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选官与徽宗后续(2/2)
[丙朝-某地-丙:只希望官家能够选拔一些清正为国的人才吧,官家又不是没有人才……]
[某朝-甲地-乙:官家,徽宗他能干出来什么好事儿?!就算蔡京和童贯死了,他也能接着找出来新的畜生!还不如这个官家也早点死了算!]
在匿名的保护下,在愤怒的火焰下,在之前连看两个农民起义的引导下,有些人已经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宋徽宗。
这让关注着这一切的赵佶又惊又怒。
“他们怎么敢?朕即位以来,兢兢业业,未曾有一日不为大宋而殚精竭虑,大宋也在朕的治理下不断发展,他们怎么敢诅咒朕?!”
赵佶并不觉得自己是胡言乱语,他就是这样认真负责、有才干的皇帝啊。
在这样的不满之下,他直接把对蔡京和童贯的指责也一并过滤掉了,全当是愚民的胡言乱语、是那些逆贼的故意挑拨——
朕这个天子都被泼上了污水,更何况朕常常倚重的那些大臣呢?
-
但对于同样关注此事的赵匡胤而言,这些内容则像是一盆冷水,还是在数九寒冬中的一盆冷水,生生将他全身内外都冻结了。
大宋不会变成这样?变成什么样?
遭此横祸,是什么横祸?
不论哪一句话,都不像是宋徽宗言之凿凿的“大宋将要收复燕云”的样子。
而最后那个怒骂宋徽宗的言论,即使刨除掉可能的情绪过激,也足可见在一部分人眼中,这个宋徽宗的形象。
所以,还是那个徽宗骗了自己?
他明明并没有让天下繁华,也没有让大宋更进一步,但是他却理直气壮毫无心虚地骗了自己,说什么天下晏然,收复燕云……
——没有收复燕云就没有吧,如果实在不行,赵匡胤也不是不能说服自己任命。
但是大宋是怎么变得更恶劣的?从北宋变成南宋?
没错,在确定徽宗欺骗了自己、大宋情况日后变得更差以后,赵匡胤就彻底明确哪个是南宋、哪个是北宋了。
于是,他在“本朝·君主”中发问:[太祖:@徽宗,你打算怎么收复燕云?]
正在狂怒、准备进一步镇压那些逆贼的赵佶看到了赵匡胤的问题,觉得这是一个在列祖列宗面前证明自己的好机会,于是迅速回答:
[徽宗:辽国现在衰弱了,他们东面出现了一个金国,正在打辽国,我已经派人与金国联系好了,到时候大宋联合金国,一同覆灭辽国,然后燕云地区就是我大宋的领土了!]
赵匡胤眼前一黑。
当然,眼前一黑的不只是他,还有赵光义、赵祯、赵煦等等。
-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道:“此为姑息纵容之法。”
豪强们在地方上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拥有了大量的财富,然后地方官员们看在豪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的份上,给豪强子弟进行举荐……
这不是姑息豪强地主们是什么?这不是纵容豪强地主进一步坐大是什么?
因为他们在地方上有影响力,为了自身不被他们反对、为了自己的政令能够更好地推行,于是就选择举荐豪强子弟,这就是在以地事秦、抱薪救火,是帮助豪强进一步发展壮大!
而这样发展下来,豪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等到后来,即使地方官员想要处理豪强、想要树立官府和朝廷的权威、想要与豪强不走一路,都不能了。
到那时,有这种心思的官员,好一点的会被架空,差一点的或许都没有多少人身自由,最差最差的,恐怕还会直接丢了性命。
明明最好的处理控制的机会就在最初,但是地方官员或许不想要花费心神,于是得过且过;而朝廷和皇帝……恐怕都脑子不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