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亚洲杯征途(二)(2/2)
“噗呲,国家队画风是这样的嘛?”
“彭朋:你们可能会觉得抽象,但这就是我的日常。”
“笑死,00后整顿国家队。”
“哈哈哈哈啊哈!”
国家队爆出笑料也不是一朝一夕了,从24年后,国家队整体年轻化以来,围绕这些青年国脚的各种采访,爆料,以及足协安排的球迷活动都可以窥见如今国家队队内的气氛和画风愈发走向抽象。
这样的一幕,也让中国队以一种更加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圈,让人们得以透过更多赛场之外的途径来了解如今的这支中国队,从而加深了国家队和球迷之间的情感联系。
第二天,比赛日结束后,中国队的训练已经愈发趋于放松了。
因为套路根本不用再练,从国青时期起,这部分主力球员,在一起踢球捏合的时间有3-4年,算上国少的话,则要更久。
再加上苏郁在场上,心有灵犀光环的连接,球员之间的默契已经到接球球员一个拧身,其余队友就知道怎么跑位的地步了。
所以国家队的训练模式也从过去的一天两练三练,到现在基本就是一天一练,而且也不会有多大强度,基本以保持状态为主。
一天训练结束之后,队员们纷纷各自聚集起来娱乐消遣,排解剩余的精力。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支点中锋,背打这么差劲。”
刘景翼两下运球后,摆脱不了彭俊浩,被后者断球,顺势打出一波反击,在苏郁一个三分远投得手之后,陈懿延无情讥讽起同队里,背打无力的刘景翼。
这事让刘景翼闹了个大红脸。
别看他长了188的大个,但是在篮球领域,完全是个小白。
不像彭俊浩,身高在中国队里占尽劣势的他,反而是队里运球最好的。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当初但凡身高多个10公分,他都不至于走足球这条歪路。
到了晚上,苏郁吃完饭后,和陈懿延走在一起,这次轮到他俩当室友。
两人各自嘬着手里的酸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苏郁,我发现你弟进国家队后,你一句话都不带和他说的,当哥的,怎么能不带带小弟呢。”
“唉,我本来就不太赞同他这么早进国家队,但是徐指导有这一手,我也没办法。”
罗怀宇的生日在10年2月5号,是三小只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如果顺利的话,生日那天正好是中国队踢半决赛的日子。
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罗怀宇才17岁不到,这个年纪,苏郁和何羡等人都还只在国青国少呢。
而罗怀宇几个入选如今的国家队,未尝没有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在联赛的数据还只是一个末流,虽然已经显露出高超的天赋,也在亚运会上打出了惊才绝艳的表现。
但是从实际出发,以他们目前的能力,当不足以在国内竞争到一个进入名单的位置。
这些年,国家队战绩愈发亮眼,舆论形势愈发好转,一个国脚身份背后牵动的利益是惊人的。
这也带动了国内球员的竞争心理,一些成熟球员在联赛里牟足了劲证明自己,就是为了博取一张进入国足26人大名单的门票,哪怕是全程坐替补看饮水机呢。
结果徐晋之大手一挥,招进三个或许天赋异禀,但是在联赛没什么说服性发挥的小将。
这就让那些在国内踢出身价和表现,却最终落选的球员为自己感到几分悲愤。
一时间各种怨声四起,甚至还有把罗怀宇入选国家队和苏郁联系起来的好事者,大肆散播有关国家队开后门的流言。
面对这些流言,苏郁自视清白,所以无畏无惧,但是这对于罗怀宇来说又是多大的伤害。
苏郁不去特别照顾他,也是怕落人口实,另一方面,也是对罗怀宇的警醒和考验。
苏郁想要罗怀宇明白的是,入选国家队,不仅是一种认可和赞扬,同样也是压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