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231章 苛刻条件不得不接受,还得感谢谢威

第231章 苛刻条件不得不接受,还得感谢谢威(2/2)

目录

除非能有出口订单。

主管部门已经有了准备裁撤部分老旧火箭筒生产力、生产线的想法,要是没了生产,江北厂这种专门的火箭筒生产厂,在自己没研制出新一代火箭筒的情况下,生产计划只会越来越少。

即使之前在西南边境教训了一顿猴子,上级也没有给江北厂增加生产订单,去年还有2800具各类火箭筒的生产任务,到今年就降到1200具了。

要知道,颠覆时期,江北机械厂的产能是以万计数的!

“先欠着吧。这点他们应该可以接受。”

宁俊涛再次叹了口气。

“欠着欠多少欠多久”

张鸣秋本来正在诧异谢威算得那么准,宁俊涛几人在他回到办公室没一会儿就主动上门了。

可听到对方说先欠一部分入伙费,有些不乐意。

“张校长,之前你们也没提技术使用费300万,我们按照200万准备的……厂里虽然还有部分经费,可要准备生产,你也不希望在咱们达成合作后,因为我们生产筹备不足,导致无法按时向客户交货吧”

宁俊涛直接借口要筹备生产才欠下那一百万。

两百万,是他们带来的,根本就没想到哈工大方面会临时变更合作条件。

“这样啊那你们等等,我问问校企办那边,毕竟这技术属于校企办投资……”

“校企办不是归学校管”

宁俊涛无语地看着张鸣秋,连撒谎都不找个靠谱一点的理由么!

哪有主管单位管不了下属单位的

“宁厂长,我们学校情况比较特殊……”

当即,张鸣秋就把校企办独立经营、自主投资、自筹经费等政策给说了,并且告诉了对方,这是得到部里支持的试点。

“还能这样难怪你们学校能发展这么快!”

宁俊涛听完后,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哈工大能拿出这些技术。

自主立项!

不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也不需要各种流程的审批,只要负责人提出项目,就可以直接开始搞,这就比其他单位快了不知道多少。

独立经营,连主管的学校都没法干涉运营,赚取的利润如何分配,校企办说了算,可以直接投入到后续的研发或是扩大规模上,同样不需要上级批准。

自筹经费,这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为了避免赚到的钱不被上级挪走。

难怪,抢项目抢不过哈工大,在他们什么都没有申请上级给项目的时候,人家早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有了一点成果再找上级,上级支持谁

“欠100万其他的条件都同意么既然其他条件都同意了,这一百万就先欠着,到时候直接从货款中扣除吧。”

谢威没想到,张鸣秋会给自己打电话询问。

江北机械厂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谢威并不意外。

放下电话后,谢威拨通了王征的电话,让他来自己这边一趟。

他是没准备出面跟江北机械厂的人接触的。

“这么苛刻的条件他们都答应了”

王征到了谢威办公室,听了谢威说的条件,瞪大了眼睛。

未免……太黑了一点吧

“你那表情把你心中想法都表现出来了,黑么原本李校长跟他们谈的是37分利润,结果部队测试了样品后,他们什么态度风险跟收益都是对等的。尤其是投资方面。”

饶是明白王征不适合当校企办负责人,谢威有机会还是在提点他。

没人可用的情况下,矮子里选高个儿。

“今天就把合同弄出来,签订合同后,让他们先跟生产车间的熟悉,了解流程,很有可能巴基斯坦方面会提出参观他们的生产工厂……”

“不是泰国人给的订单”

王征不解。

泰国给了5000具火箭筒的订单,巴基斯坦问了能否提供生产技术后,就没了动静。

怎么就成了巴基斯坦去参观生产工厂

“咱们得重视巴基斯坦这个客户,以后很多项目还指望着他们。虽然说校企办下属的民品领域现在不在合作范围,但是可以通过接触走出去……”

“……”

谢威是一点都不放弃开拓市场的机会啊。

“巴基斯坦本身就穷,再加上他们国内的情况,真的值得重视”

对于又穷要求又高的巴基斯坦,王征还是有些鄙视的。

“再穷的客户,都能提供业务!市场,是一点点拓展的。别的不说,咱们的计算器、日化产品等,他们国内难道不需要”

谢威没说卫生巾。

如同王征所说,巴基斯坦那边情况跟国内不一样,卫生巾市场的开拓,怕是非常艰难,现在国内市场都没占领多少呢。

目前为止,整个东北的市场,并不是所有供销社跟百货商店都能买到卫生巾——产能不够,加上很大一部分卫生巾要用于出口创汇,在南方跟快速涌入的日本等公司争夺市场。

“行吧。”

王征没有再说什么。

按照谢威的要求,以最早学校跟都油脂化工厂的合同为样本,更改了分成比例,补充了一些条款,直接就找宁俊涛等人签字。

“经费不是从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直接拨付给我们也不是由部里拨付”

当看到合作后,需要从哈工大手里拿钱后,宁俊涛顿时感觉到不妙。

要是这样,在以后的合作中,他们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我们的订单啊!巴基斯坦支付外汇给代理公司,代理公司自然得支付给学校。”

王征不解,这有什么问题

“那如果我们自己获得出口订单呢”

马原咬牙问道。

技术是哈工大提供的,该不会到时候他们要求也按照这样分配吧

那还搞啥

“后面不是有补充条款由于是合作,你们支付了300万的技术使用费,一次性火箭筒相关技术属于双方共有,你们自己获得的订单,学校不再抽取技术分成;同样,利用我们的技术研发的新产品,只要学校没有参与,学校也不分成……”

王征向着脸色不好看的几人解释着。

“当真”

宁俊涛顿时激动了起来。

要是这样,对方的条件,一点都不觉得苛刻了。

其他几人也兴奋了起来,这是他们到了哈工大后听到的最好消息。

“合同在这里呢!”

王征看着几人的反应,鄙视不已。

谢威这完全是打一棍子,再给一个甜枣,然后对方反而感激不已,根本就再去想着一开始学校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

对方更不会清楚,除了江北机械厂自己谈的业务,国内其他代理公司有这订单,哈工大都是有技术分成的,只不过分成比例降低很多,把很大一部分利润让给进出口代理公司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