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火箭?(1/2)
在这看似平凡的阅读行为中,他究竟能够持续多久,会不会有那么一刻,他的目光会从字里行间流转,透露出凡人难以企及的深邃与洞见?
韶叶的脑子里装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有关机器、电子通讯、建设、能源这些知识的库存,简直就是个大图书馆了。
有了系统的帮忙,知识不是简单堆在脑子里,而是不断积累升级。
这么一来,量变引发了质变,让他的眼界豁然开朗,对这个世界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比如再看《量子力学》,里面讲的波粒二重性、熵增加原理什么的,他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发现了一些不对的地方。
正因为这样,有些书里的知识不够格让他累积,不到一会儿他就丢到一边了。
脖子有点酸,他放下那本《科幻世界》杂志。
科幻小说里的知识虽然吸收得不多,但好歹也是收获。
他掏出手机,瞅了一眼。
三个半钟头,一口气读完本书,挑着读了本,总共啃了N本书!
一个上午的工夫,他读完了别人一辈子可能都读不完的书。
最重要的是,他还学到了比书里讲的更高深的知识!
那百分之一千的学习状态,让他吸收知识的速度暴增千倍,搞得他都觉得以前学的都是白费劲了。
到现在,机器啊、电脑啊、工程啊这些专业的活儿,他已经全掌握了,而且都是高手级别的。
在某些特别的领域里,说他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也不为过!
眼看快到中午了,韶叶觉得肚子开始咕咕叫了。
这几层楼的图书区,有点心和方便面,先凑合着垫垫肚子。
科技大厦里应有尽有,韶叶还发现了电脑。
时间不等人,他琢磨着趁现在还不太饿,干脆再干点实事。
于是,他在旁边的打印机那儿找了些A4纸。
接着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关于造行星发动机的事儿,韶叶心里已经有了一份大致的规划。
不过,毕竟是头一回搞设计,而且行星发动机这玩意儿复杂得很,所以他决定先来个思维导图热热身。
造行星发动机,主要得靠一种叫火石的材料,其实就是普通的石头。
石头里头主要是硅酸盐、二氧化硅那些玩意儿,主要就是氧和硅两种元素。
所谓的“烧”火石,实际上是指的核聚变,就是拿氧和硅这两种元素来搞聚变。
从理论上讲,能一步步从氢元素“烧”到氧元素,中间得把温度降下来。
这么干,才能攒够劲儿推动地球。
核聚变可不像堆石头点火那么简单,得用粒子对撞机、强磁场去约束,让聚变产生的火焰喷出来产生动力。
而且,行星发动机
地下城也得围绕着发动机建,这样才能保证能量供应充足。
按初步想法,赤道那块儿的行星发动机得有好几公里宽,极地那边的更是直径超十公里。
所以,韶叶琢磨的是一套直径按公里算的行星发动机,算是个基本技术框架。
粒子对撞机、磁力圈、火石投送器、支架结构、应急控制系统……这思维导图复杂得让人头大。
观众一看韶叶画的这图,直接蒙圈了。
“这画的是啥玩意儿?”
“一片树叶的结构图?”
“看着好高端啊。”
“我咋觉得这玩意儿像个巨型机器结构呢?”
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韶叶打开了电脑。
开个cAd软件,直接上手画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