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种个田先 > 第六十二章:民以食为天

第六十二章:民以食为天(1/1)

目录

午间阳光斜照,杨家村的广场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个中心地带,杨帆特意设置了一处独特的烹饪区,这里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更是村民们热情好客的象征,烹饪区的大厨们都是杨家村的骄傲,他们传承着古老的水席烹饪技艺,将一道道美味佳肴呈现在游客面前。

村民们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之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他们不仅在招待远道而来的游客,更是在展示着自己家乡的独特魅力。广场上,棚子下摆放着一百多张餐桌,宛如一片繁星点点的银河,连接着每一位到访的游客。

无论老少,熟悉与否,大家都聚在此处,享受着这欢乐的时光,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大人们则围坐在餐桌旁,谈论着家常和趣事。整个广场弥漫着欢声笑语,仿佛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今天,杨家村的游客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许多游客不得不与他人共享一桌,但这并没有减少他们对美食的期待和喜悦。相反,这种亲密无间的共享方式,让大家更加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好客。

水席大厨们倾巢出动,八个炉灶同时运作,火光闪烁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尽管他们全力以赴,但仍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在杨帆的精心安排下,遮阳篷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凉爽的用餐环境,让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丝丝清凉。

杨帆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大爷爷杨建,他正站在灶台旁忙碌着,杨建是村子里辈分最高的长者,也是水席烹饪技艺的传承人之一。杨帆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大爷爷,今天来这儿吃饭的人有多少?”杨建转过身,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回答道:“杨帆啊,今天人特别多,光在这吃饭的就有四五百人了,幸亏我们提前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蔬菜,不然真的要措手不及了。”

杨帆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在广场上扫过,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大爷爷和村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美食的盛宴。

杨帆环视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我刚才在山上的桃林看了下,那里人也很多,估计还有不少人没下来吃饭呢。咱们得抓紧时间,别让客人等太久。”大爷爷听后,立刻对身边的厨师们说:“你们听到了吗?杨帆说还有客人要来,快点儿把菜准备好!”

厨师们纷纷表示菜已经足够了,昨天就准备好了,今天再来多少人也不愁没菜吃。杨帆听了放下心来,他知道今天的人流量异常大,主要是因为自己疏忽了龙泉市游客的数量,不过好在有些人自带了食物,其中大多是龙泉市的游客,他们生怕旅游景区的食物太贵所以自带了饼干面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惯性思维,但杨家村主打的就是亲民的价格,却有着超一流的服务和体验,杨帆相信这会让杨家村在热门旅游景点里脱颖而出,成为一股清流。

杨帆又查看了已经炒好的菜肴,每桌八个菜,定价五十元一位,一桌坐四个人。他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安排,因为杨家村的餐厅已经在建,只是还未装修完毕,还需要几天的时间。看到这边一切顺利,杨帆便转身回家,他知道中午家里还有一大桌人在等着他。

回到家时,杨帆发现大家都在等他一个人,他笑着打趣道:“你们怎么不吃呀?还等着我干嘛?”李莉娇嗔道:“你这主人都没回来,我们怎么好意思先吃呢。”杨帆连忙招呼大家入座,三桌年轻人热闹地围坐在一起。今天虽然没有拿出放珍泉液这种好酒,但桌上摆放的酒水也是精心挑选的佳酿。这些酒都是杨帆用空间里的草药酿制而成,经过空间水的稀释和长时间的陈放,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下午时分,游客们依旧络绎不绝,不时有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杨帆的小院和山神龟,为了安全起见,杨帆只好亲自在院子里坐着,将山神龟展示出来。同时,他还安排了专人巡逻山路和水库区域,确保游客的安全。水库边也设有专人看守,并安装了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几天后待研究人员到位后,将会有保镖接替杨家村的看守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野猪下山造成意外。如今有了这些防范措施,确实可以省去不少人力物力。今日的杨家村洋溢着欢声笑语,这毫不奇怪,因为家家户户都收入颇丰,比起外出打工的日子,确实强了不少。已有不少人表示,要劝说子女回乡,共同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

杨帆处理好家务后,正匆匆赶往大爷爷家,准备核实今日的种种情况,以及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他到达时,只见一群身影正忙碌地围聚在一起,原来是今天各项任务的负责人正在汇报工作。

三叔眼尖地发现了杨帆,立刻迎上来说:“杨帆,你可算来了,咱们今天碰到了不少棘手的事呢。”其他人也纷纷围拢过来,今天的首日运营确实遭遇了诸多问题,都需要杨帆的智慧来化解。

杨帆微微一笑,安抚众人道:“请各位稍安勿躁,我先去看看情况,和大爷爷商量后再给出解决方案。”他穿过人群,走进了屋里。

只见屋内的人们正在汇报今日的收入情况,杨帆静心聆听。过不多时,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全局,便走向大爷爷,后者正在整理账本。

“杨帆来了。”旁边的人打招呼道。大爷爷抬起头,见到杨帆,便说:“杨帆,你来看这账本,还有这些待解决的问题。”

杨帆扫了一眼账本,说:“大爷爷,你直接告诉我情况吧,账本就不看了。”

大爷爷点头,开始讲述:“今天来杨家村的人数众多,虽然没具体统计,但从各家的用餐情况来看,至少有二千到三千人。目前村内住宿的有五百多人,幸好你提前准备了竹屋,否则还真不知如何安置这些人。至于收入,今天广场上的餐饮收入就将近三万,扣除成本,净赚一万三千多元。”

杨帆关切地问:“那今天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大爷爷回答道:“首先是垃圾问题,游客带来了大量塑料袋,虽然大部分被扔进了垃圾桶,但仍有少量散落。我已让村里的孩子们去捡拾,但长远来看,还需找到更好的垃圾处理方法。其次,是关于管理,我们现有人手显然不足,我考虑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参与管理。最后,是食物供应问题,如果每天都这么繁忙,我们的食材将供不应求。”

杨帆思索片刻,给出建议:“食物问题不用担心,10月1日假期期间人多,过后就会减少,这也是为什么我让大家种菜的原因,自给自足才是长久之计。垃圾问题确实棘手,让我回去想想办法,至于让年轻人回来,这是个好主意,我这就给大锤和二丫打电话,让他们尽快回来。”杨帆说着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仿佛在提醒自己不要遗漏任何事情。

"好的,就这么决定了。关于垃圾处理,杨帆你尽量想想可行的方案,如果实在不行,就请人来帮忙清理吧。另外,记得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我也会及时通知大家的。"大爷爷欣慰地说道。

夜色渐浓,尽管村子里已经通电,但尚未安装路灯,人们纷纷踏上归途,为明天的工作做好准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