发达,纸杯里面必须要有塑料膜才行。

他这里目前只能用炮制后的竹杯来取代。

这些竹杯也是木工厂按照许灼要求加工的。

为了防止其开裂,竹子要先经过硼砂之类的水进行煮,把里面的竹糖淀粉之类给弄掉弄稳定了,然后再进行碳化和烤制。

最后还要加个竹篾编缠来稳固。

这些老外吃个关东煮,看到杯子后惊喜不已,想要直接购买走。

还好许灼早有准备,让他们去楼下的“杯具店”购买。

这杯具店也是许灼提议开的,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杯子。

数量最多的就是不同图案的搪瓷杯,其次就是竹杯,木杯,铜杯。

除了搪瓷杯是从市里的搪瓷杯厂根据他要求来订的,其余的竹杯木杯是木工厂出的,铜杯则是天授钣金厂里出的。

目前生产力有限,也只能这样。

他其实很想做瓷杯和陶杯,但景德镇太远。

其余地方的瓷就更别说了。

地方上也没好的窑厂,知道了也没熟人。

没熟人办事,光靠推荐信,看人家脸色,事情还容易办不成。

这样的亏从开始到现在,他吃了不止一次。

于是目前真就不如自家木工厂,钣金厂来得方便。

当然,要是姑苏陆慕那边能有出息,自己争气,许灼不介意带他们。

店里的杯子,分成“粗”和“细”两种风格。

这是他亲自定的划分。

但凡艺术,分写实的和写意的,外国的也分写实的和搞印象派的,紫砂壶也分粗壶派和细壶派,杯子这里也是。

粗壶很多人觉得就是“粗糙”,细壶更难做。

但粗壶是粗而不糙,似糙实精,那就是如同写意,在写意到了极致的时候,那几笔下去,就算是一团墨,点睛后它是龙是鬼,都能让人一眼明了。

可要做到这样又何其艰难?

很多人做,只能做到既粗又糙,根本做不到粗而不糙。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