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这就是传说中的杀戮者(2/2)
其实,赢政心里曾以为,扶苏可能已经不在了。
可就在这一刹那,他又忽然出现在眼前。
没错,秦王就是自欺欺人,在假定扶苏死去的前提下,将闾理应继承皇位。
他绝不能接受这样的败笔,于是极力否定,哪怕这一切确凿无疑地出自将闾之手。
令秦王意外的是,传闻中强硬到几乎不愿妥协的扶苏,将闾竟然没有出手。
他的心中多少感到些安慰。
本以为最难以抵挡硬骨头的扶苏居然不动于衷,秦王的心中更是欢喜无比。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突然间,只见扶苏奔跑而来,扑通一声直接跪倒在地。
“父皇,请明断!弟弟竟丧心病狂欲害死孩儿!”他怒喊。
“荒谬,我的‘三子’岂会做出此行径?”秦王摆头,怒声质问,“身为长公子,竟无端诋毁将闾,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扶苏茫然,立刻拉起衣服展示出还未彻底康复的左侧,伤痕惨不忍睹:“父皇,您看,这就是老三下的锏!如此残酷对待,即使是同胞亲兄,也不放过。
”
那伤口触目惊心,分明证明了确实有人付诸行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杀戮者。
赵高心中暗乐不已,这种矛盾对局,他赵高说不定有机会渔翁得利,同时都不希望看到这两位兄弟任何一个成为储君。
但听到这些,秦王却暴怒地咆哮:“你与弟弟情深意重,他待你也诚恳。
听说他要做储君,你为何要急于诬陷他,如此行为让我对你非常失望。
”说到这,秦王稍作停顿,接着道:“三子武艺超群,年仅十六已屡建奇功,以一敌百,若要害你,你自己还能站在这里吗?”
秦王的理由合情合理且说服力极强,就连赵高也在一边陷入了思索,更别提一向刚正的扶苏。
可是他说的每一句话,仿佛都嵌进扶苏心中的一柄锐剑,让他无言反驳。
最令人心痛的是,随后的话语让扶苏绝望无比,连盖聂、赵高等旁人都惊呆了。
因为那一句,竟让人心头一凉,似乎将一切罪过指向了一个最不可能的对象。
\"侍卫,宣令下去,次子不才无德,心怀嫉妒,诋毁了我出征在外的将领,未来的秦帝国君——扶苏。
按照律令,本应予以惩戒,但念及他尚无重大恶行,暂不予诛杀,但从今日起,革除他的世子身份,降为庶民身份。
“始皇帝赢政不给扶苏辩解的空档,直接挥手做出了判决。
扶苏满心迷惑与惊讶。
怀疑刚才听错了话。
仍屈膝于地,他猛然抬起头,想要亲眼见识父亲如何扯谎。
但迎面的,只有赢政平静且略带冰冷的目光。
扶苏浑身颤抖不止,脸色忽红忽白交错。
宁愿这是幻觉。
这绝不可能真实发生。
即使他曾险些丧命在一棍下,虽伤势严重,侥幸未死;也是扶苏好运没染疾痛,
辛苦求生,历经千般困难只为让他那残暴的父亲认清伪善面孔。
然而结局竟如此?
哀莫大于心死。
扶苏即将崩溃的边缘摇摆。
厄运偏爱苦难者。
对现在的扶苏而言,活下去是如此艰辛。
被亲弟弟用致命一击背叛,那样的丧尽天良恶魔,什么事做不出?
直到赴郢陈,他都没料到,姬均会毫无半点人情味,
说动就动手,关键还是要了他的命,
回朝后,诬陷反而成为无辜的一方。
这样的指责岂能服人?
赢政质疑扶苏,犹如质疑自己的生命。
“陛下,我不是……当时还有卫士王贲作为旁证!”扶苏急忙为自己申辩。
然而赢政此刻怒火中烧,面如寒霜:“扶苏啊,你可知,你的兄弟姬均为了大秦霸业,在前线浴血奋战对抗楚军,两个月内竟遭受十三次。
他拼尽心力,你却在此污蔑亲弟,你是否还有身为人的底线?”这话如同冷箭入骨。
扶苏是否会撒谎?
认识他的人都清楚答案。
然而一句古语恰当形容此况,有些话难以唤醒熟睡之人。
早已下决心立姬均为的赢政正着手铺设道路。
姬均真能干出吞噬亲兄弟之事吗?姑母惨死在眼前尚不能动摇他对权力欲望。
但这正是赢政所要看到的结果——将扶苏丑行昭昭示人。
对此,扶苏陷入了沉默与震惊。
低声喃喃:“十三次刺杀?”
“是的,没错!你想知道你弟过的是怎样日子?你还要如此糟践他的名誉?你的良心,过得去吗?”赢政咆哮如狂。
心中愤愤不平:如果他扶苏哪怕稍稍冷静些、不,哪怕有一点像姬均那样出色……为何始皇非要专注培养姬均一人呢?
非此即彼,定立姬均为太子的决定已经不顾舆论。
唯有姬均能够震慑六国的反叛者,
其他人没有资格胜任。
这就是他的抉择。
不得不说,比起政治手腕,扶苏差得太远。
“咕嘟!”
受侮辱之余,无法支撑住的情绪骤然爆发,旧伤迸裂,鲜血染唇。
眼中温柔如初的父亲流露出刹那的怜惜,毕竟他是始皇最为疼惜,给予极高期望的第一个儿子。
然而错误归咎于这个人,实在是让他感到深深的挫败。
为稳固秦国根基,只好牺牲这股顽冥不化之长子。
始皇深深叹息。
\"带下去好好救治。
\"嬴政挥手示意。
但是身边没有任何响应。
他一转身,发现赵高神情呆滞,一副惊愕的模样正盯着他。
\"赵高?\"嬴政提高声音询问。
赵高立刻浑身一震,慌忙去执行指令离开。
真是可恶,惹不起!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