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维京雇佣兵团(2/2)
7.任何人不得煽动冲突。
8.领导者负责发布所有新闻。
9.禁止将女人带入军用城堡。
10.任何人不得缺席三天以上。
11.发生在雇佣兵团兄弟外的仇杀事件中,对于有关亲属的仇杀的争议,兵团领导者有最终判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条款只能被当成中世纪早期维京雇佣兵团的大概规则。
这些律法要求维京战士放弃对于兵团外的权威的忠诚,将他们置于新的地位,他们需要履行对兵团的义务,服从兵团的需求。
借助有选择性的人员招纳制度,旧的社会关系为人为的组织和所设置的管理术语等新规矩所替代,维京战士之间的兄弟关系在很多地方类似于现代军队所采用的组织方法。
《奥拉夫,特里格瓦松王萨迦》注意到,“在那个时代,一支军队配有维京雇佣兵,是很值得夸耀的事情”。
《维京雇佣兵团萨迦》声称,“(他们)被看成是最伟大的战士”。
然而,真实情况表现得有所不同,文献来源所援引的维京雇佣兵参与的三次重大战役均以他们雇主的大难临头为结局。
斯泰尔博乔恩·斯塔基(StyrbjornStarki)在跟叔父“胜利者”埃里克(EriktheVictorio)竞争瑞典王位时被击败。
990年,“八字胡”斯维因在进攻挪威的哈康伯爵(Earlhakon)时在希德鲁恩格瓦格(hjdrungavag)被打得大败。
1000年,挪威的奥拉夫,特里格瓦松王被瑞典人和丹麦人打败杀死。
所有这三场败仗都肇因于同一个原因——西格瓦尔德伯爵在情势看起来有些不妙时急忙逃走了。
最后,挪威的“好人”马格努斯王在1043年摧毁了维京雇佣兵团控制的要塞尤姆斯堡(Josb),但约姆斯维京雇佣兵团的核心显然将这里抛弃得更早,可能是在1010年前西格瓦尔德伯爵死后的某个时间。
在那个时间,维京雇佣兵团的残余力量据说在1009年追随西格瓦尔德伯爵的兄弟赫林(herrg)和“高个子”托鲁特尔(是不是想起了冰海战记里的那个主角叔叔?哈哈,是同一个人。)(thorkelthetal)去了英格兰,在那里,他们可能及时地成为克努特王(Kgut)的御林军(tglith)的核心成员,作为王室护卫的御林军后来发展成了着名的战斧骑兵(hca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