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朱高爔的三寸不烂之舌(2/2)
朱高爔这会儿算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古往今来,想要造反,难度都会那么大。
除了破船还有三斤钉这说法,那就是所谓正统思想了。
朱高爔就托着腮帮子,继续认真地“胡搅蛮缠”:
“你别欺负我朱高爔读书少,我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黄金台乃是招纳贤才的地方,意思是就是为了感谢君王慧眼识珠之恩,所以才愿意为君王征战至死。”
说着,朱高爔话音一转:
“可是真要说起来,你最开始也不是在朱允炆手下干活的,也不是朱允炆慧眼识珠,提拔了你。一开始看重你,提拔你的,是我爹才是!”
嗯!
不止是平安,就连瞿能都震惊了。
要知道,平安原先是在朱棣手下做事的,但是真正论起独挑大梁,那还是在建文帝这次北上征伐燕贼之战中,才算是崭露头角。
但是瞿能不一样啊!
他可是洪武朝就遗留下来的武将。
他曾随蓝玉出征,平西番之乱。
又曾讨伐月鲁帖木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瞿能还还建议就地开垦屯田,修渠泄水,组织群众开采盐井,筑城置戍。
真要说起来,瞿能就算想要提携玉龙为君死,那也是为太祖死,而不是为建文帝死……
诶
这道理听起来就像是歪理一样。
但是为什么,偏偏听起来还有几分道理呢
瞿能不吭声。
但是眸中闪烁的神色,却说明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不止是瞿能和平安,事实上,周围的南军将领都在思考着朱高爔的话。
都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但是更多的时候,就是因为是小孩子,才会说出一些最浅白,但也是最直指真相的言语。
眼见众人陷入了思考中,气氛一时安静下来,朱高爔继续开始自己的絮叨。
朱高炽哥仨也看出什么来了。
尤其是朱高炽,他不比朱高煦和朱高燧看朱高爔劝降的次数多,真要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识。
朱高炽忍不住用惊疑不定的眼神,看向朱高煦和朱高燧,那意思明明白白的,就差说出口了。
朱高爔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会忽悠人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见状,又有些无奈,又有些自豪。
那厢朱高爔还在碎碎念。
“天下是天下的人,而不是他朱允炆的天下。你们这些臣民,同样也不是朱允炆的奴才,而是天下万民的公仆。”
“你平安领兵打仗,难道就是看大明百姓自相残杀吗南军和燕军,难道不都是大明的军户百姓吗他们不也是血肉之躯吗”
平安一时间听得入神,总觉得朱高爔的这番话,颇为大胆,但是同样,也极其新奇,他从未接触过类似的言论。
只是他的心中始终还有些疙瘩,忍不住辩驳:
“既然不想要南军和燕军,也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大明百姓互相残杀,那从根本上来说,燕王就不应该发起所谓的‘靖难’!”
朱高爔又开始絮絮叨叨:
“这都是短时间内的阵痛。我爹存在的意义,是让大明的百姓过得更好,是让天下安泰,让边境安稳,让百姓安居乐业……”
平安的脸皮抽了抽,有点想要问一句,燕王是真有那么好,还是说,是因为朱高爔是他的儿子,所以才把燕王吹得那么好。
这一通夸下来,说得好像燕王是什么天神下凡,唐宗宋祖转世,大慈大悲菩萨涅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平安原本无懈可击的心防,还是因为朱高爔的这一通操作,微微松动了一角。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另一边传来脚步声。
李景隆出现了。
在他出现的刹那,全场的注意力,瞬间转移,集中在李景隆的身上。
李景隆感受到那些恨不得将他吞吃的目光后,脚步一顿,旋即又恢复自然。
除了李景隆外,还有一个人,也让人极难忽略。
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朱棣。
朱棣也不知道站在角落那边,听了多久,又听了多少话。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他此时的神色来看,朱棣的心情显然不错。
他唇角微微翘起,拍了拍朱高爔的肩膀:
“行了,去玩吧,这里有爹在。”
朱高爔不觉得这是件好事。
他锄头挥的正欢快呢,这会子老爹就出来打扰他的好事。
这不,墙脚撬到一半,老爹来接盘了。
白给他说好话了。
朱棣一眼就看出这小子在想些什么。
他没好气地一巴掌拍在朱高爔的脑袋上:
“行了,你才多大,就想着组建自己的班底子了。人芝麻大点,心思却不少。”
呵呵哒。
朱棣,你会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的!
等你老了,我朱高爔迟早拔你的氧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