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唐朝当公务员(宿世宿缘宿风云) > 第一百一拾六章 蒹葭之思

第一百一拾六章 蒹葭之思(2/2)

目录

乱世之中,人心不过是一把衡量成败的尺子,却终难以成为平衡善恶的天秤。

一年以后,烽火连九州。随着四支起义军的逼近,大兴城早已不复往日的平静。从朝臣到百姓人心惶惶,谈虎色变,犹如惊弓之鸟一般。

入夜,晋阳唐国公府。四周一片静谧,唯有书房还亮着微弱的烛光。李世民坐在椅子上,目光诧异的随着在他面前沉默不语,只是来回踱步的父亲李渊往来游弋。从父亲传他来此,已快半个时辰。一直这般,并未有半点变化。

“父亲,你今夜唤世民来此,究竟所为何事?”李世民再也忍耐不住,直言问道,“父亲倘若心中有事,还望能与世民言明,世民也可从旁协助。”

李渊听闻此言,蓦地站住,转身看着李世民。但见身着茶白色公子衫,乌发盘髻的他在烛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玉树临风、温文尔雅,然而眉宇间却又藏着无尽的英气,果真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绝好人物。

“世民,你是如何看待当今的国势?”稍作沉吟,李渊直言问道。

李世民先是轻轻叹了口气,随即摇了摇头。

“如今的大隋已是强弩之末,大厦将倾。炀帝只顾表面文章、沽名钓誉,却将黎民百姓视为蝼蚁。以至民不聊生,衣不蔽体,饿殍遍野,各地战事频繁发生。如今只恐灭亡之局已成定数,非我等再可挽回。”他不无痛惜地说道。

李渊微微颔首,继而神情无奈的说道:“你说得没错,此局面绝非数日,早已积重难返。我也曾上书给炀帝,将实情一一与其剖析,力劝他效仿伍子胥进行变法。然而他非但不听劝谏,反而将忠良错认为佞臣,一再陷害于我。让人着实心寒啊。”

李世民见李渊坐在椅子上,神情低靡。默了一默,试探说道。

“不知父亲最近可否听闻坊间的一个童谣?”

“童谣?”李渊一怔,重复说道。

“不错,此童谣为‘桃子李,洪水绕杨山。’”李世民低声唱和道,“想必父亲应能知晓此语之意?”

李渊紧皱双眉,思索片刻,突然恍然大悟的说道:“难怪说炀帝如今会对为父这般提防,原来他以为我是暗藏反意。”

“暗藏反意?”李世民的唇边泛起一丝笑容,目光灼灼的说道,“若是为保天下黎民,父亲即便是当真心存反意,又能如何?”

“世民,你......?”李渊不解的说道。

李世民单膝跪地,抱拳施礼请命道:“世民请父亲为天下苍生着想,发兵直逼大兴,以唐代隋。儿臣愿作先锋将军,亲自领兵攻入。”

“哦?你兄长也曾这般说过,没想到平日里你兄弟二人意见相左,在此事上却能达成一致。”李渊神情愕然,顿了一顿,他遂作出决定,“也罢,既是你二人都这般提议,又有袁先生和子书灏谦大人的从旁协助,以及星宿伏龙图的暗中加持。那此事就这般定了吧。”

李渊说完,起身来到李世民的面前,伸手将他扶起。

“世民,你还记得那位仙人曾说过的话吗?他说你乃是仁德之人,所言果然没错。”李渊欣慰说道,“为父相信,只要我李家父子心合一处,此事必将大功告成。”

李世民抱拳施礼,请求说道:“世民还有一事请父亲应允。”

李渊微微颔首,并未言语。

“世民与初云公主杨洁儿现已暗生情愫,倘若有一日大隋国灭,还望父亲能够应允我二人的婚事。”李世民恳请说道。

李渊闻之,神情颇为震动,半天才回过神来:“世民你......说什么?你欲与何人成婚?”

李世民迅速双膝倒地,低头复又说道:“世民请求父亲能应允我同洁儿的婚事。洁儿虽说是大隋公主,但生性纯良聪慧,日后如能相夫教子,定是贤淑之人,还望父亲能够成全。”

李渊脸色阴沉,缓身坐到椅子上。半晌,突然一击桌案。

“胡闹!”李渊厉声说道。

李世民身子猛地一颤,惊愕的抬头看去。

“世民,为父知晓你与初云公主有情。然若是真的以唐代隋,你二人关系必定发生改变。到那时又怎会有幸福可言?”李渊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如今虽已决定发兵,但我麾下的将士远远不够。长孙家手握兵权,为父听闻长孙无忌之妹长孙无垢向来对你有情,不若你二人就此联姻。晋阳起兵才有十足的把握。”

“父亲,孩儿不想与旁人成婚,只要洁儿。”李世民见李渊不肯,便胡乱纳头拜道,“还望父亲成全!”

“你这孩儿为何变得如此不顾大局?看来,为父不断你的念想是不行了。来人,将二公子带下去禁闭反思,若没有本王的命令谁都不许通融。”李渊喝斥道。

“父亲......父亲......”在两个家奴的拖拽下,李世民绝望的喊道。

家奴将李世民推搡进卧房,门被冰冷的锁住。

“烦请你等到兵营将这封书信交给墨珏,让他尽快设法救我出去。”李世民扑到门前,用力敲门哀求说道。

“二公子,你省省心吧。唐王的命令哪个敢违背?小的们都有一家老小,还请二公子饶过我们一条性命。”家奴劝说道。

李世民听得家奴匆匆离去。半晌,他绝望的转身来到床榻前颓然倒下。不知为何,李世民的耳畔却突然响起了洁儿低低的哭泣声,他坐起身子,四处查看却见不到她的身影。默了一默,他赌气用被子蒙到了头上,陷入孤独绝望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