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唯死而已(2/2)
尤世功走上前,按住贺世贤的肩膀道:“世贤稍安勿躁,请听我一言。”他走到辛明面前忽然直挺挺的跪在,然后叩拜下去。
辛明一惊,连忙伸手搀扶道:“尤总兵何故行此大礼?”
尤世功道:“请辛经略听我一番肺腑之言。”待到辛明点头之后,尤世功才道:“第一拜是向辛经略表达我的景仰之情,经略大人为了救满城百姓,甘愿留在危城,甘冒奇险,这种心系黎民,解民倒悬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试问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做到?”
尤世功再拜,道:“第二拜是向辛经略赔礼,我设计将大人禁闭,此时看来是多么愚蠢,正像大人所说,我是愚忠,而辽东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人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并无私心,是为了抵御外侮,解救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尤世功第三拜,道:“属下少年中武举乡试从军,从一名士兵做起,到把总、千总、守备、游击、总兵,驻守过抚顺、清河、铁岭、开原、沈阳。属下曾发誓宁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要保卫辽东,保卫大明,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请经略大人看在世功忠心报国的赤子之心上,派属下出城接战,属下死而无憾!”
尤世功叩拜完并不站起来,而是直挺挺的跪着,等辛明的命令。
辛明长长的叹了口气,
尤世功虽然愚忠,不过这份忠义之情实在让人感动。
辛明亲自上前搀扶尤世功道:“既然将军执意如此,这重任就托付给将军了!”
尤世功听到此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站起身来。辛明握住他的手,在他耳边轻声道:“我也很佩服将军的忠义,心中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
尤世功感激的点头,紧紧握了握辛明的手,这一刻,两名将军惺惺相惜,他们血管中流淌的都是同一民族不屈不挠,热血忠勇的豪情,是几千年来代代传承下来的不灭火焰。
城上城下的士兵都被召集到一起,一共一万五千人,尤世功要选择五千人去完成这个自杀似的任务。
面对这些黑压压的士兵,尤世功朗声道:“各位都随我在辽东转战多年,都是一腔热血的忠义男儿,我也不想瞒大家,一会儿冲出城去,与女真人血战,活命的机会很小。但是,这么做是为了救城中的百姓,七万多人啊!里面有老人、妇女、孩童,我们在辽东奋勇杀敌不就是为了保卫他们么!想想我们自己也有妻儿老小,只有今天我们奋勇作战,明天才有人一样保护我们的妻儿。”
听尤世功说着,只见一名把总先出列走到尤世功身前,微微拱手,表示他愿意出城作战。随后出列的士兵越来越多。
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曾多少次随着自己浴血奋战过,尤世功激动得热泪盈眶。
辛明也很感动,他也拱手道:“各位,我辛明发誓不会忘记今天你们英勇的付出,如果各位牺牲,抚恤的银子必会送到各位家人手中。而且我定会照料各位的家属,绝不会让他们衣食无着。”
在明朝,如果士兵战死,抚恤银子有十六两,但国家缺钱,连兵饷都发不出,更别说抚恤的银子了。有许多丈夫前线牺牲,妻儿却只能去讨饭。辛明这么说,已经是对士兵很大的承诺了。
听到经略大人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出列的士兵就更多了,很快就到了五千人。
尤世功带着五千人向辛明行礼,此时,天已经蒙蒙黑了,五千人面目不清,不过整齐肃立,巍然不动的黑影好像一座座刚毅的石雕。
辛明向众人拜了一拜,道:“各位有什么遗言,可以留下。”
这些士兵都不会写字。辛明派了几十个文书挨个询问留下姓名。
只听一名士兵道:“俺死了,告诉俺媳妇找个好人再嫁了,可别守寡,一定要把俺的两个儿女养大,男孩学一门手艺,千万别出来当兵了!”
“告诉俺哥俺嫂,俺死了也不是个孬种……”
“让二老保重身体,尽孝只能靠两位弟弟了!”
“让阿兰别再等我了,找个好人家嫁人吧!咱们的缘分只能等到来世了!”
听到这一个个朴实的话语,辛明只觉得心情激荡,谁说咱们大明朝没有精兵勇将?只要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荡气回肠的故事。
片刻之后,尤世功带着五千兵士,骑着战马列队在北门之前,人人身披战甲,手执长枪,胯下的马也披上半身甲,这是重装骑兵冲锋,这种打法是女真骑士经常用的。
消息很快在城中传开了,为了救满城百姓,这五千士兵甘愿牺牲。于是数万百姓聚集在北城门送行。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敬上一碗酒给尤世功,道:“将军请满饮此酒,满城百姓都感念你的恩情。”
老者身后无数百姓举起酒碗举到这些士兵面前,这些士兵都一饮而尽。随后,数万百姓都跪在地上,黑压压一大片人头,同时叩拜。辛明领着众将一起深深做揖。连一直愤愤不平的袁应泰也被感动,一面做揖一面叹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尤
世功合上覆面铁盔,沉声道:“上路吧!”
城门轰隆隆的缓缓打开,巨大的拱形通道黑漆漆一片,透过通道可以看到远方黑暗天际,火光晃动,炮声隆隆,如同幽暗恐怖的地狱。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这一刻,所有人都放下心中的一切执念,唯死而已!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心中对家人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就是最朴素,最高尚的情感,值得一代代无数文人曲艺歌颂,代代相传,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