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鬼话大明 > 第229章 撤退与援军

第229章 撤退与援军(2/2)

目录

“哼!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根本不知道女真人的厉害,咱们这点人马冲上去,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呢!我看咱们还是退回辽阳保存实力为上。”另一个辽阳总兵官姜弼说道。

“观望不救,坐看友军遭难,我们土家人虽不懂你们汉人的仁义之道。却从来不做那样的事情。”这话带着四

川口音,是秦良玉的弟弟秦邦屏。

她的另一个弟弟秦民屏也用着四川话大声道:“要不去救沈阳,咱们准备了三年,又是为了什么?”

登时,大帐中分成两派,吵个不停。直到辛明三人缓步走入,才安静下来。

贺世贤指着辛明介绍道:“这就是辽东经略辛明。”

戚金和秦氏兄弟没想到辽东经略是这样一个年轻人,不禁同声噫了一声。一名身材高大须发皆白的老将过来拜见,自称总兵陈策。原来浙军和川军虽然都有各自首领,但只是副总兵。朝廷还派了一名总兵官,叫陈策,总管这些队伍。

陈策、戚金和秦氏兄弟纷纷过来拜见辛明。但朱万良和姜弼二人却只是对袁应泰拱拱手,对辛明置之不理。

贺世贤大怒喝道:“你们两个怎么不拜见辛经略?”

朱万良冷笑:“什么‘辛经略’,他早就不是经略了!”

陈策等人从山海关过来之后,急匆匆的直奔沈阳而来,还没听说过辛明被撤职的事情,不禁面面相觑。

姜弼冷笑:“他违抗圣旨,已经被圣上撤职,现在新的经略大人是辽阳的赵兴邦赵大人,辛明不过是个阶下囚而已。”

贺世贤大怒,呸了一声,道:“我看你们才像阶下囚。辛经略心系百姓,为了辽东百姓殚精竭虑,甚至不惜牺牲性命,如此忠义令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就是辽东百姓心中的经略。”

朱万良冷笑一声,“百姓心中认可有什么用处,在朝廷、圣上的心中你就是一个待斩的囚徒。袁大人,你说是吧?”

袁应泰默然片刻,忽然拱手道:“辛明虽然被朝廷撤职,但他确实大仁大义,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辽东百姓,这是古代圣贤所为,在下心中佩服。”说完,向辛明拱了拱手。

辛明倒很意外,微微点头。袁应泰虽是东林党人,愚忠到死。但他也读圣贤之书,不昧着良心说话。辛明在沈阳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大大的义举。

姜弼冷笑:“他‘大仁大义’,怎会出现在这里,不应该在沈阳中守城么?”

辛明道:“我们是从沈阳中冲出来的。”他简略的把尤世功带着五千明军和女真人血战,吸引开敌人围城主力的事情说了。

还没说完,朱万良先嘲笑起来,道:“你说的大仁大义在哪呢!让队友吸引敌人,你自己逃出来,沈阳的满城百姓你都不顾了?都丢给敌人了?这也叫仁义么?”

辛明缓缓道:“满城百姓,一共七万人,就在不远处的桥上过河呢!”

众人一起大惊,连陈策几人也很吃惊,这样的大撤退从来没听过。

辛明把撤退的计划简单说了一遍。

朱万良、姜弼都摇头喃喃道:“简直是疯了,带着满城百姓逃跑,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么!”

“怕死不是好男儿!”辛明朗声道:“咱们守卫辽东,就是为了和鞑子大战一场,打出咱们大汉男儿的血气、志气。诸位随我到桥头阵地保护逃难百姓,和女真人血战一场,然后共赴黄泉,岂不快哉!”

听完这话,本来就想一战的戚金和秦氏兄弟热血沸腾,也不管辛明是否被撤职了,一起躬身拜道:“愿听经略大人调遣。”陈策也拱手称是。

朱万良和姜弼却一起摇头道:“我们可不陪你们发疯,我们是军队,负责打仗守城,可没义务管平民百姓的死活,对不住了!”

说完转身就走,到了营帐门口又招呼袁应泰道:“袁大人,不想随我们走么?”

袁应泰冷笑道:“不管百姓死活的兵,还叫兵么?我袁应泰何惜此躯,誓与沈阳将士百姓共存亡。”

朱、姜二人离开营帐,片刻功夫,只听人叫马嘶,他们一万兵士拔营向西而去。

辛明立刻带着这八千人来到沈阳百姓撤退的桥头。此时已经过了五更天,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辛明看着简易的营地,眉头紧缩。戚金拱手道:“经略大人不必忧虑,我们的浙军有车营,可以环卫列阵,一样可以作为阵地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