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拼的就是消耗(1/2)
第884章拼的就是消耗
俄罗斯人不是大话王,而是盲目乐观,神经线太粗。
虽然彼得对空军的表现很不满,乔治感觉已经很不错了。
另一个时空的苏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一溃千里,仅第一天就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
这个时空的俄罗斯虽然也损失惨重,受益于乔治将重点战略目标转移,损失还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同时给德国造成的损失也不小,跟另一个时空相比,已经能称得上表现出色了。
和空军一样,俄罗斯陆军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为避免遭到德军的突然袭击,华沙军区只在前波兰境内保留少量兵力,主力部队都部署在俄罗斯境内。
虽然俄罗斯军方早就对德国的闪电战术进行针对性研究,但等战争爆发后,德军的执行力还是让华沙军区蒙受严重损失。
从去年冬天开始,德国越来越多的使用火箭,对英国进行打击。
由于德国的火箭数量和精度都不足,英国受到的损失并不大。
战争爆发后,华沙军区的王牌部队装甲第一军,遭到德军火箭的密集打击。
“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德国人至少使用了450枚火箭,威力和精度相比德国对英国使用的火箭均有明显提高,和我们的火箭相差无几——”
安德烈报告的情况,让乔治和瓦西里都心情沉重。
乔治可以确定,俄罗斯早于德国开始对火箭的研究,投入的资金肯定比德国更高。
既然现在德国的火箭精度和威力均和俄罗斯的相差无几,那只能证明,德国得到了俄罗斯关于火箭的相关研究资料。
“我们的研究基地与世隔绝,位于西伯利亚深处,德国人是如何获得情报的”
瓦西里一头雾水。
这个问题乔治也没有答案。
不过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德国使用火箭打击装甲第一军的时候,俄罗斯也没客气,使用火箭对德国的重点工厂进行打击。
德国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消灭俄罗斯军队上。
乔治要打击的是德国人的工业能力。
以德国和俄罗斯这种规模,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拼的是整体国力。
小胡子这两年南征北战,积攒了数百万经验丰富的精锐部队。
等这些精锐部队全部耗光,战争也到了差不多该结束的时候。
真正对俄罗斯威胁最大的是,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停止和德国的贸易,继续往德国输血。
对于美国人的德性,乔治早有准备,在没有将德国的血吸干之前,美国是不会下场参战的。
23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德军攻入俄罗斯领土。
不是攻入华沙,而是攻入俄罗斯在日德兰半岛的飞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俄罗斯通过日德兰半岛的飞地,打破波罗的海的封锁,获得了大西洋的出海口。
乔治知道日德兰半岛的飞地守不住,所以在法国投降后,主动将驻扎在飞地的部队撤离,只象征性保留一支警备部队。
乔治给这支警备部队下达的命令是,在德军进攻的时候,可以向德军投降。
连乔治都没想到,率领这支部队的中尉亚历山大,不仅没有投降,反倒成为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第一位国家英雄。
亚历山大的部队只有160人。
在接收了自愿和德国作战的警察和志愿者之后,部队的人数增加到600人。
亚历山大没有和德军硬拼,而是率领这支部队占据尼古拉要塞,准备和德军一决生死。
第一支进入俄罗斯的部队,是德第45步兵师第192团,团长是曾在俄罗斯学习过的特尔施根特。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俄罗斯作为第一个向德国主动提出援助的国家,“俄德友谊”曾被德国政府广泛宣传,深入人心。
192团并没有遭到俄军的抵抗,顺利进入边境小镇基姆。
基姆的人口并不多,整个镇子只有200余人。
当特尔施根特乘坐吉普车进入基姆,基姆的男女老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两侧,很多人手里还拿着水果和鸡蛋。
这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吗
特尔施根特还没有来得及开心,道路旁边的一个胖大婶突然用手里的鸡蛋,向特尔施根特砸过来,口中怒骂:“侵略者!”
特尔施根特曾在俄罗斯学习,会一些俄语。
“混蛋,滚出去!”
“背叛者,你们该下地狱!”
特尔施根特被好几个鸡蛋砸中,上半身都是蛋液,狼狈不堪。
“混蛋!”
特尔施根特的卫兵举起手中的步枪。
“停!”
特尔施根特的心情像鸡蛋一样稀碎:“不要开枪。”
居民们只是砸鸡蛋,并没有发起真正的攻击。
尼古拉要塞的守军,向德军扔的是手榴弹。
尼古拉要塞之前是俄军的军营,要塞内的军火库里囤积着近千万发的子弹,够守军使用很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