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突然来了好多老外(2/2)
“你们倒是来得巧。”许灼笑着道。
“不巧,我们就是跟着这些老外过来的,看到你在,我们就放心了,接下来采访流程怎么说,我们听你的。”
“这样,老规矩,我先带这些老外去参观养殖场,零食工厂,篾编厂,然后走到运河湿地那边,走一圈回来后去木工厂,皮具厂,再去庄田,最后带着这些老外去天台休息。你们作跟镜就行,东东,麻烦你帮忙翻译,辅助采访,成么?”
“行啊,许阿桃,连我都使唤上了……”
“物尽其用嘛,你明明有着才华,总不能学我相貌吃饭吧?”
“呸……”
众人一阵笑,接下来的配合无比顺畅丝滑。
许灼那无比流畅又带着这些老外一点家乡口音的英语,让洋鬼子们无比亲切,加上他对本地环境的熟悉,一草一木都能讲出点门道。
甚至讲个河,讲一棵河边的树,讲讲栏杆,都能让老外惊叹不已。
老外的惊叹是真的,不是假的。
华铭东这里翻译都差点没跟上,一来词汇量有些欠缺,二来许灼说话太流畅,她翻译要过脑,嘴巴都快冒火星子了。
“看到了吗?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
“是荒芜,是美妙,是野蛮生长的张力?”
“亦或是看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契合点?”
就这样,参观一直到了双桥路东尽头。
出了村洞口就是水泥路。
路的两边是树木绿化带,过了绿化带一边是护栏后的田野,如今刚长出绿茸茸的小麦,一边是堆满钓鱼佬的河边,水里船来船往。
有些乌篷船撑着竹篙过去时,还会高喊一声。
水泥路的尽头早已出了耕种田野的地段,这里按照全为民的意思,做成了一片加装护栏的小广场,容纳百来人绰绰有余。
再往前,就是一大片湿地。
正是秋天,虽然天气还热,可植物生长周期已经到了。
白茅草也好,芦苇也罢,亦或者是菖蒲,全都成了白花花一片。
一眼看过去,可以看到不少的珍禽异兽。
白鹭什么的,就是个不值钱的二流子,又哪里享有后世保护动物的待遇?
什么伯劳,戴胜,红隼,野水鸭,大雁,狐狸,野兔子,野鸡,水獭,在这里真就随处可见,数量多得惊人。
许灼跟一群老外在太阳底下,享受着吹来的风,介绍着这里点点滴滴。
“再往那边,差不多四五百米后,看到那个堤岸了没?”
“那里就是运河了。”
“就在这条路与运河之间,未来会建设一座天主教堂。”
“那是一座可以看到‘奇迹’的教堂。”
“它的存在与千年运河对望……”
许灼滔滔不绝说着,指着原始湿地描绘着,仿佛在画一幅图画。
老外们听得心驰神往。
运河边,湿地与教堂的融合,神迹一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里安宁没有人打搅,但是并不偏僻。
在未来,可以乘船,乘火车,极其方便地到这里,寻求心中的安宁。
双桥大酒店会建设好,不用担心会出现脏乱差的地方。
这里有“文明的种子正在发芽”。
文采好的人,是脑子里有东西,不是手上有生花妙笔。
吹牛逼谁都会,关键是得吹得好。
什么是好?
那就是真。
你一吹牛逼,口气熏天,是条狗都觉得臭,谁会相信?
你跟这些老外说发展,说文明,说自然,说科技,说人文,说信仰,说他们能理解的,说这里可以给他们的,他们就能明白,能够自己脑补。
比如说,许灼开的这家小店。
江南和晋省相距甚远,但是这里却有晋省真正特色产物。
你来江南,不用去穷乡僻壤的地方。
不是不让你去,是你去了之后找不到路,更受不了崎岖坎坷。
如果你旅行者见证者,那另当别论。
但是你要尝试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特色,那么来小店里,都能买到。
再比如说,这个晋省的醋,你问我为什么这么贵,能不能尝一尝。
我说可以,你尝了,又说这个味道太冲,你不喜欢。
好的,没问题,但是请别说不好,那样你就是个傻子。
我不是在说你是个蠢货,而是为了你不被人嘲笑是个蠢货。
你知道这个醋是怎么来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