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尘埃落定(完结)(2/2)
不过即使是瞿式耜亲自到了前线,也一样无法改变局势。众将纷纷表示明军已经师老城下,根本攻不下宣府。
于是吴三桂献计道:“如今清军主力尽在宣府,居庸关虽然险要,但是守军应该不多。既然宣府一时拿不下,不如分出一支精兵前去突袭居庸关,只要拿下了居庸关,那么清军守住了宣府也没有多大意义。”
这计划是吴三桂提出来的,他自然是要出兵的,于是瞿式耜组建了一支以关宁军为主的3万精锐,准备直接进攻居庸关。
居庸关是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乃是天下九塞,太行八陉之一,其险要程度不言而喻,守将鳌拜更是有“满洲第一巴图鲁”之称。尽管此时他身边只有数千称不上精锐的满洲八旗,但他们仍然生生将明军阻挡在了居庸关下。
只见鳌拜如同一头疯狂的野兽,不断挥舞起手中的长刀,其刀锋所过之处明军无不退避三舍。此时城上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到处都堆满了双方的尸体。
瞿式耜在城下观察着城上的战况,他冲着明军高喊道:“这鳌拜不愧是满洲第一勇士,不过如今我们已经连攻了三日,城上最多还剩百余名残兵,谁能上城取下鳌拜的首级,老夫定奏请陛下,为其封爵,再赏白银五千两!”
虽然这几天明军都快被鳌拜打出阴影了,估计直接死在鳌拜刀下的明军就有两三百人。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赏银封爵的激励下,明军又一次高喊着口号杀向了居庸关。
望着城下多如蝼蚁般的明军,鳌拜知道居庸关也只能守到今天了,剩下的这几十人是不可能将明军击退的,而北京城是根本发不出任何援兵的。
鳌拜双手紧紧握住战刀,准备迎接这最后时候的降临!
此时明军已经消灭了城上的清军正发了疯似的朝鳌拜冲去。突然只听见“砰、砰、砰”,随着火铳声响起,不少明军直接被击倒,只见索尼和苏克萨哈率领数千人杀了过来。
明军没想到清军居然还有援军,又一次退了下去。
鳌拜感到十分困惑,之前明军进攻宣府,多尔衮已经将旗内十二岁以上旗丁全部征用了,此刻哪里还有援军
仔细一看才发现,索尼他们带来的援军其实不过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娃子和头发白的老人,甚至还有一些强壮的妇女。此刻满洲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但凡能拿的动兵器的恐怕都要上战场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放声大笑。
此刻瞿式耜真是欲哭无泪,不久后永历的圣旨到了,将他押解回南京听候发落。
有倒是墙倒众人推,除了吴三桂,其他参与进攻宣府的各路封疆大吏纷纷弹劾瞿式耜擅权误国,导致战事接连失利。
在钱谦益和马吉祥的推动下,南京城的大小官员也纷纷要求严惩瞿式耜,调广陵郡王北伐,彻底消灭满清,收复京师!
白袍营从皮岛登陆,先攻破了盛京进和满洲的老巢赫图阿拉,然后直接由山海关南下,此时他们已经装备了最新的‘永历1649’式步枪,清军完全不是对手。
鳌拜同博洛赶紧回援京师,在昌平附近遭到了明军伏击,全军覆没。
永历4年(1650)10月17日,明军兵临城下,多尔衮与顺治率领一众老弱妇孺拼死抵抗,最后全族尽没,多尔衮在混战中被杀,太后布木布泰则带着顺治在紫禁城自焚,至此满清灭亡。
此时永历明白在这场同钱默的博弈中他已经彻底输了,瞿式耜的谋划非但没能打压钱默,反而把他的声望推向了顶点。
瞿式耜跪在永历面前,一边大声疾哭,一边捶胸顿足高喊道:“老臣无能,不能替陛下分忧,臣甘愿一死;只是钱默狼子野心,有朝一日他定然是要篡夺我大明江山的!”
“我大明20万精锐,却始终奈何不了区区几万清军,都是他钱默在从中作梗!如今各省的封疆大吏,全部唯钱默马首是瞻。朝堂之上,马吉祥是钱默的同党,长久以来一直替钱默张目;钱阁老看似大公无私,处处为朝廷着想,他可是钱默侧妃顾芯儿的义父,又怎么会不偏袒钱默陛下您的左膀右臂其实全都是钱默的人啊!”
“老臣恨啊,恨自己势单力孤斗不过他们;更恨自己无能,不能替我大明除此国贼!”
“还请陛下保重,老臣先走一步了!”
说完瞿式耜便一头撞死在了永历的面前。
永历冷漠的看着这一切,他并没有阻止瞿式耜,只是淡淡地对屏风后的安化公主说道:“皇妹出来吧,瞿阁老说的话想必你都听到了吧”
安化冷冷地说道:“瞿式耜死到临头还在离间陛下与广陵郡王的关系,这岂是为臣之道其包藏祸心,死有余辜!”
永历则说道:“瞿式耜所做的事情,的确不是一个臣子该做的,所以该死,朕并没有阻拦他去死。可是钱默所做的事情,难道就是一个臣子该做的吗”
安化激动的说道:“皇兄,钱默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对不起大明的事情吗他为我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你和瞿阁老一直就在打压他,他也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势向你施加过任何压力吧,自从我们完婚后,他就一直带着我游山玩水,几乎都不过问政事了。就这样皇兄还是不肯放过他吗”
这是永历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皇妹,瞿阁老说的话你刚才也听到了。如今满朝上下都看钱默的脸色,即使他什么也没有做,皇兄依然是举步维艰,处处受制于他。你可不要忘了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即使钱默没有这种意思,难保他那些手下没有这种想法。”
然后他又抓着安化的手说道:“皇妹,大明的安危全都靠你了!你总不能看着钱默最后篡夺我大明江山而不管不顾吧”
安化看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看来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回到广陵郡王府后,钱默很快就接到了永历的圣旨,永历晋封钱默为越王,加九锡,并将浙江11府作为钱默的封国。
不过钱默以自己才德不足为由拒接圣旨。
永历的这个举动使得满朝文武一片哗然,因为这样册封通常都是改朝换代的前兆,可这次永历直接跳过了内阁下旨,让所有人都吃不准情况。
钱默自从同安化完婚后就一直没有上过朝,钱谦益并没有收到钱默的消息,他相信这事肯定不是钱默的意思。
毕竟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既然永历没有征求内阁的意见,那么他们所幸就装聋作哑吧。
根据标准的篡位流程,钱默应该三辞之后再接受这个册封,不过令让看不懂的是钱默居然直接拒绝了四次。
安化问到钱默:“夫君为何拒绝皇兄的册封,难道亲王的封号和浙江的封国依旧满足不了你的胃口吗”
钱默拉着安化的小手,依旧笑着说道:“娘子真的希望我接受陛下的册封吗如果我接受了这个越王的封号,岂不是说明我觊觎大明江山;恐怕我入宫谢恩之日,就是命丧黄泉之时,我们的孩子可就没有爹了!”
这些话深深的刺痛了安化,此刻她的眼泪已经在眼圈中打转了。
钱默赶紧将安化拥入怀中,抚摸着她的后背说道:“娘子上次去皇宫的时候,陛下不是给了你一包毒药,不知道是砒霜还是鹤顶红”
安化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和皇兄的一举一动早就在钱的掌控之中。可是钱默还是每天晚上都很痛快的喝掉自己亲手给他端来的银耳羹。
于是说道:“夫君失算了,皇兄给我的是明宫秘制的慢性毒药,无色无味,你每天喝的银耳羹里都加了料。此刻你中毒已深,怕是无药可救了!”
听到安化这么说,钱默也不慌张恼怒,而是端起了那碗银耳羹,直接在她面前一饮而尽。笑着说道:“反正我中毒已深,也不在乎再喝一碗了。”
“只是我若尚在,定然不会毁掉大明的宗庙社稷,也不会杀陛下;我若不在,我的那些下属也一样没有生路,他们定然会推举夏完淳或者别人继任,到那时候一定会打着替我报仇的旗号和大明不死不休,这天下也必将重新陷入混乱。”
这时安化早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说道:“夫君怎么知道我并没有在这银耳羹里下毒”
钱默说道:“因为洞房那晚你说过如果有这么一天一定会站在我这边,而且以陛下的性格,恨不得直接派人冲进王府将我碎尸万段,又怎么会用慢性毒药”
永历四年(1650)十月二十日,广陵郡王钱默,在南京遇刺负伤,其幕后黑手直指永历的虎贲军。很快钱默就以清君侧的名义解除了虎贲军的武装并接管了皇城的护卫。
之后便传出了永历病重,不能理政的消息。然后钱默受封越王,以摄政王的身份重组内阁,成为大明历史上第一位主政的异姓王。这次宫变,也被称为“庚寅政变”
开启了“越王涉政”时期,期间大明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上皆进行了重大改革。大明废除了卫所制、藩王制,实行了军区制和义务兵役制。
大明各地开始实行6年义务小学制,以文官制度代替原来的科举,并取消了士绅的免税政策。大明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皆要依法纳税,并且设置了一定的比例遗产税。类似经济上的“推恩令”,许多大家族为了避免高额的遗产税,死后将自己的遗产分给多个子女,避免嫡长子继承家族主体,形成长期的家族垄断。
随着工业化的兴起,内部商税和进出口的官税成为了帝国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保留收取少量的农业税外,其他可苛捐杂税以及徭役全部被废除。
大明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很快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尽皆归附大明,南亚,西亚,澳洲,美洲,非洲,欧洲都出现了大量殖民地,凡是日月所照,皆为我大明国土!
永历24年(1670年)正月初一,永历皇帝朱由榔病逝;摄政王钱默与安化公主长子朱慈烁继皇帝位,年号“大同”,取天下大同之意!(完结)
这是我第一本网文,历时5个多月终于完本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不久后会开新书,希望各位书友继续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