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西游记》的魅力(2/2)
此时此刻,已是凌晨三点多,奇点阅读网古庸论坛以及书籍的评论栏热闹非凡,各大社交平台也炸开了锅。
李沛沛在细细阅读完几遍第一回后,感觉高深莫测,似董非董的她便一头扎进了各大网络平台,饶有兴致地查看着书迷们的评论,每看一条都觉得收获颇丰。
在微博平台《西游记》超话中,昵称为“瑶池吃瓜群众”的网友评论道:“古庸的《西游记》第一回实在是太惊艳了!开篇便以宏大的宇宙观铺陈开来,天地初分、灵根孕育的设定,满满的都是东方神话的玄妙之感。
那座花果山的仙石竟能幻化成猴,石猴出世时‘目运金光,射冲斗府’的描写,让我瞬间就想到了《射雕》中黄裳创九阴真经的惊天一笔!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的主角难道就是这只石猴?毕竟开篇大篇幅都在写他称王、悟生死的经历,甚至还为他渡海求道埋下了伏笔。
目前女性角色还没出现,或许后续会有类似‘小龙女’或‘赵敏’般的仙子女主?难道这部书要写‘人猴恋’?
另外,玉帝对金光‘不足为异’的态度,总感觉是天庭轻视下界生灵的伏笔,石猴未来怕是要捅破天啊!真心期待古庸再次颠覆传统,打造一个桀骜不驯的‘反英雄’男主!”
李沛沛看网友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猴恋”猜测,忍不住噗嗤一笑,她也在琢磨男女主的事儿。
毕竟每一部小说,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男女主角是谁,如今看来,“孙悟空”无疑是男主,可女主究竟是谁,这还真是个难题。想不通的李沛沛索性不再纠结,继续浏览其他评论。
昵称为“剑指凌霄”的网友评论道:“第一回就把我深深拽进了仙侠宇宙!石猴出世时目运金光射冲斗府,结果惊动玉帝却又被轻描淡写地带过,这种举重若轻的笔法简直太绝了。
看似在写猴王出世,实则已经铺开了三界格局:下界花果山自成一方桃源,天庭却早已察觉;
石猴拜师须菩提时‘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的谜题,分明暗藏着修心的真谛。
最让我触动的是群猴面对水帘洞的怯懦与石猴的果决形成的鲜明对比,凡人畏缩时,英雄却纵身一跃。这哪里是神话,分明就是一面照见众生相的镜子!”
昵称为“墨染青衫”的网友感慨道:“如果古庸不是大导演、大歌星,不是演技出众的演员,我真会以为他是某位隐世的真仙。开篇诗词‘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的恢宏气象,瞬间让我梦回上古奇书。
石猴渡海求道那段堪称神来之笔:撑筏搏浪的野猴与执念长生的灵性相互交织,分明是众生求索的隐喻。更妙的是猴群从‘拜我为王’的狂欢,到‘终归轮回’的悲凉,短短几千字就写出了浮世苍生相。
尤其结尾须菩提祖师登场时,洞府外刻的‘见性明心’四字,把修仙文直接拔高到了哲学境界。我已经反复研读三遍了,字字都暗藏玄机!”
昵称为“云中鹤”的网友评论道:“从未见过如此‘矛盾’的主角!石猴既顽劣(抢獐鹿夺瓜果),又通透(忧心生死大道);既统领群猴称霸山林,又能舍下王座漂泊求仙。
这种复杂性在第一章就立住了人物根基。最惊艳的是世界观构建:花果山有七十二洞,妖王却隐而不写,樵夫随口吟唱的《满庭芳》暗藏修行法门,连东海波涛都被赋予‘洗炼凡胎’的象征意义。
当石猴说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时,我惊觉这泼猴竟比许多人类更懂道义。古庸怕是要开创仙侠新流派!”
昵称为“菩提树下”的网友评论道:“第一章读完,就如同饮下了琼浆玉液!看似在写石猴出世,实则处处伏脉千里。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石窍九孔八窍,暗合九宫八卦。
猴王跳入水帘洞的‘瞑目蹲身’四字,分明是道家打坐的雏形。更绝的是群猴戏称‘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我等即拜他为王’,这哪里是玩笑?
分明是天道对勇者的试炼!石猴漂海时见世人‘争名夺利几时休’,与后来樵夫‘渴饮饥餐困眠’形成鲜明对照,道尽了修行真谛——红尘炼心,方得长生。恳请古庸先生受我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