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动漫 > 大夏第一武世子 > 第31章 梅园诗会

第31章 梅园诗会(1/2)

目录

当天下午,二皇子晋王李洛的帖子就送到了醉烟楼。

醉烟楼的路总管接到帖子大喜,晋王邀请作诗之人和花魁李诗梦参加梅园诗会,这又将给近来大红大紫的李诗梦再一次戴上新的光环,醉烟楼的名号必将更上一层楼。

梅园,是京城文人名士云集的地方,李诗梦能够被邀请去那里陪客,身价又将再次上涨!

赵辰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请帖送至赵辰的国公府,赵辰很爽快地答应前往,与李诗梦约好一起赴会!

赵辰坐在书房中,用手敲击着书桌,仔细地推敲着。

事情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展开了,只要卖诗一事在士林和京城权贵之中传开,自己代父卖诗还债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到朝廷中,传遍整个京城,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后面就是朝廷的事情了。

这两天,赵辰又卖出了三首诗,每首得银五百两,分别卖给了一位京城勋贵、一位江南士子,一位京城富商,多数都是为了取悦青楼的妓子,只有那位勋贵送给心仪的富家贵女。

一首为:春江晚景一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一首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首为:“咏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数天之间,数首上等诗词的问世,震动了京城青楼,京城勾栏之中到处传唱新诗新词。士林之间也刮起了一道旋风,引起了数位诗词大家的点评。

京城诗词大家胡子轩点评:“这几首诗词皆为上品,其中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最佳,上半首写尽西湖水光山色和晴姿雨态,阳光照耀下水波荡漾,十分美丽。雨天山色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怎乃“晴方好”“雨亦奇”下半首以貌取神,用一个空灵又贴切的妙喻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京城诗词大家苏陡坡点评:“咏寒菊写出了一位轻肌弱骨、慵懒缠绵之女子,虽然历经摧残,但其自有高洁之气,实乃青楼姑娘之知己也。”

赵辰的诗词在青楼和士林之间快速流传,传入了富贵人家的闺阁之中,不少贵女相互之间传诵,甚至传入了后宫之中,妃子才人争相诵读。

当然,讨论最多的是,还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横空出世,作出如此多的惊世之作?

坊间传言,此人乃是为了替父还债,才不得不到青楼卖诗,一时之间多少人感叹,如此才华横溢之人,都只能为几两银子而折腰,真可谓是人穷志短啊!

士林之中有人听说二皇子晋王要组织诗会,届时创作诗词之人将携当前京城最红的花魁李诗梦参会。一时间很多读书人都在打听,诗会的请帖洛阳纸贵,无数的读书人都想要获得一张请帖赴会,亲眼目睹这位神秘大家的风采!

三天后的午后,接到请帖之人纷纷坐着马车进入梅园。

能够得到请帖的,在京城也就那么二三十位,都是当世的大儒和出名的读书人,当然还有一些通过私人关系获得请帖的勋贵。

二皇子晋王的管家和长随早地就在门口照应着,这些人非富即贵,晋王特别交代要好好招待,一个都得罪不起。

所有的人都到齐后,穿过前院来到了后院的梅园,等待着赵辰和李诗梦的到来。

很快,前面传来了消息,诗词的作者和花魁李诗梦进了梅园。大家一个个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比听说皇帝来了还要激动。

不久赵辰和李诗梦走了进来。

李诗梦走在前面,此时的李诗梦夺取了京城第一花魁的宝座,可谓春风得意,容光焕发,走起路来一步三摇,摇曳多姿!

在场的人多数也去过醉烟楼,见识过李诗梦,但也被今天的李诗梦惊艳到了。

李诗梦不断地向院子中的人行礼,在场的人当然也很给面子,热情地回应着。

晋王含笑道:“多谢诗梦姑娘捧场!”

李诗梦躬身万福,娇滴滴地道:“还要感谢王爷盛情邀请呢!”

“哈哈--”

晋王刚想大笑,突然看到了李诗梦后面的赵辰,顿时就是一愣,“世子,你怎么来了?”

李诗梦也是一愣,然后反应过来,原来这位神秘的读书人竟然是哪家的世子!

赵辰参加了游街和庆功宴,立即就有几个人认出了他,“这不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吗,他怎么也来了?”

“是啊,难道王爷也发了请帖给他,或者--?”

这些人愣住了,看了看李诗梦身后只有赵辰一个人,有人惊呼道:“难道那个写出上等诗词之人,就是这位国公府世子,不可能啊,没听说他有如此诗才啊!”

赵辰向晋王拱手,又向在座的读书人拱拱手,然后向晋王笑道:“多谢晋王相邀,赵辰打扰了!”

晋王挤挤眼睛道:“世子就是作诗的那位?”

“不错,正是在下,些许拙作难入诸位法眼,见笑了!”赵辰淡定地道。

赵辰这么一说,梅园之中顿时一片哗然,原来那位神秘的作诗之人还真的是这位世子!

一时间院中议论纷纷!

二皇子晋王首先反应过来,笑道:“真的没有想到,国公府还藏着这么一只凤雏,来来来,坐下说话,大家都等着你们呢!”

谜底揭晓,在场的所有人这才知道,原来神秘作诗之人竟然是定国公府的世子。

真是意想不到,堂堂军功传世的定国公府,世子竟然不会武功而是精通诗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