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这批士兵迫不及待地清理道路(2/2)
队伍一路行过,沿途民众皆被那滔天的肃杀之气震慑倒地,恐怖的气息几乎让人窒息。
直至远离城门,在内史城街头,一个衣衫破碎、满头散发的神秘人背剑而立。
他凝视远方那骇人的骑兵集团,尽管众人面容严峻毫无表情,但显然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之师。
看着眼前壮观的队伍,忍不住向身旁的人问道:\"这位兄台可知道这是何人的兵马?\"
\"连秦公子都不认识吗?看来匈奴已经彻底臣服了啊。
\"旁边的人应答。
嘶!
为之一怔,因为“秦三公子”实非浪得虚名。
他已是战国公认的第一杀神。
不错,放眼当今,又有谁能打造出这般恐怖军伍呢?
紧接着,邑问出了心底渴望的问题:“不知要如何投身此强军呢?”眼神流露出一丝向往之情。
然而,身旁那人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带着一抹自信微笑,似乎深知这些强兵挑选苛刻,实非一般人所能及。
而此时,正沉思时,一声呼喊打断了他的思绪:
“韩信,你居然在这里!”
踏踏踏!长长的管道不断升腾浓烟,两百名身披铠甲的精骑跃马而出,直冲云霄……
随着距离新郑越来越接近,新的挑战也在逐步展开。
新郑作为韩国内曾的政治中心,其衰落和教训在于没有充分应对秦国的崛起。
如今的秦王嬴政深深体悟到这一点,他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过于善良,就像伍子胥所警告的,过分的慈悲可能导致不利的结果。
为此,经过一番沉痛反思,嬴政下定决心重用伍子胥来平定叛乱。
这场叛乱以残酷的事实证明了清理不力将会引发怎样的恶果——假如像齐国一样,后果会多么不堪设想。
蹄声回荡!伍子胥的速度惊人,不分昼夜,一路奔波。
在行进途中,在一处中转点上,他的军队更换了马匹。
最终,在经过六天的疾驰后,伍子胥成功抵达新郑。
叛乱此刻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形势日益恶化,超出昌平君所能驾驭。
接到消息的昌平君惊恐地满头大汗。
“怎么办?他真的来了。
”他与卫庄再次相见的地方充满了紧张气氛,与先前不同的是,两人都显得焦虑和不安。
“早有预料。
”卫庄一脸严肃道:“我已经决定去魏国。
”面对昌平君的恐慌,“六月十三日我该怎么做?”后者急切询问。
“这不是我的问题。
”说完,卫庄决然转身离去。
随着他离去的脚步声,周围的几个身影也随之消失——就如同流水沙聚,随风消散。
昌平君感到脑门阵阵刺痛,思考伍子胥的到来,不由得紧锁眉头。
伍子胥真乃煞星无疑,而且他此次挑动事端,难免会让有心人发现。
“这些人竟然如此不识时务,不知那个人到来,他们的末路已定!”昌平君心中憋闷不已,最怕的是伍子胥有所行动。
聚散流沙这样的组织闻名战国,连名字都让人闻风丧胆,但听到那个人的到来后却选择悄然撤走。
没过多久,伍子胥的身影逼近新郑。
还好新郑城墙未被攻克,昌平君明白叛乱可为,但如果城破,则是对秦国权威乃至秦王的挑衅。
“城下何人?”秦兵在楼上呼喝问道。
对方怒斥:“瞎了吗,武安君,您竟然没认出秦三公子!”
王贲喘息不止,愤怒难抑,尽管已是傍晚,微光却依旧透出些昏暗。
城墙上的士兵岂能无视这样庞大的军队队伍?
“抱歉,确实没能看清,秦三公子来此为何?”士兵语气毫不谦卑。
一声轻嘶回应,不论是身后随行的战士,还是守在城头的秦国勇士,听说是伍子胥来访,无不起奋精神,期盼迎接英雄。
唯独守将并不恭敬。
这意味着什么?
在整个秦军内部,除了敬畏伍子胥无以言表,他在军中的权威和他的言辞威力,有时候甚至超越了秦王嬴政的话语。
“奉昌平君命令,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或退出新郑,以免叛乱失控。
”那位将军毫不畏惧地宣告。
王贲闻言,怒火冲天:“你是瞎了吗,这位是秦三公子!报上你的名号!”
\"在下是王开,微末的军侯。
今日不论来的是秦三公子,还是大王,只要未经昌平君的许可,这城门休想开启。
\"王开坚定地说道,断然拒不让进。
他的身后,集结了逾百位贴身亲卫,按照军侯规格,通常有一百至两百名亲兵随侍左右,此刻已然将城墙紧紧环伺。
秦贲调马后撤,嘴角闪过冷笑:\"很好,很好,非常好!\"这笑容意味深长,明显透露出了某种危机感。
然而,现在不是追究问题的时候,首要任务是尽快平息新郑的叛乱。
这名小小的军侯与将闾对峙之际,守城秦精锐的军心也被动摇。
将闾,何等人物?战场上的战神,战国时期的最强。
他是战绩累累,影响力超凡的存在,每一场大战几乎都伴随着他令人胆寒的斩首。
整个秦队对他的狂热敬拜无人能敌。
此时,将闾沉默无言,缓抬起手,在他身边的士卒手中接过了一根长达一米,粗约三厘米的铁棍,它是将在大规模战役中用于致命的利器。
无论距离远近,在此范围,无人可逃过铁棍的雷霆一击,必是瞬间倒地身亡。
铁棍前头已磨得尖锐如针。
匈奴的败落,这铁棍也居功甚伟。
在常人眼中平凡无奇的铁棍,在将闾手中却变成了令人胆颤的工具。
\"嗖!\"将闾微微用力,只见那铁棍划破黄昏时分闪烁不定的阳光,在阴影间划出一道冷厉无比的轨迹。
噗嗤!瞬间爆发的速度让多数人都难以反应,王开的头颅被穿透,由眉毛贯穿至后脑,随后鲜血与脑浆激溅四溢。
铁棍犹如刺豆腐般轻易插入了墙体。
直到临终前,王进仍然双目圆睁,眼神迷茫,困惑于自己为何陨落于此。
直到这一刻,王进方恍悟惹怒了何等可怕的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