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三藩的裂痕(1/1)
随着战事的旷日持久,三藩之间原本隐藏在深处的矛盾逐渐开始显现。吴三桂一心妄图称霸天下,其强硬且独断专行的领导风格,以及不顾后果的决策方式,让耿精忠和尚可喜心中渐生不满。耿精忠本就目光短浅,一心只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眼见战事陷入艰难的胶着状态,损失日益惨重,却迟迟未见显着成果,对吴三桂的战略部署便充满了诸多抱怨。他觉得吴三桂过于冒险激进,丝毫不考虑实际的情况和士兵们的死活,导致军队在战场上屡屡受挫,却依旧执迷不悟地坚持己见。
尚可喜则因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又时刻担忧着家族的未来与安危,对吴三桂激进冒险的策略自然有所保留。他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吴三桂要谨慎行事,权衡利弊,切莫因一时冲动而将众人置于万劫不复之地。然而,吴三桂刚愎自用,对尚可喜的劝告置若罔闻,这让尚可喜内心愤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在一些被叛军占领的地区,地方势力对吴三桂的领导能力也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吴三桂为了筹集庞大的军饷,对当地百姓进行了残酷无情的大肆搜刮,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怨沸腾,苦不堪言。一些原本支持叛军的地方豪强,见吴三桂如此不顾民生,也开始暗中抵制他的命令,不再愿意全心全意地支持叛军。他们表面上依旧顺从吴三桂的统治,背地里却在绞尽脑汁地寻找退路,唯恐一旦叛军失败,自己会受到朝廷的严厉惩处,落得个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小桂子深知在这场战争中,情报的重要性堪比千军万马。于是,他早早地着手组织起了自己的情报网络。他在江湖中广泛招募了一批机灵聪慧且忠诚不二的探子。这些探子来自天南地北,各自身怀绝技。有的擅长出神入化的易容伪装之术,能够在各种场合中巧妙地变换身份而不被察觉;有的精通神不知鬼不觉的窃听之术,能够在戒备森严的地方获取关键信息;还有的善于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与人周旋,从而巧妙地获取重要情报。
小桂子还与一些原本就与宫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江湖门派通力合作。这些江湖门派弟子众多,人脉广泛,消息来源四通八达。通过他们的全力协助,小桂子成功建立起了一个看似错综复杂,实则高效有序的情报收集系统。
小桂子派出的探子们为了完成使命,纷纷乔装打扮,巧妙地混入了叛军之中。有的扮作走街串巷的商贩,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在军营附近高声叫卖。他们一边吆喝着生意,一边用其敏锐如鹰隼般的目光暗中观察叛军的一举一动,留意士兵们不经意间的言谈和将领们瞬息万变的神情。有的则扮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难民,满脸污垢,身形憔悴,混入城中。他们与当地的百姓融为一体,倾听着百姓们的满腹怨言,收集着地方势力对叛军的真实态度。
有一次,一名探子凭借着高超的易容技巧成功混入了耿精忠的营帐。当时,耿精忠正因前线战事的失利而暴跳如雷,正在与心腹们激烈地讨论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名探子趁众人不注意,悄无声息地躲在了营帐的一个阴暗角落里。他屏气凝神,偷听到了耿精忠与其心腹们的私密谈话。原来,耿精忠对吴三桂的不满早已达到了顶点,甚至萌生出了自立为王、彻底脱离吴三桂控制的大胆心思。耿精忠在谈话中愤怒地抱怨吴三桂根本不懂得体恤下属的艰辛,心中只有自己的勃勃野心,还信誓旦旦地说,再这样盲目地跟随吴三桂下去,迟早要被他的鲁莽冲动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还有一名探子在吴三桂严密控制的一座繁华城池里,意外地发现当地的官员正鬼鬼祟祟地秘密与一些富甲一方的富商们暗中商议。原来,他们对吴三桂无休止的搜刮和贪婪的索取已经忍无可忍,决定暗中联合起来,采取行动减少对吴三桂叛军的物资供应。他们围坐在一起,交头接耳,低声商量着以各种看似合理的借口拖延物资的筹集,或者在物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动手脚,以此来削弱吴三桂的实力。
小桂子将这些费尽千辛万苦收集到的重要信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整理和分析,然后通过一条绝密的秘密渠道,小心翼翼地报告给了康熙帝。为了将情报顺利送达,他避开了叛军重重的耳目,一路上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多次机智地躲过了穷凶极恶的追杀和严密的盘查。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小桂子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敏捷的身手,成功潜入皇宫,见到了康熙帝。
康熙帝在朝堂之上郑重地听取了小桂子的详细汇报,龙颜大悦,对小桂子出色的情报工作赞不绝口。他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毫不吝啬地称赞小桂子办事得力,为朝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大功。
有了这些价值连城的情报,康熙帝更加坚定了分化三藩的决心,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了一系列更加精准有效、切中要害的战略决策。他一方面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丰厚的条件,对耿精忠进行招安,许以高官厚禄,诱人的荣华富贵;另一方面,对尚可喜进行了温和的安抚,郑重承诺保其家族世世代代的平安与荣耀。同时,朝廷调兵遣将,加大了对吴三桂的军事压力,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使其首尾难以兼顾,疲于奔命。这些巧妙的策略使得三藩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裂痕不断扩大,最终加速了叛军的溃败,为平定叛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