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秦:血手人屠秦公子 > 第67章 急如星驰

第67章 急如星驰(2/2)

目录

招来许多嫉妒者的批评。

秦锐士统领将闾,执掌兵权多年,首次遇到这样的逃兵。

背叛者一旦逃脱被抓回,必株连家族,很少有人敢这么干。

“好好好!!!”萧何明智之举。

事实上,萧何一直都是个才智出众,勤奋学习且人脉宽广的人物。

最关键的是萧何乐于交友,沛县内不少朋友都是他的知己。

刘邦自然算一个。

但他也是心存顾虑!

怕这件事连累了家人。

萧何感到无力,妈呀,这个刘邦简直愚蠢至极!

冷血的杀神居然登门找茬。

荣幸?不!

嘶嘶!!!

之前,萧何还认为刘邦会有享天之福的一天,自己能用官位帮他解决些问题。

可没想到这个傻瓜,竟然当上了逃兵,不但自己加入魔王秦三的队伍,更是选择出逃。

此时的刘邦正与兄弟们畅快地饮酒吃肉。

今日幸运,又攻克了富户一户。

得意洋洋的气氛十分浓烈。

吱呀呀!

正当大伙开怀时,大门突被猛然踢开。

一身黑甲的韩信最先踏入,看向带着众多小弟的刘邦时露出嘲笑的表情。

“哎,看看谁来了,不就是当年从咱裤裆底下钻过去的那个人吗。

”刘邦惊讶转向,随即哈哈大笑。

刘邦身边的朋友也都大笑起来。

接着又有两名黑衣骑士进来。

“伙伴们,让这小子再尝尝咱们的‘跨栏’如何?”刘邦咬一口鸡腿,毫不在意地提议。

他旗下的混混们都表示认同。

然后站起攥紧拳头,对着韩信直视而去。

刘邦则是猛地掀起桌子。

“弟兄们跟我上。

”刘邦一声大吼。

手下混混冲出屋外,刘邦换了个角度,从背后窗户掠出。

作为一个逃兵,他知道后果会是什么。

而且韩信肯定是冲着他来的。

嘭!

窗户瞬间破裂,刘邦坠落到堆满稻草的地面。

立即爬起低垂头俯身全力奔逃。

轰!

脑袋瞬间剧痛难当。

然后瘫倒在地上,一代名君、大汉高祖的刘邦满头乱发,仰望着星空。

一双冷峻俯瞰的眼神落在了他身上。

目光在此交错。

“公子,久违啦!”倒在地上的刘邦招着手。

将闾微微示意,吩咐下人带走他。

这等混混怎能放在眼里,将闾感觉处理这种事浪费了不少时间。

“带走,送至咸阳!”将闾转身离开。

他并不直接了断对方,作为第一个逃跑的新兵,将闾不想放过宣扬的机会,好衬托刘三的身份荣耀。

只是曾经的大英雄,现在恐怕就要变成被人唾弃的懦夫了。

踏踏踏!

疾速赶来又匆匆离去的将闾,带回了一辆囚笼车,在距离过年仅仅数日之时,赢政下达的急诏要求将闾速速返回京城共渡佳节。

这一消息在整个秦都咸阳迅速发酵,犹如一场波澜,掀起了滔天热议。

这次归来的将以何种面目相见?

乃楚之亡命之将。

坑死百万无辜楚民的暴虐将军。

这一切,已然全然不同于以往。

曾经的战乱平息后,秦国对楚国实现了全面胜利。

这一事件在整个秦国大地引发了空前的共鸣,仿佛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一般,令整个秦地振奋人心。

尽管在昔日那些旧地乃至世界范围内,将闾饱受非议,恶名昭彰,被人唾弃。

但在本国本土,却无人不知其声,他是军人心中的信仰,百姓的希望之星。

将闾归来,无数翘首相待。

“轰然,传闻秦三公子一年之内,连克数百座城池,一举坑杀百万楚军,还有谁可以阻拦其脚步?”众人议论纷纷。

“我秦必然一脉千秋,储君之位,实为三公子之本就归属。

”赞誉如潮。

“一统天下自古谈何容易,谁能及得上秦三公子那般雄心万丈!”又一人为之赞叹。

“攻城略地,每场大战皆成经典的战绩在他手中演绎得如此自然。

”众人对他的赞美更是毫不吝啬。

咸阳的大街小巷间充斥着种种讨论的声音,酒肆更是请来了大批说书人讲述那一战的英勇。

“话说英雄出手,瞬息万变。

秦三公子亲领数万精兵,出其不意从背后杀出,让几十万的楚军毫无防备,如同山崩海啸般……”

还没真正到来,将闾就将整个咸阳搅得热络沸扬,无数人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皇亲贵胄们的内心却波涛暗涌,他们依旧关注着楚国遗族的捕猎行动,这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任务,短期内难以收尾。

那些逃亡的楚贵族如漏网之鱼,东避,短时间内不可能逐一抓捕到位,即便擒下,还需要撬开口供,才能得知财富隐藏的蛛丝马迹。

听到哥哥要归来的消息,重伤在床胡二世惊恐地跃然而起,无视身体创伤的疼痛,“别担心,只不过是一名斥候罢了,大哥不会介意的,他在前线事务繁忙,怎会还记得去追捕一个斥候?更何况,就算杀了人,又能怎样,你是公子呢。

”赵试图安抚紧张的胡二世。

说到这里,胡二世才勉强镇定下来,但仍忧虑地说道:“但是,我害怕他会对我动手。

赵高认为这倒是个主意,于是建议道:“不如搬至王宫,以父王疼爱你,一定乐意接纳的。

”胡二世欣然点头。

岁末已临,扶苏从齐、鲁之地归途疾驰,所有留存在当地的新旧贵族已被妥善安置,连王离想要查清他们的下落也不易找到。

在这个时代,寻找一个人远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

到达咸阳,他立即向父王呈递了兵权,道:“父王,愧于大秦百姓期望,兄弟骁勇善战,年少就取得数百城战绩打破战国纪录,孩儿未能插手。

”这是扶苏接受事实的坦诚。

一想起一百万人葬身坑下,面对赢政的漠然,扶苏已彻底认清现实。

对于眼前的局面,他对赢政以及将闾失去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