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尘埃落定(1/2)
攻打宫城的行动很顺利,不是楼令禁止夜间攻入的话,实施攻打当天的傍晚就能够杀进去了。
“父亲,需要将投石车调过来吗?”
楼武显然是喜欢上了投石车这种器械,完成对宫城的城墙占领,马上找到楼令问出那样的问题。
投石车其实是在攻打“梅里”首次被应用,交战过程中看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实际上进行的只是辅助作用,并未发挥出它真正的用途。
关于投石车的真正用途是什么,当然是用来摧毁城墙以及建筑物了。
只不过,诸夏的城墙是夯土而成,想要用投石车投掷石块砸毁并不轻易。
诸夏历史上就没有大型城池的城墙被投石车砸得坍塌的战例,即便是金国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了五千余座抛石车,发射了无数的石弹,仅仅是砸毁了箭楼以及垛口,并没有将城墙砸得塌陷。
后面的古蒙古军围攻襄阳一样使用了数量极多的回回炮,同样没有将城墙砸塌,并且还砸了六年之久。
当然了,说得是大城,小城或兵堡肯定经不住投石车之类的重型远程武器一再猛砸。
楼氏投入“梅里”的投石车并不是最好的那一款,以型号来讲只是小型投石车,真要投入最大型号的抛石车,反正不是“梅里”的城墙扛得住。
哪怕是那样,并且投石车没有发挥出真正的用途,它们的出现一样让敌我双方感到惊惧与惊艳。
彼时,楼令正在参加晋君周召开的会议。
会议的主题就是,攻占吴国都城“梅里”实施对宫城和宗庙的控制,无疑是让吴国灭亡了。
吴君寿梦失去国家,至少是暂时失去,胜利者自然是有资格进行质疑,例如无法保护自家宗庙的寿梦坐在君位上的合理性。
以为失去宗庙就只是无法祭奠祖先吗?不是的。
一个国家的宗庙还存放祭祀用的礼器,而这些礼器也被用来祭祀鬼神。
起码在春秋时期非常重视祭祀,一旦失去的祭祀的资格,可不止是失去祭祀的资格而已,作为一国之君等于失去了所有。
那就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的都城沦陷,世人认定就是亡了国的原因所在。
没有能够保护先祖的牌位以及陵墓,失去了祭祀的资格,在好多文明中就是一种灭亡的体现。
所以了,晋君周眼见着晋军要对“梅里”完全实施占领,很快就会控制包括吴国宗庙的一切,询问是不是夺了吴寿梦的君主之位。
“君上属意哪一位公子?”郤锜问的是吴国的公子。
晋君周可能听懂了,也可能没有听懂,尝试性地说道:“不知道由我家的哪位公子、公孙前来享国合适呢?”
吴国是由周文王的伯父太伯被分封而立国,也是姬姓诸侯之一。
晋国现在不是诸侯之长吗?作为诸侯之长的国君,晋君周确实有资格在特殊时刻来左右由谁坐上吴国国主的位置。
晋国与吴国开战,晋军对“梅里”实施了攻占,不是特殊时刻,难道能是正常情况啊?
既是诸侯之长,又是获胜的一方,晋周作为晋国之君,他简直是太有资格来决定吴君之位花落谁家了。
楼令听得眉头一抖,心中纳罕:“果然啊,要夺了吴国。”
关于这一点,晋君周已经有暗示过楼令了,只是楼令当时保持了沉默。
臣工的沉默历来就是进行反对,原因是不好开口反对。
真要让臣工开口反对?那君臣一定是撕破了脸,不是君主威严扫地,便是臣工血溅当场……,也能是事后阖家入土。
那个时候晋君周像是不在意,他今天却是将自己的想法公开讲出来了。
晋君周表达自己的意愿之后,好些卿大夫的脸色完全变了。
以为只有楼令不希望添加负担吗?
如果吴国成了晋国的附庸,并且吴君是晋国之君保送上去,那么吴国这个附庸在晋国一众保护国的排序就会很靠前。
不提由晋君周安排的吴国之君能不能获得吴人的接受这一点,仅仅来论一旦楚国入侵吴国的话,晋国该怎么来救吧。
或者说,晋国能救吴国一次,到底可以救几次。
当初陈国要投靠晋国,为什么在栾书同意之后,等栾书一死晋国就抛弃了陈国呢?因为陈国离楚国太近,距离晋国实在是又太远了。
如果说晋国不抛弃陈国,一定要被楚国耍得团团,国力在一次次千里援救过程中被消耗,直至无法维持霸权。
晋国跟陈国还只是隔着一个郑国。
吴国远在东南一隅,距离晋国更加的遥远,尤其是交通极其的不方便。
真的让晋君周的意图完成,绝对会比保护陈国更加艰难!
只是,楼令也承认一点,晋国要是控制且保护好吴国,能够获得利益一定超乎想象。
比如说,晋国先后吞并郑国和卫国,随后又兼并陈国和蔡国,能够与吴国连成一线,可以从三个方向来威胁楚国。
真要是完成那种战略意图,晋国消灭楚国肯定是比秦国更加简单,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兼并掉楚国。
到了楚国灭亡之后,天下再也没有国家能够抵抗晋国,完成疆域大一统的道路会走得很顺。
非常现实的地方在于,以晋国现如今的实力,打不起多少场大型战争,进行灭国之战更是要小心翼翼。
所以,完全控制吴国对晋国来说是战略正确,要命的地方就是步子迈得太大了。
晋君周看着一众人沉默并且紧皱眉头,内心里充满了苦涩。
作为一国之君无法拿主意,无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不对吗?
至于说拿的主意怎么样,将造成何等的后果?对于认为自己没有权力的一国之君来讲,一点都不是那么的重要。
国家既然不是自己的?那坐在君位上的那一位会比谁都更加能够折腾。
晋君周不知道安排吴国君位将对现在的晋国带来什么后果吗?以他的聪明和智商,哪有可能不知道呢。
之所以知道还提出来,晋君周就是想看一看实际掌权的卿大夫,他们会是来怎么应对。
楼令在郤锜即将开口说话前,抢先说道:“不知道君上属意哪一位宗亲呢?”
这一下,其余卿大夫都看向楼令了。
他们的脸色分明就是:不会吧?你连这个都要支持!?
晋君周先是意外地看向楼令,随后笑着说道:“突发奇想,还未深思。”
是吧,这样大家就都有台阶可以下了。
既然晋君周不是非要操控吴国君位,是吗?
一众卿大夫就不用来跟晋君周顶牛。
大家可以更加符合实际地来进行商讨,怎么来处理吴国的后续。
中行偃和士匄都能够看出楼令是在给晋君周解围,他俩也有条件来干,只是没有太大的动力。
说到底就是晋君周的资本太少,无法让中行偃或士匄太当一回事。
如果一国之君手头资本多,肯定是要让臣子刻意讨好了。
“放出消息,招呼吴君归国吧。”郤锜一直心心念念让吴君寿梦亲自赔罪。
当然了,郤锜对于要不要操控吴国君位没有多想,也就是怎么样都行。
说起来很诡异,楼氏、范氏、荀氏都有核心战略意图,独独就是看不出郤氏有什么战略目标的样子。
楼氏的战略意图就是向北和向西扩张,北边扩张到河套区域,西边抵近到河西走廊。关于这两个目标,只能说楼氏距离完成还比较远,力量被牵扯到国战,未能继续执行下去。
范氏的目标就是将狄人彻底镇压下去,使得各处封地不再反叛不断。他们想要完成战略目标的难度远比楼氏更大,原因是无法将鲜虞这个势力消灭,鲜虞又支持和挑唆范氏统治范围的狄人一再反叛。
荀氏的目标是什么?要分为中行偃和智罃的目标。
中行偃的目标是将智氏镇压,不使荀氏发生分裂。第二个大目标应该是消灭伊洛之戎,占领并消化洛於之地;随着从范氏那边接手大量在郑地的城池,衍生出来的目标大概是吞并陈国吧。
智罃的目标一直在变,从脱离荀氏自主发展,到因为智朔的病情不敢真正撕破脸。可以肯定的事情是智罃也盯上了洛於之地,哪怕智朔会英年早逝,还是想要让智氏实际控制洛於之地。
那样一搞,中行偃和智罃至少有一个共同目标,只是不知道他们的最终博弈结果是什么。(历史上智罃赢了)
楼令的思考被郤至打断。
“吴君到底是窝在哪里了?”郤至讲这一话的时候,脸上的鄙夷神色不要太明显。
先是一直被追杀,后面乃至下令军队四散逃亡,连带自己也乔装打扮逃亡?一国之君干出这样的操作,简直是比承认战败还要丢脸。
所以,绝不是只有晋国君臣鄙夷,得知吴君寿梦干了什么操作的人,无一例外都会先听得目瞪口呆,然后心生鄙夷。
“真不知道吴君在想什么啊。”士匄其实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吴君寿梦绝对是蛮夷部落的酋长思维。
范氏毕竟一直在跟狄人纠缠,他们见识到太多部落酋长面临死局的选择了。
实在是打不过的话,部落酋长很难拼命,他们说什么都想活,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这一次吴君寿梦或许不是为了活命才干出那种事情,可是从行为上来看的话,真的让士匄觉得就是那样。
要不是吴君寿梦几年前才跟周天子重新认亲戚,一定会让士匄将想法讲出来,好展现自己的见识广博以及认人之准。
翌日。
一大清早用完朝食的晋军稍微消化,随后出发挺进宫城。
战役打到这种地步,谁不知道无法扭转结局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