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燕云前瞻(1/2)
大宋嘉佑四年二月初,今日并非朝会之期,赵祯却将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以及御史台的诸位相公们召集至福宁殿。
赵祯稳坐于他的龙椅之上,赵立庆则坐在龙椅前书案之旁,众相公于下方分坐两侧。
赵立庆心中暗自感慨:
赵祯率先开口言道:“今日将诸位叫来,便是商议燕云之事,立庆,你先来讲。”
“诸位,据最新情报所示,辽国皇帝沉迷享乐,朝中奸臣横行,皇太叔耶律重元存有造反的迹象,此刻正是我大宋夺回燕云的绝佳时机。”
赵立庆稍作停顿,将目光投向韩琦,继而说道:“韩相,上个月便已将计划交付于你们,准备得如何?”
“殿下,已然做好规划,定不会误事。”韩琦本想说大宋出兵不应是这般方式,但他着实无法抵御这父子二人的压力。
赵立庆一心要改变大宋那令人无奈的用兵之法,哪有在朝廷就将仗如何打给定死的道理,战争变幻莫测,不让前线的将领随机应变,非要依照既定策略行军打仗,这仗还怎么打?明知是送死难道也要去吗?
在座之人皆为聪慧之士,皆能明白赵立庆的意图。龙卫军特立独行,看在你皇子的身份不好多言,可如今这是国战,怎能由你一人说了算,往后若当了皇帝,那还了得。
富弻心下一横,问道:“殿下,此战由何人为帅?”
“本王亲自前往,富相可有何提议?”
“官家,宁王殿下尚且年轻,未曾经历战阵,是否考虑让他人挂帅。”富弻仍想再争取一番。
赵祯亦是颇为为难,他亦不想让儿子奔赴前线,此事父子俩已商谈多次,赵立庆态度坚决,“此事朕已考虑过,还是宁王最为合适,还需诸位老臣辅佐,诸卿可有人愿一同前往?”
韩琦身为枢密使,定然是无法推脱,“臣愿往”
“臣也愿往。”富弻是铁了心要监督到底。
“甚好,那就由二位辅佐宁王,接下来商议一下钱粮如何供应吧。”赵祯看向三司的几位负责人。
三人先是一番哭穷,最终表示无论如何艰难,都会确保供应一切粮草物资,其余人等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
赵立庆听闻这些废话便心生烦躁,打断他们道:“我有一事想问诸位,不管此战能否将燕云之地全部夺回,就算仅拿下两三个州,后续应当如何对待当地百姓,又该如何施政?”
众人闻听此言,皆感震惊,这家伙不仅要掌控军队,难道还要推出什么新政?欧阳修略作思考,说道:“北地汉人受契丹人迫害已久,应当好生优抚,而后依照大宋既有的政策,萧规曹随即可。”
赵立庆早料到会是这般回答,他可不会纵容这些士大夫,“若只是如此,不如不打,老百姓过日子若是毫无变化,姓辽和姓宋又有何区别?辽已占领一百多年,若不给百姓带来些实质的好处,凭何让他们拥护大宋。”
“殿下有何具体的策略?”曾公亮很想知晓这位天马行空的皇子会道出何言。
赵立庆站起身来,环视众人,“分地,按人头分配,往后只收地税,不收人头税,诸位意下如何?”
众相公皆觉仿佛天要被捅出个大窟窿,新收复之地如何折腾都问题不大,可你赵立庆分明是要拿这些地方当作试验,日后大宋其他地方也要施行相同政策。
众人皆沉默不语,此事干系重大,谁也不敢率先开口,包拯倒是觉得此策或许能够解决大宋的诸多顽疾,说道:“殿下,此法确实能够最快收拢北地汉人之心,那往后又当如何?”
“并无什么往后,能够迅速稳定燕云,大宋才算真正收回燕云,倘若打完辽人,再回过头来平定暴乱,那便是得不偿失了。”赵立庆暂且不想给他们带来过多震撼。
赵祯见商议得差不多了,“那就暂且如此定下,反正还有一段时间,具体的细节诸位再行商议,都先回去做好各自之事。”
“是,官家,臣等告退。”众人躬身行礼,退出福宁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