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前朝往事(2/2)
“哈哈,你看出来了,当年王启年给杨杰下了点药,然后让你李叔赢得干脆,可是他们没证据。”孙镗说道。
听到这个王宪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真没想到爹爹也用这种下作的手段,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说啥好。
“你也别怪爹爹当时用手段,杨家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家,赢了才好,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要不是杨洪吃兵血往兀良哈走私军火,也就不会有太上皇巡边,也就不会有成公国朱勇、永顺伯薛绶战死,我也算是间接的帮他们报仇了。”随着土木堡之变的碎片一点点拼凑,王宪也大概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起因是正统十三年冬,罗亨信上书英宗要求免除九边各镇的军田粮赋,说是边军们每年都忙着接送使臣,种地割草,修葺关塞,无力负担粮赋。英宗皇帝就准了,可派出去的锦衣卫收回的信息则不是如此,边军的军田早已落到郭家、杨家、罗家手里,原本给边军供粮的军田,变成了三家的私田。于是先下手把前任宣大总兵郭玹(武定侯郭英的孙子)调回京城夺职罢官,秘密处决在锦衣卫诏狱之中。
正统十四年就带领三万骑兵外加三万神机营巡边大同宣府,结果三家就联合起来做一个局,把差点把英宗给干掉,把随行的武将和查案的文官全都做掉了,只跑出了少数的几个人。就好比特朗普要查阿富汗军费一样,前后派出去两批人,都因为坠机事故而不了了之。
英宗这次就干脆自己亲自上阵,结果边镇和京城同时发难,只能跑到也先那里留学。
“那杨帆?”王宪有点心虚的问道。
“不打紧,杨帆他们家那一支原本就跟杨洪有冲突,两家当年因为百户的位子闹翻了。”孙镗想到杨家的事情就忍不住笑。
“为了百户的位子闹翻了?不至于吧?”王宪有些不可思议。
“当年杨洪和杨清的父亲杨璟留下的是百户位置,你现在觉得百户不大,但是杨璟当年开国的地位的武将仅次于徐达常遇春。承袭百户之后的人则要戍边开平卫,他的胞弟杨清抖机灵,刷了个心眼就把杨洪给诳骗到开平了,自己则留在了南直隶,也弄了个百户,两边的关系就很僵了。”孙镗一点点讲述道。
“不对啊,他们家应该有爵位,你都说是武将仅次于徐达了,少说是个侯爵吧?”王宪有些不明白。
“他被除爵了,他也是神操作,当年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牵连甚广,他就从十三年称病一直到洪武十五年病逝假死,跑到了兀良哈。他嫡长子杨通承袭营阳侯爵位,后来杨通战死之后在核实功绩的时候发现,杨璟涉及到胡惟庸谋反案,然后嫡系一脉全部处死、除爵。杨洪和杨清不是嫡系,也就被发配到边疆。后来靖难的时候杨璟又出来帮着永乐帝打天下,你以为为啥永乐帝能从800护卫发展成席卷天下之势,卫所将士纷纷投降?其中之一就是这杨璟在军中威望极高,好多将领都是其手下,他和耿炳文才是靖难的最大功臣,只不过史书上不能这么写。”孙镗说出了一段历史上的辛秘。
“也就是说,类似于我的这种假死,之前的这帮武将玩的比我都花花。爹,这么说既然靖难时候的功臣耿炳文,是不是也是假死?”王宪可是听说耿炳文被全家连坐杀掉了。
“是有人动了手脚把原本需要假死脱身的耿炳文全家给弄死了。这也是为啥杨洪非要在鹞儿岭弄死朱勇的原因之一,朱能当年自作主张把耿炳文全家给弄死了,其中就有杨洪的私生女。当年我调查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杨清给我通风报信,我才死里逃生好几次。他与会昌伯家又都有定西侯蒋家的儿媳妇,咱们这几家关系都很近。”孙镗这些年一直在调查朱勇的死因,正因为如此才与杨洪结仇。
原来这里面居然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没想到,真没想到。杨洪这一支在开平卫,其父亲杨璟与兀良哈关系很好,这也就解释了为啥他会顶着英宗的禁令还往兀良哈卖粮卖军火。而他在开平卫的上司是同为合肥人的成安侯郭亮,也就与郭家关系密切,武定侯郭英一脉也跟郭亮同属于安徽郭氏,作为子孙的郭登也就凑成一组了。
而南下的杨清这一脉,就没那么幸运,升迁多次受到连累,最后还跑到甘肃去戍边。没办法只能把儿子杨能送到杨洪手下,这才有了出头之路,这也让杨清老脸没地方搁,几乎不与人交往,一直躲在外面。
“他们这像是两头下注,只不过杨清这边下注的是咱们?”王宪试探的问。
“准确的说是会昌伯孙家,也是咱们。咱们是会昌伯家暗中的力量,你是两家连接的纽带。我平时都是表现的与会昌伯不熟的样子,朝廷知道咱们两家关系密切的仅仅就是那么几家。”确实就像孙镗所说的,两家的秘密只有两个孙家知道,两家的盟友关系则是少数的其它盟友知道。
“你也不用担心婚事的问题,上圣皇太后的意思是,你的正妻必须是孙瑶,其余家的闺女,娶的越多越好,这样你王家才能开枝散叶,早日恢复往日荣光。”孙镗对自己这个小儿子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