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秦:血手人屠秦公子 > 第36章 谁敢挡我的路?

第36章 谁敢挡我的路?(2/2)

目录

那些不过六万人,不过是临时集结的乌合之众。

实际上是一群共同目标的战士,甚至是抱着复兴国家期待的顽强抵抗者,由旧贵族领导着。

接下来,他派出一万名装备精良的秦兵猛士与两千名大刀兵随行。

留下万人镇守城门,断绝不进不出,甚至不允许传递任何信鸽报讯。

新郑周边很快聚集起大量人群。

城内的市民面露惊愕,不知为何城门突然封闭,一时间谣言纷飞。

“嗒嗒嗒!”两千名轻骑冲在前沿,一万步兵密列身后。

他们是秦军最精锐的战士,经历过商鞅变法锤炼,无畏战力冠绝军中。

大军沿着街道走过,尚未撤离的卫庄带着《聚散流沙》团队隐匿在一座酒肆内,观察外间情势,表情虽冷静内心却是焦急无比。

他失策了,低估了情况会发展成这样。

他曾梦想的只是延缓些时日,没想到将闾来势如闪电,数日内就横渡而来,毫无预警地夺得掌控军心之后迅速封闭了城门。

《聚散流沙》被困在新郑之中。

而此刻,外界也为之一震,消息无法传达导致新郑与外界断了联系,引起了一场大动。

“嘶——秦公子三爷,那狠人该不会想赶尽杀绝吧?”人们担忧地窃议着。

“这说不过去。

新郑人口跟临淄相差不大,秦公子还不至于疯狂至斯。

”然而恐惧蔓延,“他们简直找死啊!引来秦公子,这下全完蛋了。

”城中普通民众也感受到一丝寒意。

在将闾带领重兵,毫无保留地从街上直冲向韩王宫之后,新郑的市民都被惊骇万分。

正如人言,“墙头草,随风倒”,引来秦三公子的目光后,谁能抵挡得了?

“竟还敢来犯?”

“射箭!”

韩王宫临时改建,带出一股小要塞的风貌。

号令之下,如潮的箭矢如雨落下,随之而来的秦军很快装备起盾牌保护。

咔嚓嚓、啪啦啪啦!

箭矢落在盾牌上的响声异常清脆。

领军反贼的将领满脸困惑,通常只要他们的攻势一开始,秦军就会望风而逃。

这次为何却不见他们退缩?

这个乌合之众般的指挥官想不通其中缘由。

而他们大概永远不会明白,若非昌平君当初释放太平洋,他们能有如今这般壮大势力?

将领思绪正萦转,却见将闾的手已经伸了出去。

在他指挥战斗的地方,竟还会有露头之胆?

不论如何艰难的战役,将闾总是以最快的手段全员消灭敌军,这是何等的手段?

便是千丈之内,他也有断头如草的战略。

敢在近战范围露出头绪者,必亡无疑。

当主将首级已被斩下,还能如何对抗他的军队?

甚至连一个小将领出现在阵线中,都难逃将在闾的瞬杀。

城墙微不足道,但在秦将面前,仅是挡道之物罢了。

将闾一袭骑士铠,缓缓策马于盾兵背后,挺起手中重矛。

噌!

一掷无余,重矛划出一道凌厉轨迹直射向前。

扑通!

叛军统帅的眼眸几乎不敢置信,自己竟是这样丧命了。

就像那个守城的王进一样。

直到生命结束,也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因为两句台词,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成建制集结的好处便是节省时间,无需逐个猎取。

“进攻!”

眼看敌方主将丧命,城墙不过两三米高度,几乎无需防御即可攻下。

王贲更不清楚昌平君是如何调动这极不对称的兵力?

万对六万,这不是送上门的挑衅吗?

可笑!这不过是杂牌军集合,甚至有人拿着锄头充当武器。

就连最基本的防守设施都没有准备好。

迎接他们的是精锐至极的秦兵,还有后续两千的巨刃亲兵。

他们与秦的锐士相比,毫不逊色。

“杀啊!”

行动干净利索,几乎没有遭到反抗。

三五米高的土墙,在秦士兵的眼里简直轻若无物。

如何去守?!

城墙内部聚集了不少原韩国内的贵族成员,希冀能得到秦国认可的封赏。

“怎还未有所行动,不可能呀!”一位相貌秀丽的女子低声嘀咕。

这位虽然年纪不算大,但仍隐隐透出一股熟悉的气息,与将闾有些许相似之处。

战国时期频繁的联姻使得血脉交融很深,譬如扶苏就有半楚族血统,所以很难明辨个体来源。

尤其权贵之家的联姻更多见。

大殿内聚满了贵族们,其中包括原韩太子妃,她身份尊贵,在这场造起了关键联络作用。

“常言道,法不责众,现在事态扩大,就算秦国,也不能随便开杀戒吧。

“的确,即便秦三公子来此,我们人这么多,他会真下吗?”

纵使秦军的将闾之前曾在齐有不端行为,然而利益熏心下,没有人还能保持冷静。

他们仍在做无谓的期待。

倘若万一秦政真的荣登九五之尊,韩国也能重新成为一个诸侯封地。

无论外面损失多么巨大,在名分上,不过多了一个天子,实质上没有任何损耗。

这些旧贵族的想法天真极了。

对于战国时期的现实,或许其他人有所共鸣,然而对于秦政来说,那绝对不可行。

\"杀!——\"

“秦军来了,快逃啊!”

“求放过,别杀我。

等候于韩宫中的旧贵族们脸上皆变色。

怎么回事?

这三个月以来,秦军已经堕落到让他们无视的地步,甚至像瘟疫般避之唯恐不及。

“放过我啊!——”

一名小厮飞奔进韩王宫,那里满是高贵的男子与女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