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778章 张庆合流氓的很

第778章 张庆合流氓的很(1/2)

目录

省城,虽说热闹,但实在是不敢称之为繁华,或者说整个中国的城市面貌在这个时候都相差不大,有那么几条撑门面的主干道,其余都是拥挤的街道,破旧的房屋,脏乱的环境和嘈杂的氛围。

省城,大街小巷里,大多数房屋普普通通,跟东原的没啥两样,也就主干道上矗立着几栋高层建筑,算是有点省城的样子。寒冬腊月,冷风飕飕,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厚厚的棉袄、军大衣成了街头标配。在这一片“臃肿”的人群里,二哥正阳和胡晓云的穿着,显得格外扎眼,时尚得很。正阳穿着笔挺的西装,外面套着件风衣,身姿挺拔;胡晓云一袭鲜红风衣,搭配黑色裤子和白色围巾,,双手缩在风衣口袋里,精致的妆容,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走在路上,回头率颇高。

两人慢悠悠地走着,一边随性地聊着天。街边音像店飘出《亚洲雄风》的旋律,蹬三轮的老汉吆喝着“收垃圾”,车筐里摞着蜂窝煤的自行车叮铃铃掠过。胡晓云指着新开的霓虹灯招牌“卡拉oK厅”问:“你歌唱的怎么样?”

话没说完就把正阳拽到路旁,一辆绿皮公交车喷着黑烟轰隆驶过,车尾贴着“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的标语。

二哥正阳时不时偷偷打量身旁的胡晓云,心里直犯嘀咕,实在没法把眼前这个精致女人,和晓阳之前说的那些“歪门邪道”对上号。他心里琢磨,这人思想确实开放,行事也不拘小节,不过现在不都在搞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嘛,人家之前作为工业开发区主任,接触的新鲜事儿多,思想前卫点也正常。

正阳想起之前在杂志上看到的,东南沿海那边,有些女人在海边穿着暴露的泳衣,大大方方地和男人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这种以前被视作西方糟粕的事儿,如今在那边好像都见怪不怪了。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知不觉,就晃到了东北水饺馆。学校早就放假了,学校门口那些靠学生生意吃饭的小店,大多都关门歇业了,卷帘门拉得严严实实,冷冷清清的。可这家饺子馆却透着暖烘烘的光,店门敞着,门口挂着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晃动,看着就亲切。

胡晓云眼睛一亮,脸上笑开了花,说道:“还好还好,我还以为白跑一趟,看来今天有口福咯。每个学校周边都差不多,我们学校门口也是这样。我上学那会,经常有个大姐推着三轮车卖煎饼,老远就能闻到那股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啊。”

正阳有点好奇,忍不住问道:“胡书记,看您这气质,肯定是大学毕业吧?不知道您读的是哪个学校呀?”

胡晓云笑了笑,略带自嘲地说:“我可没你那本事,能考上大专。东洪县升学率低得可怜啊,我复读了两年,才考上省商校。毕业后就进了计划委员会财务科当会计,天天跟数字打交道,后来又调到办公室,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

说起省商校,正阳可不陌生。虽说和自己学校有点距离,但周末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和同寝室的哥们儿,跑去省商校和省卫校溜达。省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群半大小伙子,心里那点小九九,无非就是想去瞅瞅这俩学校的女同学,毕竟女生多嘛。

正阳笑着说:“胡书记,你是商校毕业啊,对你们学校我可熟了,周末经常去。”

胡晓云也不藏着掖着,直言道:“去我们学校,偷看师妹吧?你们这群理科男生,就爱趴在我们操场边上,眼睛滴溜溜地乱转。特别是体院的,有事没事就在我们篮球场上打篮球,显摆自己,那点小心思,谁看不出来呀?”

正阳自然是岔开了话题,听到胡晓云复读过两年,说道:“没想到胡书记您也复读过呀。”

胡晓云苦笑着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不复读,咋考得上中专?你肯定也复读过吧?”

正阳挠挠头,腼腆地笑了笑,说:“复读过,哎呀,都记不清是三年还是四年了,那日子过得昏天黑地的,煎熬啊,光想着能考上就行。”

两人走进饺子馆,挑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店里布置得挺温馨,红绿相间的桌布上,印着大朵大朵的牡丹花纹,墙上还挂着几幅东北北大荒的劳动海报。东北大姐坐在收银台后面,一边看着电视里的二人转,一边织着毛衣,瞧见有人进来,立马热情地招呼道:“二位想吃点啥?”声音洪亮,透着东北人的豪爽。

老板麻溜地递过来一张手写菜单,那钢笔字写得龙飞凤舞,相当飘逸。胡晓云接过菜单,眼睛扫过去,好家伙,牛肉水饺、羊肉水饺、酸菜馅、韭菜馅、白菜馅……细细一数,竟然有七八种。

正阳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这菜单啊,好几年都这风格,都是来吃饺子的学生帮忙写的。你不信仔细瞅瞅,每份菜单的字都不一样。”

胡晓云还真站起身,从旁边桌子后面拿过一张写在硬纸盒上的菜单,仔细一瞧,字迹和笔法确实各不相同。她笑着说:“哟,不愧是在这儿吃过饺子的人,观察得这么仔细。”

胡晓云转头看向正阳,问道:“咋样?你推荐推荐,哪种最好吃?”

正阳也不怕胡晓云笑话,老实说:“那时候上学,能吃上一顿韭菜馅水饺,就觉得是人间美味了。不过他们家最好吃的,听同学说是鲅鱼馅的。今天咱也奢侈一回,来两盘鲅鱼水饺。”

胡晓云挑了挑眉,打趣道:“没出息。”说着,抬头冲走过来的老板喊道,“老板,你这水饺能不能拼装啊?每样来一点。”

老板爽快地应道:“能啊,啥馅的都给你们煮点,保证让你们尝个鲜。”

正阳赶忙问道:“诶,老板,那您这么煮,咋算钱呀?”

还没等老板开口,胡晓云就挥挥手,对老板说:“您先去煮水饺吧。”然后扭头对正阳说:“你呀,别老盯着钱,你现在好歹是东投集团酒水销售公司的总经理,跑业务的时候,吃个水饺还这么抠搜,这格局可不行,以后咋拓展业务啊?也不知道,你这高粱红酒厂的销售副厂长咋开展工作的。”

正阳无奈地笑着说:“哎呀,胡书记,高粱红酒不愁卖,我之前就是个副厂长,坐在办公室里,算算生产计划、库存,批批条子,事儿简单,就这还不够卖,办公室的电话接都接不赢。”

外面天寒地冻,店里没有暖气,胡晓云穿得单薄,不一会儿,鼻子就被冻得通红,忍不住又流下鼻涕。她也没避着正阳,大大咧咧地从桌面上的纸盒掏出纸巾,“噗”地擤了一把。

正阳关心地说:“胡书记,我咋觉得这省城比咱那儿还冷呢,您回去可得多穿点,咱还得在外边待到过年呢。”

胡晓云抽了抽鼻子,满不在乎地说:“行啦行啦,你咋跟我妈似的,唠唠叨叨。”说着站起身,一边跺脚一边取暖。

这家东北水饺馆店面适中,开间左右摆着八张长条小桌,在学校周边餐饮店里,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了。后厨已经响起鼓风机“呼呼”的声音,这个点本不是饭点,老板要重新生火。胡晓云走到正阳旁边,说:“这个点还麻烦人家生火,要不你再看看想吃啥,再加俩菜。”见正阳面露难色,她又说:“放心,不让你掏钱。”

正阳嘟囔着:“这可没有票,钱不好报销啊。”

胡晓云被二哥的真诚都要逗笑了,说道:“哎呀,李总啊,你胆子也太小,邹新民是把你吓破了胆吧,吃盘水饺都不敢报销,就这格局,咋当总经理呀?”说完,也不管正阳,径直走到后厨窗台边,又点了一份锅包肉,还点了两个小炒。她看着柜台上摆了七八种的白酒,眼睛一亮,直接走进柜台里面,挑出一瓶,又在柜子旁拿了两个酒杯,“啪”地往桌子上一放。正阳看着桌面上东西越来越多,说道:“胡书记,就咱俩,没必要这么破费吧?”

胡晓云笑着说:“看你吓的,你上学那会不敢在这儿吃顿好的,今天我这个当书记的,就请你这个总经理吃顿饺子、点俩小炒,这算啥大事儿。”

正阳心里不禁感叹,是啊,这才多少钱,也就几十块,还比不上公司买的两颗冬青贵呢。

胡晓云将“北大仓”白酒瓶子递给二哥,说道:拧开。

二哥面露犹豫,还是接过酒瓶,将这酒瓶拧开了。

二哥拿着瓶盖看,而胡晓云则拿起酒瓶,放在鼻子下面轻轻嗅了嗅,说:“正阳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喝高粱酒,我觉得自己对是不是纯粮酒,能闻个七八成。来,你看看这酒,是不是纯粮酒?”

正阳接过酒瓶,比胡晓云显得专业了些,他先翻过来看看后面的配料表,然后倒出一杯,轻轻抿了一口,慢慢品尝,说:“胡书记,您看这酒,酒体清亮微黄,酱香突出,口感醇厚柔和,余香绵长,咱们的高粱红,提取工艺比不上可能还比不上这个,这酒是酱香酒。这种酒啊,在咱们这,不太好打开市场。”

两人正说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和菜就上桌了。胡晓云和正阳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看着老实巴交的正阳,胡晓云酒劲上头,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胡晓云叹了口气,说:“正阳啊,其实我家里情况跟你差不多,小时候,穷日子里过来的。我家那口子,以前也挺上进的。我怀孕的时候,正好组织上让他去省里参加青年骨干培训,回来就要提副处的,结果他在党校跟他们班一个女同学勾搭上了。这事儿被同学撞在寝室,我觉得嘛,我怀孕,他憋久了,又有了孩子,就给了他一次机会。但是后来他提副处的时候,这事被其他人举报了,副处也黄了,他干了段时间就辞职了。做起倒卖粮食和化肥的生意,生意倒是做得挺大,也挣了不少钱,可家都散了,要这钱有啥用啊?”

胡晓云顿了顿,接着说:“家名义上还在,可跟没了差不多。他一年都不回一次家,回家也不跟我说话,扔下钱就走。我真恨透你们男人了,特别是那些所谓成功的男人。”

看着二哥表情有些惊愕,胡晓云笑着道:

你别害怕,你还算不上成功男人。反正啊,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家那口子这样,齐永林这样,罗明义这样,邹新民也这样,我身边的男人好像都这德行。”说着,她又挑眉看了看正阳,“就连你也不例外,你也不是啥好人。”

正阳刚想解释,胡晓云摆摆手说:“你不用解释,男人嘛,不就是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那点事儿,正常男人都这样,没例外。”

正阳从来不知道胡晓云还有这样一面,也没想到,这么私密的话题,她能说得这么坦然。

正阳看着胡晓云,劝道:“胡书记,您喝多了,下午也没啥事,咱回去吧。”

胡晓云看着桌子上的饺子,面皮薄如蝉翼,透着里面的馅儿,包裹着酸菜和肉馅,轻轻咬一口,汤汁“噗”地涌出来,酸香混合着肉香,扑鼻而来。胡晓云满足地轻轻“嗯”了一声。

正阳拿起一半剥好的蒜递过去,说:“晓云书记啊,吃这东北饺子就得配蒜,那味道才正宗。”

胡晓云瞥了一眼正阳,挑了挑眉说:“算了,我可不吃蒜,那味儿太大,熏人。”

正阳十分贴心地把碟子里的红油辣椒往胡晓云面前推了推,说:“胡书记,吃饺子不配点东西,可就白吃了,您尝尝这辣椒油,可香了。”

胡晓云看正阳这么贴心,便夹起一个饺子,在碟子里蘸了蘸辣椒油,辣椒油顺着饺子皮缓缓滴落在桌面上。胡晓云吃完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又抽出一张纸巾擦了擦桌子。

正阳正要开口说:“这都凉了,要不要热一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