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封吴王,糖衣炮弹(2/2)
而朱橚是在洪武元年册封,去年改为周王,朱允熥建文元年册封,朱棣靖难后就被废了,所以现在吴王的位置欠缺。虽然大明的国号不是吴,但吴王毕竟是朱元璋曾经用过的称号,因此它代表了非常特殊的含义。
在《明史》当中就详细记载过,朱橚是除了朱标朱棣以外最喜欢的儿子。
朱元璋因为朱标跟他吵架,第一次产生易储心思,就是想立朱橚,之后才是想到了朱棣。
等朱标病死后,朱元璋也是想在朱棣和朱橚当中选一个,被大臣刘三吾劝阻,才立了朱允炆。
由此可见朱橚深得朱元璋喜爱,也足以见得朱橚被立为吴王的含金量有多高。
现在老朱居然要立自己为吴王,那不是在开玩笑吗
“我金口玉言,不与你相戏。”
“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绝不戏言!”
朱元璋忽然变得严肃起来,说道:“云峰,标儿也让我跟你真诚相待,我亦何尝不知道如此。但我就这个脾气,有的时候盛怒下发发火。标儿老四他们是知道的,可俺也不是真心要如何如何,只是控制不住这脾气,你也莫怪。你是我后人,我把你当自己人,只要你把你自己也当是朱家人,把大明看做是咱们朱家的江山一样对待,纵使吴王又如何呢”
朱云峰又愣住了,随后吧唧吧唧了两下嘴,才慢慢回过味来道:“嗯,我知道了老祖宗,其实我当然是自豪咱是朱家人的事,只是现代人的思想观念跟古人不同,确实受不了古人那阶级思想,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以后肯定会尽心尽力帮咱们老朱家大明江山就是了。”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扭过头对朱棣大笑道:“不愧是咱们老朱家的后人,老四你有个好苗裔啊。”
浑然忘记了之前怎么指桑骂槐。
朱棣笑得比哭还难看:“是是是,云峰人多好。”
“嘿嘿嘿嘿嘿嘿,那都是咱们老朱家的基因好,老祖宗生了好儿子,二祖才能生出后面的后代嘛。”
朱云峰也陪起了笑容。
“哈哈哈哈。”
屋子里顿时笑声一片。
仿佛间一下子大家就其乐融融起来。
然而朱云峰心里却是腹诽。
哎呀。
老朱这是硬的不行来软的。
虽说他偏偏就吃这一套,但他自然清楚。
这是大明帝国主义的衣炮弹啊。
而且还是虚无缥缈的一个吴王爵位。
看来老朱门清得很。
自己的基本盘在现代,这爵位无足轻重。
封赏给自己还得博得好感。
老朱收买人心的手段确实高明呀!
果然。
能当上开国皇帝就没一个傻的。
虽然农民出身,目光远见确实短浅了点,可并不妨碍人家高超的政治手腕。
之前以他霸道的秉性,想要拿捏住朱云峰,占据主动权。
如今见事不可违,也同样可以退一步,选择换另外一个方式来拉近自己的距离,为他自己谋求利益。
这般魄力和能屈能伸的手段,着实厉害。
不过也好。
朱云峰也不想跟朱元璋闹得太僵,即便合作期间,整天互呛也不是件好事。
因此也乐见如此,至少有个身份,以后去大明也方便开展工作。
“好了,还是谈谈正事吧。”
等大家笑了一会儿,朱元璋才在沙发上调整了一下坐姿,倚靠在柔软舒适的靠背上,说道:“胡惟庸的事情,云峰你怎么看”
“老祖宗是在想,要不要跟历史上一样,搞胡惟庸案吧。”
朱云峰猜到了他的意思。
“嗯。”
朱元璋点点头道:“其实最近这段时间我也在考虑此事。”
朱云峰想了想就说道:“很简单,摸清楚这当中的底层逻辑,然后看看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哦”
朱元璋忙说道:“说来听听。”
“老祖宗发动胡惟庸案,大抵不是因为胡惟庸真谋反,他也没那个能力。”
朱云峰说道。
“嗯。”
朱元璋点点头。
他已经看过明史,知道自己未来给胡惟庸定的罪名是谋反。
可胡惟庸能不能谋反他还不知道吗
要兵权没兵权,要军事能力没军事能力,能造反就鬼来了。
所以他自己也知道给对方定的这个罪名有点扯。
不过既然想大开杀戒,那自然只有这个罪名合适,不然也不至于能牵连那么广。
“说到底,其实就是老祖宗要废除丞相,加大中央集权。”
朱云峰说道:“那么我想问问老祖宗,你已经知道了你自己能够加大中央集权,一个人处理国家大事,后面的皇帝却不一定能做到你这样的地步,这种情况下,你还想加强皇权吗”
这个问题才是核心问题,决定了胡惟庸死不死!
朱元璋眯起眼睛,沉吟许久,才最终说道:“必须如此!我不管后面的皇帝如何,至少在我手里,不能容忍大明江山为外人染指!”
“嗯,那就杀!”
朱云峰没有犹豫,说道:“胡惟庸虽然没有造反,但他基本上也是罪有应得,刘伯温生病给他送药,吃完刘伯温就死了。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因为违法被老祖宗呵斥,他们就跑去胡惟庸家喝酒吐槽这件事,与武将有勾结犯了皇权忌讳。后来还偷偷联系明州卫指挥使林贤,暗中通倭寇,他不冤枉。”
当然。
这都是明史记载的事情,是不是老朱栽赃给他的罪名就是另外一回事,但现在的情况是朱元璋让他死,不管他有没有这么做,那就都只能是政治牺牲品。
朱云峰不会救他,也没办法救他。老朱的脾气他知道,阎王让你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不是他三言两语轻易能改变。
何况最主要的是,朱元璋认为这样是集中自己的权力,有助于自己对大明江山的统治稳固。
这种情况下朱云峰更加没有道理阻拦。
因为他能说动朱元璋最根本的理由其实就是帮忙维护老朱家的大明江山,一切政策以维护大明江山为主。
有些政策以后害了大明,那就不搞,有些政策能利于统治,为什么不能搞呢
包括废丞相成立内阁,本身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不会反对。
他真正反对的制度主要还是以种姓户籍、奴隶卫所、大肆杀戮、活人殉葬等等不合理的制度为主,其余制度则看着帮忙改改。
“唔。”
朱元璋点点头,既然做下了决定,那就杀意四起。
“但这当中的度要拿捏好,要杀哪些人,需要达成自己什么目的,罪名和证据也要是那种铁证如山的事实,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肆意扩大范围,造成恶劣影响,那么依旧会更我之前说的那样,官员和百姓对皇室的离心离德。”
朱云峰说道:“历史上您以勾结胡惟庸为名,屠了南京十多万人,当中九成九以上都是无辜者,这么搞会丧失民心,降低大明官员和百姓对大明的归属感,明末的例子不远了。”
“到底如何做是好”
朱元璋又问。
“我能给出的意见就两条,一是雷霆之势,迅速查办,然后光速定性,让人反应不过来的时候,马上处理掉胡惟庸一党,之后再着手改革,废除丞相,加大集权!”
朱云峰竖起两根手指头道:“二是不搞株连,只查办首恶,并且也需安抚百官和百姓,以免人心惶惶,造成一些不可控的恶果。”
“站在国家顶端的权力人物核心其实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建设国家,另外一种是破坏国家。”
“老祖宗虽然您驱除了蒙古人,重建了汉人王朝,但在行使权力的过程当中,却并没有完全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而是不可避免地对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个破坏并不是指您毁掉了大明,而是指您在一步步损害大明的公信力,也就是天下人对咱们老朱家江山的信服程度。”
“随意任免诛杀官员,把国家当成私产,对国家进行严格控制和掠夺,搞宫有制经济。”
“封建社会虽然皇权至上,皇帝的权力可以随意突破规则的限制,但这种突破规则的情况应该少做或者尽量避免,甚至皇帝也应该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否则丧失的就是大明的公信力。”
他看着朱元璋认真说道:“如果百官和百姓觉得他们是无辜的人,却被莫名其妙砍了脑袋,那么活下来的官员和百姓就只会对大明王朝产生怨恨。明初就是这种情况做得太多,包括宝钞同样也是无限制地消耗朝廷的公信力,让全天下百姓都沦为被收割的韭菜,百官和百姓长此以往,到了明末,已经没有人愿意再为朱明江山赴汤蹈火,连崖山的悲壮都不见,这是老祖宗您的失职。”
朱元璋亦是看着他,眼中不置可否。
自家这后裔哪里都好。
就是喜欢说教。
而他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被人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