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1/2)
萧景曜早就猜到自己刚到翰林院可能会碰上顶头上司给的下马威。这都算是职场潜规则了,千年之后也差不多。
认真想想,萧景曜六元在手,有史以来第一人,或多或少都是有些傲气在身上的。旁人角度看,只觉得萧景曜可真厉害,不是文曲星下凡都达不到这个成就。但从上司的角度来看,下属太过光芒万丈,本身就是个不太稳定的因素,不利于自己的管理。所以一般职场新人刚进公司,或多或少都会被打压一波。也算是另一种服从性测试。
白手起家的萧景曜可太清楚这里头的套路了。
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等事。虽然扺掌翰林院的翰林院学士才是正五品的官职,放在权贵如云的京城根本不够看的。但翰林院要起草各种文书敕诰,朝中各种礼议制度同样要经翰林院起草成文,还有天子诏书和圣旨,也多由翰林起草。所以别看翰林院学士这个正五品的官职品级不高,但这可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清贵又体面。
分量着实不轻。
除却翰林院学士外,翰林院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侍书、待诏、五经博士等职位。萧景曜这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也就只在正五品翰林院学士,从五品的侍讲学士和侍读学士,以及正六品的侍读侍讲之下,其他的典籍、待诏、检讨等官员,品级上还不如萧景曜这个官场菜鸟呢。
枪打出头鸟,哪怕萧景曜本身足够收敛,但他彪悍的战绩依然让人不敢直视。谁让萧景曜达成的成就太过光芒万丈,一不留神就会闪瞎别人的眼。
每届一甲三人都会直接入翰林院,所以翰林院最不缺的就是状元。许多状元意气风发来到翰林院,摩拳擦掌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指点江山一展胸中抱负,却没想到当初以为的起点,就是他们这辈子的终点。
在翰林院蹉跎几十年,编了一辈子书的状元也不是没有。
现在领着萧景曜来整理书籍的翰林院修撰,头发胡须全部花白,据说已经在翰林院当了二十年的修撰,是先帝时期的状元。
萧景曜的心情也挺复杂,二十年来官职纹丝不动,他都不知道该说这位前辈是极其会明哲保身的聪明人,还是该说这位的性子可能不大适合官场。
老修撰姓江,把萧景曜往屋里一带,一句话都不说,转身就走。
萧景曜眨了眨眼,看着屋里乱七八糟的书籍,深深叹了口气。
万万没想到,来上班的第一件事,是要搞卫生。
这就很离谱。
然而在翰林院,这很合理。
翰林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书。世家大族没有的典籍,在翰林院都能找到。毕竟一切典籍都要经翰林院编修完善之后,再呈给宫中藏书楼。有的十分珍贵的孤本,原本和精美的备份都会送去藏书楼,但翰林院也可以自己留一份存档。
所以在翰林院中待了几十年的翰林,他们可能在为官之道上欠缺了一些,但绝对是满腹经纶,各种经史典籍张口就来。
刚才领萧景曜过来的江修撰,估计也是移动的藏书楼。
在翰林院二十年待下来,成天都和书打交道,文人对书籍的喜好是刻在骨子里的。这年头儿书籍并不好买,翰林们地位不错,很是清贵,但薪俸着实不高。京城居大不易,就凭翰林那点俸禄,他们能在京城养活一家老小都是精打细算安排得当。自然也没有别的娱乐项目,那不就只能剩下看书了。
萧景曜都有些好奇,外地翰林们到底是怎么在京城过下去的。单单是租房的价格就不低,差不多要花掉他们一半的薪俸,租的还是又远又破的房子,每天来翰林院点卯当值,都得走半个多时辰的路。
没办法,薪俸不够,就得省吃俭用,连驴车都舍不得租,只能靠双腿走着去上班。
这个通勤时长,打工人看了都落泪。
京城的冬天,寒风就跟刀子似的,积雪也有脚踝那么深。大早上深一脚浅一脚走上半个多时辰,到了翰林院,估计就真的应了那句“四肢僵劲不能动”。
就算是一路科举厮杀出来,有了官职在身,日子也不容易啊!
萧景曜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好在萧景曜赚钱的本事不差,进京前就赚够了买宅院的钱,现在没有租房的压力。
萧元青买的那间宅院,虽然不在中心的权贵圈,但也离中心城区不算远。萧景曜来翰林院点卯,走个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
人的幸福就是这么对比出来的。现在已经是七月,艳阳高照,萧景曜早上来翰林院倒也还好,现在官员是卯时上班,换成后世的时间,也就是说官员最迟在早上七点就要到官署衙门画卯,不然就是迟到,也会有相应的惩罚。要么是罚俸,要么是官员考评降级,更严重的,可能乌纱帽不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