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 第60章 小农神

第60章 小农神(2/2)

目录

一看就没下过地的白净模样,动动嘴皮子,就能让三个村眼瞧着快不行了的麦子都缓过劲儿来!

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出增产的办法。

他原来对两石没太多的概念,但是当下到村里,看到南坪村和其它村截然不同的麦子,简直惊得不知该说什么好,现场看到鲜明对比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当捕头破案抓逃犯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这么聪明的脑子。

要是在他手里饿坏了,磕了碰了,他甚至会觉得,自己比那些穷凶极恶的逃犯都可恶。

“等会儿咱们进山看看。”顾璋瞧着大鹅消失的方向道。

张流:明白了。

南坪村的人都在这儿,小秀才不好意思!

“我懂!”张流认真道。

顾璋:懂什么了

等告别了南坪村的人,顾璋就带着张流上山了。

张流见他走的方向不对,指着另一个方向提醒道:“找大鹅应该去那边。”

“不吃大鹅,咱是去找一种藤蔓。”顾璋强调!

张流随即认真起来。

这些日子,但凡是顾相公找的东西,无一不派上了大用场!

两人越走越深,张流都警惕起来:“顾相公想找什么样的藤蔓要不跟我说说模样,我帮你找。”

顾璋看周围环境越来越熟悉,“快到了。”

话音才刚落,穿过一片低矮的野丛,一只小猴子从空中荡过去。

它踩着一条悬挂在高大树木下的粗大藤条,宛如荡秋千一样在树间穿梭。

顾璋看着眼前的巨藤,亲切又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他上辈子最亲密无间的战斗伙伴,也是一种藤蔓,学名白藤,因用带刺的纤鞭沿着树干牢牢地盘旋绞缠,形成盘结怪圈,全身遍布锋利硬刺,又被人们称为“鬼索”

张流问道:“您找这种藤蔓做什么我去帮您取一截来”

说着他就作势要抽出腰间长刀。

本只是觉得眼熟,想怀念一下老朋友,被张流这么一问,顾璋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奇特的想法。

他这辈子,有没有可能还和老朋友并肩作战呢

虽然没了异能,但是他对这种藤蔓的特性可谓了若指掌,甚至比自己都了解的更清楚。

这个念头一旦起了,就再也抑制不住了,顾璋道:“我找找,选一段好的。”

白藤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眼前巨藤显然不是,但他可以选外形上最为相似的,替换下来,想必无人能发现。

巨藤在林间蜿蜒曲折,野趣横生,姿态万千。

顾璋找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一节酷似白藤的:“就这一段,咱们一共带三百尺走。”

三百尺,也就是一百米。

“从这里,到这里。”顾璋比划道。

张流靠近,也觉得这一段突刺横生,感叹道:“这一段长得好生威风!”

顾璋眼里也满是欣赏,他摸了摸藤蔓上凸起的尖刺,赞道:“形如巨蟒,势若飞龙。”

曾经,千米巨藤每每从高空轰然砸向地面,宛如千枚火雷乍爆,撼地摇天。

可惜了,他一人没法再现那般神采。

收集好足足一百米巨藤,蜿蜒对折收好,用末端圈起,拎着就能下山了。

下山时,那只大鹅还在,依旧嚣张的从顾璋面前路过,“嘎嘎嘎”

顾璋对这只大鹅印象深刻。

他没想捉它,但在离开时,这只大摇大摆地嚣张大鹅,就被捆了翅膀,被送了过来。

“这是咱村里猎户在山里散养的大鹅,绝对好吃,您带着,在回去的路上吃。”

周围几个村的百姓听说他今日离开,都纷纷前来送它。

“这是家里鸡下的蛋,都用咱村的土法子焖好了,保证香!知道您喜欢,咱村有鸡的人家都凑了凑,给您煮了一锅。”

“这是村里手艺人给您新编的蒲团,路上在外面歇的时候,垫着坐舒服。”

“咱肯定好好干,不给顾相公你丢脸。”

顾璋还没走出村,原本空荡荡的马车,就被东一家,西一家塞了不少东西。

就连随从和侍卫,怀里都抱满了东西。

宁都府城。

城门口。

早早接到消息的知府、萧学政都和燕老一并赶来。

就想亲口得知顾璋回来后的第一手消息!

这些日子,虽然有零零散散的消息传来,但实在是不能解忧!

马车后跟着两列人马,徐徐从远处靠近北边城门。

但凡消息灵通点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回来了。

城门附近的百姓都好奇起来。

“就是那个说可以让宁都麦子增产到两石的小秀才公”

“当然是他,咱宁都谁还有这个阵仗出门还带这么多人”

“你们说,真解决了吗我听说那个村的麦子都长满黑斑了。”

“我听说都倒伏在地了!”

“这要是真能成,可还真的应了那小农号。”

谁也不知小农神这个名号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只知道大约在今年冬日左右,似乎整个宁都,都传起了这个名头。

不过原本只在乡野中流传,经此插曲,倒是闹得府城人人皆知。

原本已经随着时间沉淀,被许多人遗忘的记忆再次被勾起来。

有人算了算日子,“我记得咱宁都的麦子,是五月收对吧”

“五月底,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收获期。”

“那岂不是没几个月了”

本还觉得遥远的事情,好像瞬间就被放在了眼前。

这下,宁都府的百姓们都好奇起来。

他们没消息来源,就盯上了跟着顾璋回来的那两队人。

谁是某家父亲的兄弟的朋友的小姨的儿子……各种路数,沾亲带故的全都被扒拉出来。

故而。

车队进城不久。

顾璋就被三位大人急赤忙慌的打包带走。

随队的捕快、衙役、小厮等人,也没能幸存,直接被亲朋友好带走。

张流就是其一。

他才刚刚回衙门复命,就被府衙中的好友兄弟上级团团围住。

正值午休,张流等人就被簇拥至常去下馆子的酒楼。

“今儿兄弟请客!”

酒和菜还没上来,这群人就好奇地直奔主题。

“怎么样,去这一趟有效果吗给没给解决”

“是啊,张捕头,跟我们说说你们这次去干了什么,顾相公这个小农号可有点吓人,真这么神奇”

这可算是问对了路子。

张流正有种被震撼到不吐不快的冲动。

他给自己倒了杯小酒,一饮而尽,拍桌道:“我这趟可算是长见识了!”

这家酒楼不算高档,虽称不上物美价廉,但也足够实惠,味道不错的情况下分量也大,每到中午生意都不错。

这会儿酒楼中,上下两楼的人,都竖起了耳朵,甚至有二楼的人,直接端着酒壶和酒杯,或者拿了把花生,就依靠在栏杆上听。

为让张流快点说,同桌的衙役甚至赶紧给他倒起了酒。

怎么长见识了,你倒是说啊!

“我是明白什么叫靠脑子了。”张流想着这些天的经历,都觉得有种做梦的感觉,“你别看顾相公一副书生模样,不像是种田的人,但真的神!我们到那儿的时候,一看那个麦苗,都觉得要完蛋,白跑一趟,那个麦子又不绿又蔫还……”

张流一通描述,把人吓得够呛。

这还能救

可他话锋一转:“那顾相公一看,啥也没说,就开始安排起活儿来,什么挖排水沟、挑水、弄一些草泡水,还跟熬药似的煮,然后用扫帚蘸了往麦苗上洒……”

“我是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但是等第二天一觉睡醒,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不少人下意识问。

张流想起那天早上有些激动,一拍桌子道:“第二天一看。那些已经蔫蔫的,垂头耷脑的麦苗,第二天就精神起来了!”

“我都不敢信那是昨天那些麦子。”张流感慨。

“这说得也太神了”

张流立即不乐意了:“不信你去问问其他人,不怕麻烦你直接去长阳村、西山村去问,骗人是狗。”

张流被起哄着继续说。

在酒楼吃饭和同僚说,回家又被家人好奇地追问,还被乡下有地的邻居细细打听。

同样的事情,几乎在府城各地发生。

就连路过宁都的船,都要好奇两句:“麦子还能亩产两石这可出了奇了。”

本来沉睡的记忆,一下子被唤醒,即将到来的五月,已经被许多人记在心上了。

燕府。

几乎是发生着相同的事情,区别就是文人雅士直接的询问,会更含蓄文雅些。

本是该去府衙议事的,可顾璋回程的行李太多,还有在路上就被分割,掉包过的一整包巨藤。

就干脆改道至燕府。

顾璋总结道:“就是这样,已经解决了,只要后面不闹出什么幺蛾子,亩产大约会在一石八斗。”

燕老:

萧学政:

宁都知府:

他们收到的消息,分明是麦子都已经不行了,瞧着是颗粒无收的架势。

这样居然还能增产

真是有些离谱了!

萧学政和宁都知府再仔细看看眼前面如冠玉的俊俏少年,眼中都透着惊异之色。

又忍不住对燕老投以微酸的羡慕眼神。

燕老倒是接受能力稍微好点,对上萧学政和知府的羡慕眼神,心中还有些颇为受用。

他家小石头!

当天。

两封奏折,一封厚实的书信,被送往京城。

奏折给皇帝,详细汇报了宁都增产实施的进度和情况。

而厚实的书信,依旧是燕老给京城的大哥的,自从到了府城,他觉得,自己已经隐隐看见未来雄鹰翱翔于天际的模样了。

和当初他突然发现这根奇特的苗子时想的一样,这样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实在让他忍不住想要分享。

这天下午。

顾璋和燕老笑闹了一番,然后拿出那只因为太过嚣张,被五花大绑的大鹅。

“等会儿我带回去,把它给烤了,晚上师父来家里一起吃”

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师父派家丁护卫每夜在他家附近巡逻,总要感谢一番。

“嘎嘎嘎”大鹅惊慌。

燕老笑道:“那我可有口福了。”

他注意到行李中大布袋子,里面隐隐透出尖刺,好奇问:“这个是什么,也是村民送你的”

顾璋解开这个布包起来的大包袱,露出里面的粗藤,约莫腕口粗细,蜿如岩蛇,蔓延缠伴着带刺的纤鞭:“我选的武器。”

“等我用药水炮制好了,能坚如寒铁,柔若拂柳。”

顾璋跟着姜武习武很久了,十八般武艺都接触了些,刀、枪、剑都能使得来,尤其是姜武最擅长的长刀,他学的是最好的。

可这些武器,他用着都不得劲儿。

总觉得没有那么称心如意,而且他一个读书人,总不好随身带这些武器。

直到在南坪村后山,看到那蜿蜒从高悬的树上垂下的巨藤,有种血液都加速流淌的感觉。

也许是来自老朋友的呼唤。

姜武皱眉,他蹲下用手检查眼前棕褐色的藤蔓。

严肃的口吻中都是藏不住的嫌弃:“太软,和软鞭一样,我一把就能勒住,用刀一下就能砍断。”

言下之意,还是劝顾璋别选这种武器。

顾璋拎起一根约两三米的藤蔓:“可别小瞧了它。”

姜武起身:“要不练练这种长度不好控制,我空手都能拿下。”

小孩嘛,一时新鲜,知道这种打不过,不顺手,就自然不感兴趣了。

讲多少都没打几场来的有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