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隆庆中兴 > 第1271章 樯橹连天震东南(五)

第1271章 樯橹连天震东南(五)(1/1)

目录

朱载坖准备严厉打击这些通倭的商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走私偷逃国家关税,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朱载坖的长远打算造成了威胁,朱载坖绝对不能任由他们的继续这么干下去,现在朱载坖是没有空来收拾倭国,但是在朱载坖的计划中,倭国不会再有什么纺织等行业的。

倭国以后就是为大明提供金银等矿产还有生丝等原料的地方,任何有技术的行业都不会在倭国产生,绝对不会让倭国再有威胁大明的可能性了,但是这些商人的做法,无疑是帮助倭国的丝织产业和大明竞争,这是朱载坖所不能允许的,所以这次朱载坖要收拾这帮商贾,他们既然不知道家国为何物,朱载坖这里就有锦衣亲军的刑具们给他认识认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朱载坖并没有忙着立即处理这些商贾,而是和徐阶、严讷等一众臣子游览苏松,同时将杜太后、李皇后等接到苏州,驻跸玄妙观,皇太后、帝后都同时驾临苏州,对于苏州的百姓来说自然是无上荣光的,说明大明皇帝对于苏州也是十分喜爱的,今上即位以来,多次驾临苏州。

朱载坖这次是奉请皇太后游玩,自然是以杜太后为主,在徐阶等人的介绍之下,朱载坖奉请杜太后游赏苏州的名胜,如山塘、西园寺等地,同时苏州知府朱文科也是殚精竭虑的招待太后和帝后,苏州本地的士绅们纷纷进献各种器物,尤其是苏州的丝绸、刺绣等物,确实是非常不错,和内廷所办大不相同,有几分娟秀雅致在其中。

因为朱载坖喜欢昆山腔,所以现在苏州盛行昆山腔,得知朱载坖驾临苏州之后,苏州出名的昆山腔戏班也在苏州知府的举荐下,准备为朱载坖献艺。

朱载坖则是在和张居正等人一道查看苏州的吏治情况,现任苏州知府朱文科是隆庆六年从巡按山东御史调任的,他也是得益于朱载坖的三途并进之策,由举人担任了十多年的知县,经过考选进入科道,在科道考满之后担任了苏州知府,虽然不及进士们的升迁速度,但是能够担任苏州知府,足够说明他的能力了。

朱载坖于是召见了朱文科,朱载坖问道:“卿是何处人?什么时候中式,又是什么时候入仕的啊?”

朱文科老师答道:“陛下,臣是福建莆田人,嘉靖三十四年中举,嘉靖三十六年入仕的。”

朱载坖笑着问道:“这苏州知府,好当吗?”

朱文科苦笑着说道:“陛下,苏州知府恐怕是天下知府中事务最多的了,臣朝乾夕惕,不敢有负圣恩。”

朱载坖说道:“苏州难治,朕是早有耳闻的,不过朕还是想听听,苏州之难治,在于什么地方。”

朱文科于是向朱载坖陈奏了他的想法,从权力上说,正四品的苏州知府,为朝廷担守土治民之责,当征税督粮之差,此与别府无异。但是苏州知府在天下的知府中确实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苏州知府在众府知府中地位突出,剧郡治效所系,必简才干超群者方能胜任。

苏州的难治,首先就是钱粮的难以征解,苏州乃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朝廷的财源,对于朝廷来说,能够如数征解钱粮,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这钱粮,岂是那么好征解。

苏州不但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更是科举重地,苏州府出身的进士们在朝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他们在苏州的亲戚朋友就是历任苏州知府的极为头疼的事情,朝廷要征解钱粮,而官员们要包庇自己的亲属,这是苏州知府的第一难。

还有就是苏州人口众多,再加上本地民风好讼,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告状,导致苏州府及下辖各县接受的案件量非常之庞大,处理这些事情都极为困难,还不要说其他的各种事务了,这是苏州知府的第二难。

当然对于朱文科来说,这些事情都好解决,他认为这些事情还是比较好解决的,朱文科担任苏州知府以来,继续蔡国熙的办法,严厉打击豪强,推行朝廷新政,在钱粮和诉讼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和南直隶巡抚杨继盛合作也还算不错,但是对于朱文科而言,最痛苦的就是应付南六部和六部,还有巡按御史了。

虽然现在南京六部没什么实权,但是对于南直隶的行政,还是有发言权的,有时候南京六部抽风了也会干涉一下南直隶的行政,甚至和京师六部反着来,这就搞得地方州县的官员很痛苦的,还有就是巡按御史的权力太重了,朱文科本人就是当过巡按御史的,现在又担任州县正印,对于此事还是有发言权的。

朱文科说道:“陛下,近来各处巡按刷卷,公差御史多有违越礼分,其各处知府有等阘茸贪赃,畏惧纠劾,不顾名分,献谀进谄。有出郭迎接、下马路跪候其过者;有照知州、知县丁立揖拜者;有跪听发放回答者;有被秽骂凌辱者,各失体统,无敢言论。间有执法奉公,不肯阿谀,却乃吹毛求疵,故将首领官吏借端凌辱,擅作威福,以为得体。似此善恶何由而分?贤士何由而进?非惟有乖《宪纲》,抑且故违礼制。惟陛下深思之。”

对于朱文科的话,朱载坖表示之后会加以调整的,朝廷用御史巡按州县是为了揪出其中的贪官污吏,现在巡按御史们弹劾地方的贪官污吏不得力,但是参与政治倒是热情的很,朱载坖确实早就有心要整顿科道,加强监察了,但是一直没有来得及,现在朱文科提出此事,朱载坖将这事交给张居正,让他思虑一个办法来,既要使得科道为朝廷揪出蛀虫,又不能够过分影响州县的行政。

朱载坖问道:“还有什么为难的?”

朱文科说道:“陛下,还是缺少官吏,现在苏州府的官员和经制吏人数已经超过千人了,为天下诸府之最,但是仍然捉襟见肘,难以周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