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 第16章 相忘与江湖

第16章 相忘与江湖(1/2)

目录

第16章相忘与江湖

石榴熟了五次,颜白也吃了五次。

送石榴的人从文老六,变成了他的儿子文成。

今年的他又来,还是大的的。

送完了后头也不回的冲到了书院里,把另一车晒好的蛇瓜干给书院送去。

造孽呦,蛇瓜干!

不送到书院,这玩意得吃到十一月。

他宁愿顿顿吃菠薐菜,也不吃蛇瓜。

现在的蛇瓜已经分不清是菜还是粮了。

最恐怖的是农桑司还在培育良种,产量越来越高了。

如今的大唐,只要不挑,对蔬菜的口感要求不高,吃蛇瓜就能解决温饱。

望着那一大车石榴。

颜白终于明白为什么长安的石榴自己一辈子都没吃到过大的了。

原来真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可为什么小白还没回来呢?

“李大郎,你个鸹貔,藤球是你这么踢的么?”

球场一个黑壮黑壮的半大小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毫不客气道:

“贺知章,接不住就不要找借口,菜就多练!”

来自越州永兴的贺知章一点亏都不愿吃,大声地回道:

“你给我等着……”

听着书院学子体育课传来的大呼声颜白觉得脑袋都要炸了。

这比李承乾的养的大公鸡还烦人。

他是十几只大公鸡,书院这里是一万多只。

当初把家安排和书院一体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实在太吵了。

以前不觉得,现在想睡一个懒觉都成了奢望。

一到点,钟声还没响起狗就睁开了眼。

然后就能听到仙游本地的学子蹬蹬的跑步声,一边跑,一边呼朋唤友。

由远及近。

这边钟声才落下,不远处的绣院就开始了。

小娘子们都很文静,但绣院旁边的驴一点都不安静。

伴随着钟声,它们一起发出“啊~呃~啊~呃”的大叫声。

相比准时准点,定时定点的书院,颜白还是觉得宫里好一些。

宫里还能睡个回笼觉,在仙游就别想了。

看了一眼大喊大叫的李大郎和贺知章等人。

李厥伸手扶着颜白坐下,然后从伽罗手里端来药碗服侍着颜白喝下。

“来自南域的学子不错吧!”

李厥点了点头:“听中山王回去讲了!

书院里贺知章,张旭,包融,刑巨这些来自南域的学子都很厉害!”

“看样子你是想安排大郎往吴中去了!”

李厥苦笑着摇了摇头,望着挥洒汗水的李大郎低声道:

“我说等及冠后就去,皇后说要等十七岁以后,孩儿知道,她是心疼孩子!”

“找我当说客来了?”

李厥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孩子不能养在深宫之中,不能长期假于妇人之手。

祖父现在都开始从书院挑人去幼儿园当老师了,他的书我看了,我觉得很有道理”

现在的李元嘉写了一本书。

书中用辩论法,对比法来证明一个孩子在妇人中长大和在男子中长大的区别。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雄性教育。

不是妇人教育孩子不好,她们的优点也不可忽视。

她们教会了孩子细腻,认真,耐心,和善于观察。

但创新,冒险,威慑这些是她们教不来的。

这得男人来。

三个女人坐在一起聊的是孩子,是家庭,是未来子嗣。

三个男人坐在一起聊的是“家国大事”,打打,杀杀。

如果再喝点酒,他们都敢抨击政事,说某个官员不作为。

说到李元嘉,颜白是想笑又不敢笑。

这孩子可怜啊,当初夸下的海口如今还没完成。

如果不是这几年大唐人口飞速的往上增长。

他的愿望就会变成遗愿。

好在快完成了,就剩最后一个了。

一百零八坊对应一百零八个幼儿园,除却几个坊是宫女和内侍住的。

剩下一百零四个,如今就差一个了。

如今的李元嘉走在长安大街上,那声望真是如日中天。

把李恪羡慕的肠子都悔青了,他立志成为文宗,如今八字都没一撇。

反倒是皇叔李元嘉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幼时的神仙童子,如今成了小文宗,活着的小文宗。

“这是你们的事情,问我也没用、

十一考虑的无非就是安全。

所以去的时候安全一定要注意,其余倒是没什么!”

李厥闻言点了点头,原先自己当孩子的时候不觉得。

现在为人父母,才知道自己当初去西域母后和父皇是多么的担心。

“今日偷偷地来仙游就为了这个?”

“去看看父皇吧,人老了,身子越来越不好了。

整个人也没了精神,一睁开眼就喊着为什么还不死……”

颜白望着长安,点了点头:“好,我过两日就去!”

颜白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答应了。

李承乾的身体底子本来就差,这些年虽然都不断的在调理着,都在固本培元。

但年纪一大,什么都来了。

就像颜白,现在只要一下雨,骨头就像生锈了般疼得难受。

不是难以忍受的疼,是那种铁钉刮牙齿的那种疼。

每当这个时候,颜白就想把微言楼的丹炉抱出来炼丹。

炼一炉子的丹药,不管会不会死,先吃,身上先不疼了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