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红颜憾 > 第11章 水中疫病起,何处能逢生?

第11章 水中疫病起,何处能逢生?(1/2)

目录

惊蛰过后,转眼就要到了二月二。

如今,久扰边关的北胡已经归降,北方大局已定,四海升平,可称得上是太平年间。

皇帝虽然不说,但眼神中流露出的喜色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由于明日便是二月二,所以今天的早朝便显得尤为重要。

朝堂上,在太师白瑞安和丞相赵明志将各地的情况上报于皇帝后,皇帝甚是高兴。恰在此时,钦天监监正也借机将新占卜的运势上奏帝王。

皇帝龙颜大悦,视线一一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白瑞安与赵明志身上,含笑问道:

“不知如今的大渊,算不算得上是盛世?”

苏景易话音刚落,丞相赵明志拱手回道:

“无灾无战,百姓安居。臣以为,盛世,不外乎此。”

苏景易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转而望向白瑞安,问道:“太师以为呢?”

白瑞安闻言思索片刻,回道:“臣以为,若再能将商业、手工业等经济带上来,当称盛世。”

苏景易闻言收敛了笑意,百官见此自是不敢再多说一句话,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赵明志暗暗看了白瑞安一眼,却见他仍以一种回禀的姿态立于原地。

……

就在赵明志为他狠狠捏了一把汗时,皇帝突然出声了。他点了点头,笑道:“爱卿所言甚是。”

白瑞安闻言松了一口气,这才抬起头挺直了身子。

*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舞龙舞狮,朝廷举办盛典,乃是大渊一惯的习俗。

因这一日寓意好,因此无论是百姓还是大渊历代帝王都十分注重这日,皇帝每年都会在圣台举行盛典,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安乐。

因苏若清前些日子的差事办的很好,皇帝龙心大悦,除了有意大办此次的生辰宴外,还让太子与他一同向上天祈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一经传出后,惹得不少皇子眼红,就连不少大臣也在私下里议论,皇上此举是不是有意表露重用太子的意思。

苏若清的生辰宴被安排在晚上举办,白日则举办祭天大典。

如今的大渊甚是太平,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所以今年的祭天大典也办的比往年更为宏大。

宋辞不需要参加白日的祭典,因此一大早便在青衣的陪伴下悄悄出了宫,转头进了一处不起眼的铁匠铺。

“前些日子我要的东西做好了吗?”

一进门,宋辞便出声问道。

那人听后抬起头看了一眼宋辞,随即点点头。

“早就打好了。”

回了宋辞的话后,他又转头对屋里道,“小芸,将屋里那个暗红色的盒子取出来。”

话一说完,他又低下头专注于手中的动作,再不管其他。

“哎。”

屋里有人应了一声,没多久便出来了。她将盒子放到宋辞手中,宋辞打开一看,眼中流露出一丝笑意,显然十分满意。

那铁匠做完手中动作也走了过来,“我打了二十来年的兵器,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精巧的设计。”

宋辞闻言笑了笑,“设计再好,也要做的出来才行。马匠人之名,所传不虚。”

那人听后爽朗一笑,“熟能生巧罢了。一件事情做的久了,总能做出来些门道。”

宋辞点了点头,显然也赞同他的话,淡淡道:“确实如此。”

说完这句话,她取出一小锭金子放到一旁的铁架上。

“你这次做的很好,这是额外的谢礼。”

她淡淡说道,随后合上盒子便转身离开,也不去看那人的反应。

……

取了兵器后,宋辞听说今日的桃山热闹非凡,有舞龙舞狮的,想着时辰还早,因此拉着青衣又去了一趟桃山,直到申时才回去。

由于事先和太后说好了,所以当宋辞拿出那把精巧的匕首时并未受到侍卫的阻拦。

宋辞进了宫门也不敢耽搁,一路直奔慈安宫。

回到胜寒殿后,宋辞又要沐浴更衣又要梳妆,一直到天色渐暗才出了慈安宫的大门。

待她来到永宁殿时,宾客已经来了大半。她在宫人的带领下入了席,随后便坐在那里静静等待着宴会的开始。

此次苏若清位于她的右侧,两人座位紧紧挨着,只是中间留有些空隙,因此宋辞只需要微微侧目便能时刻注意到他的一举一动。

虽然今日是他的生辰,但苏若清却仍穿着一袭白色锦袍,上面用银线绣着四龙纹的图样。

若说上次的玄色金线四龙纹锦袍显得人威严华贵,那么今日的白色银线锦袍便显得人典雅温润。

他头发半束着,由于并未加冠,因此只用一白玉簪固定。推杯换盏之间,他脸上挂着柔和的笑意,说出的话如三月春风拂面而过,让人觉得亲近又温暖。

宋辞坐在席间静静望着这一切的发生,目光平淡如水,仿佛隔绝于这热闹之外,浑身透露着生人勿近的气场,自成一派。

她向来不喜欢这种氛围,因此在皇上离席后不久也悄悄离开了,苏若清注意到她的动作,想到她今日的疏离,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等到苏若清出来时,月亮已升至中天。

他独自一人走在回去的路上,一旁的宫灯将他在地上的身影拉的老长。

“就这样回去了?”

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上面传来,苏若清抬起头一看,却见宋辞正斜倚在不远处的屋檐上,歪着头看他,眼中带着戏谑。

苏若清扬了扬眉,坦言道:“我以为你回去了。”

宋辞轻呵了一声,从上面一跃而下,稳稳落在他面前,她拍了拍自己的裙子,笑道:“是回去了。不回去怎么取来东西呢?”

说着,她将盒子递给了他,挑眉道:“打开看看?”

苏若清闻言笑了笑,打开一看,却见里面放着一枚做工精致的匕首,它与其他匕首相比略小了些,就像是一个装饰,手柄处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在月光的照耀下发着莹莹寒芒。

“给你防身用的。”宋辞淡淡道。

苏若清闻言轻笑一声,拔出匕首,指腹轻轻覆在上面。

“你小心些,这匕首可是削铁如泥的物件,我虽然也想让你试试锋利否,但今日毕竟是你的生辰,不宜见血。”

宋辞见他出神的模样,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苏若清闻言没说什么,笑着将匕首合上,然后放到自己怀里。

“我很喜欢。”良久,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宋辞哼哼两声没有说话,从袖中取出一幅字画,动作说不出的悠闲,只是在抬眼对上他的眼睛时,手上动作一顿。

由于今日是苏若清的生辰,因此他在众人的拥簇下喝了不少酒,面上早已染上几分薄红,如涂抹了胭脂一般。

他的目光朦胧,眼睛有些许湿意,与往日端正的他截然不同。

宋辞方才的重心一直在匕首上因此并未注意其他,如今猛然对上这样的他一时竟有些不自在,轻咳了一声道:“偶然得来的,送你了。”

说罢,她将字画塞进他的怀中,说了句“不必谢了”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苏若清被她的模样逗到,忍不住笑出了声,他打开字画看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心中不免有些动容。

王延隶是他最欣赏的书法大家,可惜由于时代距今太过久远,不少真迹已经失传,留下的字画可谓是少之又少,可称一字难求,可是她却寻来了送他,而且是那样毫不在意的模样,仿佛只是在做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想到这里,苏若清只觉得心中突然涌上一股暖意,他神色有些怔愣,右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胸口,注视着那抹红色身影逐渐远去,最后消匿在这月色之中。

*

自太子与皇帝一同在二月二祈福后,朝廷之中众说纷纭,一时间分了好几个派系。皇帝明面上虽不说,暗地里却密切注视着。

元丰十九年春夏之交,由于今年雨水不断,导致江州河位上涨。

江州本就是水乡,经此一遭水灾泛滥,房屋被大水冲泡,水稻也遭了殃。

一时间,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众人本以为熬过了水灾便无事了,谁知不过半月,突然又爆发了瘟疫,江州境内,一片哀悼之声。

天灾人祸之下,人心惶惶,除却老弱病残无力离开的,所有人都选择了动身前往他地,以此来求的一线生机。

瘟疫来的气势汹汹,且毫无救济之法,临近州郡担心流民入城会引发城中震荡,派重兵守驻,严禁江州百姓出江州。

群情激愤,皆欲逃出,然无法,皆困于江州境内,不得踏出一步。

走投无路之下,百姓在几人的带领下围住总督府,恳请总督能上书皇帝。并在心中祈求皇帝仁德,能给他们留得一线生机。

江州总督本欲压下此事,然疫病的爆发、群情激愤之下事情已无转圜余地,思索再三之下连夜上书朝廷,言明自身之过外,恳请朝廷开仓赈灾、派医就诊,给江州百姓一条生路,而自己则在赈灾途中不幸染病去世,以身殉职。

消息一经传出,举国哗然。

江州——曾经大渊的五大粮仓之一,如今俨然已成炼狱,人人谈之色变。

由于这次的疫病来的气势汹汹,且前所未闻,苏景易虽心系江州,但更要顾全大局,因此默认了各州郡的做法,调遣军队驻守在要塞,不许江州百姓踏出江州一步,以免疫病扩散开来。

此外,他派遣数位太医连夜前往江州救济百姓,并张贴告示,在民间寻医。但凡能解疫病者,赏黄金百两,入职太医院。

太子闻之,连夜进宫奏请皇帝,称自己愿为赈灾使,请命江州,皇帝拒之。

……

“难道他们就不是人吗?他们也是父皇的子民啊!父皇难道就要舍弃他们、任其自生自灭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