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大动干戈(2/2)
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当人们试图探寻这个名叫杨帆的人的资料时,却发现所知甚少,仅知晓他是杨家村人,其他信息也仅仅是从杨家村的网站上获取到一些,想要进一步深挖,似乎难觅更多线索。而此前不久,杨家村鸟群表演的热度尚未消退,此番千万捐款又让杨家村再度成为热门新闻的焦点。
杨帆对此事全然不知,那几天他一门心思扑在杨家村的建设上。对于一些地方的改进,他直接向那些经验丰富的建筑老人请教。这一趟询问还真找对了人,这些老人中有些曾是专业的设计师,参与过国家大型的建设项目,区区一个杨家村的建设,对他们而言自然不在话下。各种规划方案从这些老人手中诞生,杨帆每天的工作就是从中挑选出自己最为满意的。当然,为了赢得这些老人的帮助,杨帆没少下功夫,光是茶叶就不知送出去了多少,酒也送出了不少。不过这些老人深知酒的珍贵,大多会出钱购买,杨帆也因此额外赚了一笔。
胖子那几天同样忙得不可开交,他正与一群外国商人洽谈新一轮的合作。这次他可谓是狮子大开口,杨帆看到前来谈判的外国商人,这些天脸色都不太好看,看样子像是上火了。而胖子则满面春风,每天都笑容满面。
两人完全将小偷的事情抛诸脑后,仅仅是将游客丢失的东西送还回去,杨帆为此忙碌了一天。这样的琐事本就没什么值得铭记的,两人很快就遗忘了。
然而今天的杨家村注定要因一件事热闹起来,市里的慈善机构牵头发起,联合镇上的孤儿院,一同前来给杨帆送锦旗,其中不乏一些想在杨家村露脸的领导,即便不一定能与这里建立什么实质联系,但混个脸熟也是好的,说不定哪天就能交上好运。
这群人虽未敲锣打鼓,但身后跟着的众多记者携带的摄影摄像设备,还是吸引了大批民众的目光。这些记者前些天就来过杨家村,可惜当时村子里的人对此事一无所知,而且想要见到杨帆根本不可能,那几天杨帆正处于最为忙碌的阶段,哪有闲心接待他们。
在今天前来的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几个孤儿,这是特意安排的环节,毕竟拿了那么多善款,总得有所表示,否则镇上的所长肯定会直接带人前来调查。
一行人刚抵达杨家村,那些没来过此地的人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且不说外面正在建设的别墅,单是村子里的小学,就足以让他们意识到,这里确实无愧于住着能捐出一千万之人的地方。瞧瞧这个山村,哪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村啊!广场上停满了汽车,一车车的茶叶正往外运送。
当走到桥上时,恰好看到几个穿着十分正式的外国人走了出来,他们嘴里说着英语,一些能听懂的人听到他们的谈话后,不禁大为震惊: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卖到几万美元一两,就算是黄金,也没有如此昂贵啊!一些人在心中将杨家村定义为一个神秘的山村。
刚才那几个外国人,正是来和胖子谈生意的,这不,双方刚谈妥正准备回去,好巧不巧被这群人碰上了。
当众人走进村子,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大山里的世界仿佛与外面截然不同。一些人不禁心生向往,要是能在这里拥有一间房子,闲暇时来度度假倒真是不错。想着等会儿去打听一下,看能否在这里买一间房子。要是被知晓杨家村情况的人听到,恐怕会投来鄙夷的目光。如今的杨家村,想要租一间房子都难如登天,还想着买,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因为那些在此居住的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今年已经有许多人想在杨家村租房了,然而这里根本就是有价无房。有些人想出高价从他人手中购买租赁权,但没人敢卖,大家心里都清楚,要是谁敢倒卖租房,不仅一分钱拿不到,还会被杨家村列为永久不欢迎人士。
如今在杨家村居住越久的老人,越能体会到这里的好处,不少人甚至将村子里水库流下来的水运出去,当然不是拿去卖,而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他们全然不知,只有这水库流下来的水才有特殊的功效。
送锦旗的人一进入杨家村,就有人立刻去通知杨帆。没办法,杨帆毕竟还有个族长的头衔,这类事情还是得由他出面处理。而且来人也询问了杨帆的住处,他们今天就是专程来找杨帆的。
对于这些人,杨家村的人也没多问,只是准备了些茶水,让他们先等着,杨墩子陪着他们聊天。从他们的言谈中,杨墩子判断出这些人是当官的。不过杨家村的人最不畏惧的就是当官的,这是村子里所有人都知晓的事情,那些当官的每次来不也都是规规矩矩的。杨墩子还知道,在租房的老人中,有不少曾是位高权重的官员,这些人每天见到他,还会热情地打招呼呢。
杨帆听说有人找他,便朝着山下赶来,路上还在思索究竟是什么人。等他来到这里,愈发感到奇怪,这些人他都不认识,后面还跟着一大群记者。当有人将一面锦旗交到他手上,又有孤儿要给他献花,看着锦旗下方落款写着
“大善人杨帆”,再听着这些人跟他说的话,杨帆彻底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