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议厂卫功过,庄烈皇帝为何只是庄和烈(改)(1/2)
眼看党争一事处理的差不多了,朱由检接着说道:
“好了,近来司礼监多有置喙,言百官多有呈情厂卫之事,今天,众卿家就议一议吧…”
众臣闻言,再度恢复精神,要说在大明,文臣集团痛恨指数最高的是什么,那非厂卫莫属了。魏忠贤为什么遭人恨,还不是因为在东厂提督这个位置上,给大多数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你要换成一个九品县令试试,任你再胡作非为,顶多也就随便处理一下,若是上面有人,还能保着你,绝无可能闹到如此大规模的程度。
但好巧不巧,偏偏魏忠贤就在这个敏感的位置上,关键你魏忠贤还有能力,还不合群,不搞你搞谁?
朱由检话音刚落,就看到朝臣们纷纷撸起袖子,口沫横飞的喷了起来…
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厂卫,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今天虫子就带大家探究一下:
有些人顺着满清的思维,只会张口就骂,甚至连锦衣卫和东厂的实质都没看明白。
锦衣卫是监察百官,为皇帝刺探百官动向,调查百官有没有贪污、反叛行为的机构,当然也担负保卫皇帝的任务,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安全局和反贪局。这样的机构是好还是坏,这要看人。放在古代,就要看皇帝怎么用。
对官员来说,这样的机构穷凶极恶,没有最好。对百姓对国家来说,这样的机构是必须的。实际上有明一朝,锦衣卫从来没有对百姓执行过一次镇压任务,他们的任务只限于针对百官。
东厂是皇帝对锦衣卫工作的补充,为了更进一步,才建立的一个情报组织,他们的监察对象,除了百官还有锦衣卫,但东厂没有执法权,所以,行动时往往需要锦衣卫的配合,所以,世人便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一起,并称“厂卫”。
搞清楚了厂卫的本质,那对此也就有了基本的认识,至于野猪皮的诬蔑与篡改,大家从政治上考量,就可以了。俗话说,极致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厂卫作为一个机构,对国家或上位者来说是必须的,但其中会诞生腐坏分子,也是必然的。但不要拿魏忠贤和刘谨说事,把明朝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和厂卫中有名的贪官比一比,看看哪边多?
文官体量有多大,几千,数万差不多有吧,每人贪污一点,危害多大了?东厂才多少人,就是贪,能超过文官集团吗?如果不是满清篡改了史书,历史上的厂卫应该比我们知道的会更好一点,起码感官不会那么差。要知道,东厂立的神像就是民族英雄——岳飞。
有明一朝的二百多年里,厂卫是忠实履行了自己职责的,也保证了明廷的顺利运行,就连魏忠贤自己,都要时不时搞一搞“反腐风暴”来装裱门面。但这一切在崇祯执政之后被打断了,崇祯搞垮魏忠贤,可以!但他不该同时搞垮厂卫,就如同检察院院长和反贪局局长贪污了,你惩办他们可以,但不能把检察院和反贪局给弄没了。
事实上,崇祯弄死魏忠贤之后,极大缩减了厂卫的权力和职责,锦衣卫几乎完全退化成了皇帝的保镖,东厂直接就拜拜了。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文官集团摆脱了皇帝的控制,彻底放飞自我了…
这边举报有人给权贵送了礼,那边文官集团派人去查,就成了“查无此事”。明末时期,当时有人举报袁崇焕给钱龙锡送礼,如果是锦衣卫去查会怎么样?这可是实名举报,举报人又不是疯子,没有证据怎么会去得罪那个权力堪比宰相的内阁首辅钱龙锡?结果呢?呵呵…查无此事…
恶果很快显现,失去了对官僚集团控制权的崇祯发现,自己的施政方针推行不下去了,怎么办?对此,他采用不断更换首辅的办法,试图脱困。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原来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官员,一放进内阁立马跳反,堪比狼人杀。
为什么呢?很简单,惟利益尔!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人家自然不会蠢到损害自己的利益来听从你的安排。因此,崇祯的这一行为,最后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还在厂卫职权的丧失上面。
没有了耳目和手脚的崇祯帝,根本无法控制或者限制文官集团,而崇祯皇帝又不得不依靠文官集团来治理国家,这就成了一个死局。你杀一个,接着上来的还是一样,你换一个,后来上来的还是一样,就问你怎么解决?
那些个小说里,上来逮到就杀的,其实说句大实话,就当时的大明,就算把文官都杀绝了,也没用。(因此,本书中的主角会杀,但不会存在滥杀的情况,更多的还是政治上的妥协与和平演变。各位读者大大不喜勿喷。)
结果就是,百官成了各个集团的代言人,经商的,走私的,地主的,海盗的等等,最富的人不用交税或缴很少的税,最穷的农民反倒成了主要的税收来源,于是,明朝的财政破产了,而且各种送快递的一个接一个的来(李自成,最大的快递员,堪比邱小姐),之后的政治破产也就顺其自然了。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很快,明廷就失去了权威。以卫青大将军惊天动地的战功,尚不敢私下处决一个违纪的部将。一个牛皮吹上天的袁崇焕,竟然敢假传圣旨,杀害拥有尚方宝剑的朝廷节将毛文龙,并且不受处罚,何其荒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