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新政(1/2)
武帝登基以后,基本制度延续了前朝的制度,国家的发展很快就进入了正常的轨迹。
如今为帝的卫子衡,不得不落下修炼,花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家治理上,毕竟经历今十多年的战争,整个国家早已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紫宸殿内,青铜兽炉腾起袅袅青烟,卫子衡一身玄色龙纹常服,指尖摩挲着案前堆积如山的奏疏。登基不过月余,他已深感这龙椅的分量——朝堂上暗流涌动,北境游牧族虎视眈眈,流民未安,南方漕运因战乱淤塞,就连京都粮仓的存米也仅够支撑三月。
“陛下,四王联名上书,请求增设‘镇边节度使’,统辖各地驻军。”礼部尚书崔元敬躬身递上奏本,余光却瞥见卫子衡眉头微蹙。
“节度使?”卫子衡冷笑一声,朱笔在折子上重重画了一道红痕,“前朝设藩镇之祸犹在眼前,他们倒是迫不及待要分权了。”他起身推开雕花木窗,寒风卷着细雪扑入殿内,远处太庙的檐角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朝堂之事终究比之修炼要复杂繁琐的多,君与臣,君与民,臣与民都是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许追求名与利本就是人类的天性吧,即使你拥有强大无比的力量有些人还是会为了权利铤而走险。”
三日之后。
永兴殿内,朝会的钟声悠扬响起,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棂,洒在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上,将整个大殿照耀得如同白昼。文武百官肃立两旁,气氛庄严肃穆,他们都知道,今天将会有重大的决策宣布。
四王,作为打下大卫江山的功臣,各自手持玉笏,立于大殿的台阶之下。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神情庄重,但内心却波涛汹涌。今日的朝会,他们预感到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就在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了御座旁的一柄古朴无华的神剑上。这柄剑,正是卫子衡登基时带入太庙的佩剑,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剑身虽无华丽的装饰,却透出一股令人敬畏的威严。
太监们身着整齐的宫装,缓缓地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卷金黄色的诏书。他们小心翼翼地展开诏书,其中一位年长的首领太监,声音清冷如冰,宣读着诏书上的内容:“即日起,撤诸王封地私兵,改设‘府兵制’。各州驻军由兵部直调,将领三年一换,粮饷皆由户部统一拨发。”
此言一出,四王的脸色骤然大变。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东王从群臣之中迈出一大步,正对武帝,正要开口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对,却突然被一声冷哼打断。
大牛身材魁梧,手持一柄巨大的铁锤,站在东王面前,目光如电,冷冷地盯着他。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四大王脸色苍白,冷汗直流,他们现在才意识到,对面的武帝及大牛乃是大陆上强大过分的修士,面对百万大军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狠人。
四王只能吞吞口水,不敢再反对了。他们知道,任何反抗都将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在武帝和大牛的威压之下,他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一新的制度安排,心中却暗自盘算着未来的对策。朝会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但最终在武帝的威严之下,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随后一道道政令从太监的嘴巴里传向帝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